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乎情,止乎礼,是什么意思

发乎情,止乎礼,是什么意思,第1张

“发乎情,止乎礼”,也作:“发乎情,止乎于礼”,是古代形容男女关系的。发乎情,即人的情感在男女之间产生;止乎礼,就是受礼节的约束。

此句出自《诗经》,传说由孔子删定的《诗经》首篇《关雎》,描写一位青年男子因思慕一位女子而睡不着觉的情状。孔子的学生子复作传曰‘发乎情止乎礼义’也就是孔子主张的‘乐而不*’。

解析:“发乎情,止乎礼”是孔子的主张。谈情说爱是可以的,但是不能逾越礼法的界限,根据诗词的描述,这个界限主要是针对贵族,不能强抢民女,不能不顾女子的感受。

这里的“止”并不是停止感情的意思,而是指礼法所允许的范围就要停下来,不能因为情爱就做出逾越礼法的事情。

扩展资料:

《诗经》中和“发乎情,止乎礼”一样有名的句子及释义:

1、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译:人家送我一篮桃子,我便以李子相回报。

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译:雎鸠关关相对唱,双栖河里小岛上。纯洁美丽好姑娘,正是君子好(追求的)对象。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周南·关雎·序》) 

译: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4、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译:桃树蓓蕾缀满枝杈,鲜艳明丽一树桃花。 

5、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译:浅笑盈盈酒窝俏,晶莹如水眼波妙。

发乎情止乎礼是指男女之间可以产生感情,但要注意礼节。这句话出自《诗经》,是孔子的一个主张,当时主要针对贵族,让其要懂得礼法,不要强抢民女。

发乎情止乎礼什么意思

发乎情止乎礼这句诗出自《诗经》中孔子的一个主张,在诗中描写了一个男子因为爱慕一名女子而失眠,于是便有了“发乎情止乎礼”。意思是男女之间产生感情是很正常的,但不要失了礼节。

该诗句还用来警戒古代的一些贵族,因为他们常常会因为爱慕某位女子而强抢,逾越了礼法的界限。

发乎情止乎礼的后半句是发乎情,民之性也,意思是感情产生于男女之间是人之本性。再往下一句是“止乎礼仪,先王之泽也”意为感情受约束于礼节,是先王留下的恩泽。

1、“发乎情,止乎礼”,也作:“发乎情,止乎于礼”,是古代形容男女关系的。

2、发乎情,即人的情感在男女之间产生;止乎礼,就是受礼节的约束。

3、此句出自《诗经》,传说由孔子删定的《诗经》首篇《关雎》,描写一位青年男子因思慕一位女子而睡不着觉的情状。孔子的学生子夏作传曰‘发乎情止乎礼义’也就是孔子主张的‘乐而不*’。

“发乎情,止乎礼”意为“于情理之中而发生,因道德礼仪而终止”,发乎情就是指人的情感在男女之间产生。止乎礼,就是说这种感情受礼节的约束。这里的“止”并不是停止感情的意思,而是指在礼法所允许的范围就要停下来。

此句出自《诗经》,作者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 ,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原文: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

“发乎情,止乎礼”描写一位青年男子因思慕一位女子而睡不着觉的情状。孔子的学生子复作传曰“发乎情止乎礼义”也就是孔子主张的“乐而不*”。

乎:是介词,意思同“于”。

发乎情:即人的情感在男女之间产生;止乎礼:就是受礼节的约束。

发乎情,止乎礼:就是于情理之中而发生,因道德礼仪而终止,是古代形容男女关系的。意思是,男女之间的感情出自本能是可以的,但是要遵循礼法。不能逾越礼法的界限,就是不能苟合,这里的止并不是停止感情,而是说到了礼法所允许的范围就要停下来。根据诗词的描述,这个界限主要是针对贵族,不能强抢民女,不能不顾女子的感受,不能因为情爱就做出逾越礼法的事情。

扩展资料:

《诗经》就整体而言,是周王朝由盛而衰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

《诗经》现存305篇(此外有目无诗的6篇,共311篇),分《风》、《雅》、《颂》三部分。

《风》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

《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大雅》的作者是贵族文人,但对现实政治有所不满,除了宴会乐歌、祭祀乐歌和史诗而外,也写出了一些反映人民愿望的讽刺诗。《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

《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雅》、《颂》中的诗歌对于考察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价值。

以上三部分,《颂》有40篇,《雅》有105篇(《小雅》中有6篇有目无诗,不计算在内),《风》的数量最多,共160篇,合起来是305篇。古人取其整数,常说“诗三百”。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发乎情,止乎礼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诗经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毛诗

以上就是关于发乎情,止乎礼,是什么意思全部的内容,包括:发乎情,止乎礼,是什么意思、发乎情止乎礼什么意思、发乎情止乎礼什么意思呢 发乎情止乎礼怎么解释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7183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