铜和稀硝酸反应的方程式

铜和稀硝酸反应的方程式,第1张

硝酸为浓硝酸时,硝酸被还原成二氧化氮,Cu+4HNO3= Cu(NO3)2+2NO2↑+2 H2O,Cu + 4 H++2NO3-=Cu2++2 NO2↑ +2H2O,硝酸为稀硝酸时,硝酸被还原成一氧化氮,3Cu + 8HNO3 = 3Cu(NO3)2+2NO↑+4H2O。

硝酸分子式为HNO3,是一种有强氧化性、强腐蚀性的无机酸,酸酐为五氧化二氮。硝酸的酸性较硫酸和盐酸小(PKa=-13),易溶于水,在水中完全电离,常温下其稀溶液无色透明,浓溶液显棕色。硝酸不稳定,易见光分解,应在棕色瓶中于阴暗处避光保存,严禁与还原剂接触。

扩展资料

化学性质

1、强酸性:HNO3=H++NO3-;硝酸是一元强酸,具有酸的通性。

2、不稳定性:4HNO3=加热=4NO2↑+O2↑+2H2O

注意:①浓度越大,越易分解;

②硝酸应保存在玻璃塞(HNO3腐蚀橡胶)棕色细口瓶中,放于阴凉处。

3、强氧化性:

①与金属反应:除Pt、Au外的金属均能与HNO3反应。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实验室制NO2)

离子方程式:3Cu+8H⁺+2NO³⁻=3Cu2⁺ +2NO↑+4H₂O

铜是一种过渡元素,化学符号Cu,英文copper,原子序数29。纯铜是柔软的金属,表面刚切开时为红橙色带金属光泽,单质呈紫红色。延展性好,导热性和导电性高,因此在电缆和电气、电子元件是最常用的材料,也可用作建筑材料,可以组成众多种合金。

硝酸是一种有强氧化性、强腐蚀性的无机酸,酸酐为五氧化二氮。硝酸的酸性较硫酸和盐酸小(PKa=-13),易溶于水,在水中完全电离,常温下其稀溶液无色透明,浓溶液显棕色。硝酸不稳定,易见光分解,应在棕色瓶中于阴暗处避光保存,严禁与还原剂接触。

扩展资料

稀硝酸的物理性质:

1、纯硝酸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硝酸溶液为无色液体;浓HNO3中因溶有HNO3分解产生的NO2而呈**。

2、硝酸沸点低(83℃)、易挥发,在空气中遇水蒸气而产生白雾。

3、通常使用的硝酸为68%的硝酸,发烟硝酸为硝酸含量约为86%~975%。

注意:硝酸浓度越大,越易分解;硝酸应保存在玻璃塞棕色细口瓶中,放于阴凉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稀硝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铜

反应式如下:3Cu

+

8HNO3

=

3Cu(NO3)2

+

2NO↑

+

4H2O

,铜是电位序中排在氢之后的不活泼金属不与非氧化性酸发生置换反应,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是硝酸强氧化性的表现。

铜和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 + 4HNO3 = Cu(NO3)2 + 2NO2↑ + 2H2O。

纯硝酸为无色透明液体,浓硝酸为淡**液体(溶有二氧化氮),正常情况下为无色透明液体,有窒息性刺激气味。

浓硝酸含量为68%左右,易挥发,在空气中产生白雾(与浓盐酸相同),是硝酸蒸汽(一般来说是浓硝酸分解出来的二氧化氮)与水蒸汽结合而形成的硝酸小液滴。

硝酸的氧化还原反应:

硝酸能使羊毛织物和动物组织变成嫩**。由于硝酸的强氧化性,所以不可以通过硝酸来制取氢气,氢离子刚从硝酸中置换出来为氢气,就被硝酸根离子氧化了。

硝酸的强氧化性不是来自硝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本身无氧化性),而是在酸性条件下的硝酸根离子才会有强氧化性。

硝酸的氧化性与其浓度成正比。稀硝酸与金属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浓硝酸与金属反应同样也会生成一氧化氮,但浓硝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强,一氧化氮刚反应出来,就被硝酸根离子在氢离子存在的情况下氧化成二氧化氮。

百度百科——硝酸

以上就是关于铜和稀硝酸反应的方程式全部的内容,包括:铜和稀硝酸反应的方程式、铜和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9764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7
下一篇 2023-04-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