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里的自相续什么意思

佛教里的自相续什么意思,第1张

意思是:用佛法降伏自己的烦恼欲望,使其不起作用。

整句话是“调伏自相续,饶益诸有情”用佛法降伏自己的烦恼欲望,使其不起作用。并让一切有生命的众生都能得到利益。前一句是自利,后一句是利他。这就是菩萨的六道万行。

即大乘起信论所说六种粗相之第二。谓依于智相之慧,对境界之差异起违顺分别之心,而生苦乐之念,其念相续不绝,称相续相。如于爱境起乐觉,于不爱之境起苦觉,所起种种之心念相应不断。此系智相之相续。(参阅「三细六粗」617) p3916

佛经上讲的数字一般不是实数,代表圆满。一弹指六十刹那,一刹那九百生灭。这里的九百并非实数,是当时的听众能接受的数字。佛讲这个数字就是告诉我们,万事万物都是刹那生灭变化的相续相,九百仅仅是一个比喻。比如,你手里的手机,一弹指的时间,就不是刚才的那个手机了!已经起了九百个变化了。其实,根本不止九百变化,已经无量个变化了。总以明白,一切相皆是刹那不住生灭变化的相续相,并无一实物可得,如幻如化。

业果的由来,皆因杀生、偷盗、*欲,这三种贪习种子作为根本。有这种因缘,所以业果就相续不断,没有停止的时候。

业果相续支持众生相续;众生相续,支持世界相续;世界相续,又回来支持业果相续,来回不息。如果觉得这个花花世界是好,就在这里玩乐,如果觉得不好,就赶快回家。家在哪里呢?就在佛的常寂光净土。

富楼那。如是三种颠倒相续。皆是觉明。明了知性。因了发相。从妄见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因此虚妄终而复始。

富楼那!如上面所说三种相续——世界、众生、业果——皆是颠倒妄相,从真起妄而有,亦是觉上加明,而变为无明。从无明便生虚妄的了知性,因而发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既从妄见来,终而复始,没有停息之日。

佛告富楼那。譬如迷人。于一聚落。惑南为北。此迷为复因迷而有。因悟所出。

富楼那以为山河大地都是从无明生出来的,都是依真起妄,依真觉而生出无明来。那么成佛后,习漏已尽,是否将来还会生出无明来呢?佛听富楼那这样问,就告诉他:譬如一个迷途的人,在一个聚落,即大家居住的地方,迷失了方向,把南方当作北方,那么他是不是失去北方呢?不是的,南方依旧是南方,北方依旧是北方,只是他迷失方向和本觉,就生出无明来。你认为这个迷惑是因迷而生出来,还是因悟而生出来呢?

富楼那言。如是迷人。亦不因迷。又不因悟。何以故。迷本无根。云何因迷。悟非生迷。云何因悟。

富楼那答:像这个迷人,一定不是因迷惑而生出迷,亦不是因觉悟而生出迷,为什么呢?因为迷本来是无根的,迷根本没有种子,怎会生出迷来,好像草有根有种子,就会生出草来。既然已经觉悟了,更不会再生迷惑。因迷和悟是相对立的,有悟便无迷,有迷便无悟。怎可说迷是因悟生呢?

其实人本来就没有无明,若背尘合觉,就无无明。背觉合尘,就生无明。在光明方面,就有智慧;在黑暗方面,变成愚痴。无明就等于一个影子,一面镜子反照出来的影子。镜子本来无影,只因外影的影像而映现出来。即是在真觉上不能生出无明,无明只是依真起妄,而生出来。好像影子,依本身才有影子。

这里的迷喻无明,悟喻本觉,既然已是无明,怎会再生无明呢?既然已觉悟,当然不会再生无明。

佛言。彼之迷人。正在迷时。焂有悟人指示令悟。富楼那。于意云何。此人纵迷。于此聚落。更生迷不。不也。世尊。

迷人把觉当作迷,把迷当作觉,所以失去方向,以为南是北了。聚落本是众人聚居之村,这里则指如来藏性。迷人指众生生出错觉妄念。南北相反则表示真和妄相对应。

好像人们任性的时候,总认为自己是对。遇到人家顺从你,对你好的时候,便生欢喜。人家反对你,对你不好的时候,便大发脾气。这便是颠倒,便是惑南为北。

众生继续有意识的观念,以前的观念既出来了,以后的观念又复活了,连续不断。说浅就是观念瞬间的不停变化,这里更多的指的是有意识的心灵活动。许多佛教修行,包括西藏和禅宗,都建立在这种精神延续之上。心脏的演替是许多瞬间心脏的演替。前一刻的心是后一刻心的缘由,后一刻的心是依赖于前一刻的心。这样一个连续的过程是佛教心灵词典中的三颗心之一。据说关于阿弥陀佛信仰的记忆还在继续,甚至更加杂乱和持续。(关于死后生活的注释,见《三个字母和三个但是》579)

以上就是关于佛教里的自相续什么意思全部的内容,包括:佛教里的自相续什么意思、相续相什么意思作何解释、万事万物都是刹那生灭变化的相续相什么意思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7291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