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儿爷的制作方法

兔儿爷的制作方法,第1张

兔儿爷是用模子翻塑出来的,先把黏土和纸浆拌匀,填入分成正面和背面两个半身的模子里,等干燥后倒出来,把前后两片粘在一起,配上耳朵,在身上刷层胶水,再上色描金。此外还有捏的一种做法。

兔儿爷大的有三尺多高,小的只有三寸,均是粉白面孔,头戴金盔,身披甲胄,背插令旗或伞盖。它的坐骑有狮、虎、鹿、象不等。兔儿爷左手托臼,右手执杵,做捣药状。此外,还有刮打嘴的兔儿爷,其制空腔,活安上唇,中系以线,扯之,则兔唇乱捣。总之,种类繁多,不一而足。旧京,有以此为业者,每进旧历八月,便设摊于街头,适成节日点景。

清代诗人栎翁《燕台新咏》曾写“兔儿节”一诗:“团圆佳节庆家家,笑语中庭荐果瓜。药窃羿妻偏称寡,金涂狡兔竟呼爷。秋风月窟营天上,凉夜蟾光映水涯。惯与儿童为戏具,印泥糊纸又搏沙。”

这兔儿爷,经过汉族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已经人格化了。它是兔首人身,手持玉杵。后来有人仿照戏曲人物,把兔儿爷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骑着狮、象等猛兽,有的骑着孔雀,仙鹤等飞禽。特别是兔儿爷骑虎,虽属怪事,但却是汉族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还有一种肘关节和下颔能活动的兔儿爷,俗称“叭哒嘴”,更讨人喜欢。它虽为祭月的供品,但实在是孩子们的绝妙玩具

一起长大的玩具兔儿爷是:

玩具。兔儿爷是在明朝末年出现的。

明人纪坤(约1636年)在《花王阁剩稿》中记载:“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拜之。”这是最早的关于兔儿爷的记载。兔儿爷也许就是照着“月光纸”上的玉兔形象用泥塑造出来的。

兔儿爷是北京市的地方传统手工艺品,属于中秋应节应令的儿童玩具。每逢中秋节,北京城里的百姓都会供奉“兔儿爷”。这一习俗源自明代。

兔儿爷是北京市的地方传统手工艺品,属于中秋应节应令的儿童玩具。

每逢中秋节,北京城里的百姓都会供奉“兔儿爷”。这一习俗源自明代。后“兔儿爷”转变成儿童的中秋节玩具。有人仿照戏曲人物,把“兔儿爷”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骑着狮、象,有的背插纸旗或纸伞,或坐或立,讨人喜欢。

寓意

坐象兔儿爷,象与祥同音,寓意吉祥如意。

坐虎兔儿爷,虎为百兽之王,是统帅,寓意事业兴盛,人脉广博。

麒麟兔儿爷,因麒麟吐书的典故而流传,象征着学识广博,学业有成。

坐葫芦兔儿爷,因葫芦与福禄同音,象征着福禄双全。

八月十五中秋节前后,城内城外最有特色的景致就是街头巷尾卖兔儿爷的摊子。这些摆满了大大小小的兔儿爷的摊子,有挑担走街串胡同叫卖的,也有坐摊固定卖的。摊位上摆的兔儿爷,大、中、小都有,人形兔儿脸,非常可爱。

因八月十五是与月亮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街上卖的兔儿爷就是月宫中捣药不止的玉兔。八月十五,成人男女各有自己的希冀与寄托,兔儿爷就成为孩子们娱乐的玩具。

以上就是关于兔儿爷的制作方法全部的内容,包括:兔儿爷的制作方法、一起长大的玩具兔儿爷是什么、兔儿爷的解释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8152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6
下一篇 2023-04-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