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苏战争的前因后果及详细过程

中苏战争的前因后果及详细过程,第1张

原因:

珍宝岛位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属黑龙江虎林县管辖。珍宝岛面积074平方公里,历来为中国领土,当地居民祖祖辈辈在这里从事生产活动,中国边防军也一直在这一地区执行巡逻任务,早在清朝时期便已经开始有军队开始驻扎在附近。

据有关资料记载,苏方自1969年冬季起,多次侵入珍宝岛及附近地区,打死打伤中国边防战士和边民。虽然中方一再劝告、克制,但是苏联不为所动,而且变本加厉,于是我国从1968年就开始准备中东边境武装行动。

过程:

1969年3月2日苏军发现中方有人上岛,便派出边防巡逻队上岛驱逐对方,被中方伏击,打死打伤数十人。3月15日和17日,中苏双方的边防部队在此再次发生武装冲突。

苏军动用了坦克、装甲车、飞机和当时的“秘密武器”火箭炮。解放军使用了反坦克炮、无后座力炮、40火箭筒等轻武器和岸上的纵深炮火。

双方都声称是对方蓄意挑衅,先开火。其后中方打退了对方的进攻,战斗之后中方控制全岛。中方伤亡比对方少,这次战斗中方称为“珍宝岛保卫战”或“珍宝岛自卫反击战”。

1969年3月17日为争夺坦克,双方互对炮击,但均没能将该辆坦克拉回。

在珍宝岛冲突中,双方都动用了正规军,苏方甚至动用了火力强大的“冰雹”式火箭装置。苏方称,是中国人发起了进攻,被苏军守军击退。

1990年,珍宝岛归属问题得以解决,1991年俄罗斯承认珍宝岛属于中国。

扩展资料:

国防意义:

在国防建设上,珍宝岛战役也产生了诸多影响。珍宝岛战役结束后,苏联对中国的实力也有了新的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遏止了苏联的战争企图。

随着冷战结束和苏联解体,中俄双方不断加深联系,互为战略伙伴关系,不仅促进双边关系良好发展,东北亚地区和平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中俄两国关系的发展不仅为造福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远远超出两国国家关系的范畴,已成为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因素。

中俄边界勘定、中俄东马格拉216边境冲突事件的低调处理、双边贸易的不断发展,当年一度陈兵百万的中苏边境,已逐渐恢复了宁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珍宝岛自卫反击战

主要原因如下:

1、1969年除了中苏交恶之外,当时的国际情景极其严峻,美苏争霸成为世界大背景。

2、实际当时投了两次票,第一次没通过,因为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那就必须先把中华民国开除,历史上没有开除过成员国先例,所以没通过,后来美国提出把开除改为替代,即中国还是中国,但是政府由人民共和国替代了民国,这才通过。

3、美苏争霸,美国极力拉拢中国对抗苏联,先是抛弃蒋介石和大陆建交,而后甚至买武器给中国想让中国充当对抗苏联的第一线,再者就是默许大陆政府恢复联合国席位。

而对苏联来说,中苏珍宝岛一站双方恶化到了极点,但毕竟都是共产主义国家,苏联也知道美国在搓火拉拢,所以苏联也想尽量避免把中国完全推到美国一侧,所以支持中国恢复席位也算一种示好。

扩展资料:

中苏交恶原因:

1956年波匈事件发生后,中国批评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两国意识形态上的差别逐渐显露,这让意图控制中国的赫鲁晓夫暗中不满。

1958年,苏联向中国提出由苏联出钱、出技术,在中国建立所谓“联合舰队”和“长波电台”,试探中国对主权的态度,遭到了中国的严辞拒绝。

赫鲁晓夫撕破脸皮对中国横加指责,称不该炮击金门,不该放走达赖,还攻击和嘲笑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这进一步激怒了毛泽东。1960年,苏联又单方面撕毁了304个专家合同、撤走苏联专家1390人。

1959年7月,赫鲁晓夫终于等来了美国邀请其访美的照会。为了给艾森豪威尔献礼,苏联借官方的塔斯社发表声明,就中印边境冲突谴责中国,把两党之间的分歧扩大到了国际舆论层面。

苏联走近美国,与中国却渐行渐远。自1962年起,双方展开了一场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论战。终于在1964年4月21日,苏联《真理报》第一次公开称中国为“叛徒”。

与此同时,中苏间的交恶使边界争议严峻起来。1964年,毛泽东接见日本客人时批评说:“苏联占的地方太多了。”并不是想清算历史旧账,而是欲使苏联“紧张一下”。没想到这引起了强烈反弹,苏联迅速向边境部署兵力,甚至帮助没有常备军的蒙古镇守中蒙边界。

两国的暗中角力终于在1969年3月演变成一场武装冲突。一向视珍宝岛为己物的苏联,几次对黑龙江省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的珍宝岛实施武装入侵,并向中国岸上发炮。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进行自卫反击,终将苏军赶走。

这场冲突让中国民众深感恐慌,因为苏联扬言要轰炸中国。周恩来也被迫撤离了中南海,直到解除苏联突袭的警报之后才搬回。

珍宝岛一役,苏联这个曾经的“老大哥”,顷刻之间便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危险的敌人。

苏联的大党、大国主义及国家利益冲突论 。

中苏关系包括中共和苏共、中国与苏联相互关系这样两个层面。战后,苏联在处理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时总是以社会主义老大哥自居,不断表现出其大国主义和大党主义的作风,这不仅损害了兄弟党和国家的利益,而且严重制约着社会主义国家之间正常关系的发展。

尤其以波匈事件为甚,很好了暴露了这个问题。许多学者认为,苏联的大国作风损害了中国的利益,而中国则一直以来追求平等的原则,最终矛盾不可调和,导致了中苏关系的恶化。

扩展资料:

195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击金门,是为金门炮战,之前没有通报苏联。1959年6月,苏联以正在和美国等国家谈判达成禁止核子试验的协定为由,停止对中国的核项目的援助。8月中印边境纠纷,未经和中国沟通苏联塔斯社发表对中印冲突中立的声明。

9月底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举行峰会,进行和解。

苏联此举是为了消减核战争的威胁,并且由于中国的大跃进而认为中共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共则由此认为苏共在西方面前退缩。10月初赫鲁晓夫访问中国参加建国十周年活动,其间和毛泽东等中国***发生争论。

1960年初,中苏均表示要团结,但要对方改正做法。4月22日,中共发表了《列宁主义万岁》等三篇文章,公开点名批评了南斯拉夫修正主义,实际矛头则指向赫鲁晓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苏交恶

以上就是关于中苏战争的前因后果及详细过程全部的内容,包括:中苏战争的前因后果及详细过程、1969年中苏交恶到了顶峰,为什么为同意中国重回联合国、中苏六十年代关系恶化的原因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8917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6
下一篇 2023-04-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