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佩剑叫什么剑 是怎样的

秦始皇的佩剑叫什么剑 是怎样的,第1张

始皇作为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霸气侧漏,风光无限。那时的战国是人才济济,能战胜六国真的是勇猛异常。那么作为皇帝的秦始皇上阵杀敌用的是什么剑呢?本期的古代十大名剑,为你解析。

鹿卢剑是是历史上历代秦王的佩剑,其意义深远,象征着王权。还有其他的名字:“背手剑”、“秦王剑”、“宇宙锋”。剑长四尺多,锋利无比。当年白起自尽用的便是这把“宇宙锋”。白起死后,又被送还给秦王。荆轲刺秦,当年斩断荆轲大腿的剑也是“宇宙锋”。此外,大臣匡洪跟随秦

秦始皇征战多年,功绩卓越,秦始皇便把这把剑上给了它,又引出了“剑斩赵高”的故事。

泰阿是古代十大名剑之一,曾是楚国的镇国之宝。传说这把剑是威道之剑,楚国曾因为这把剑险遭灭国之难。后来这把剑到了秦始皇手中,死后还用于陪葬。

说到秦始皇之剑,还有这样一个历史故事:

战国晚期秦灭韩、赵之后,北上直抵燕国南部边境。地处长城之南、易水之北的燕国国小人少,力量薄弱,君臣上下俱感不安。燕太子丹曾为质于秦,秦王对他不甚友善,遂逃回燕国。为阻止秦军北上,就图谋遣刺客荆轲去刺杀秦王赢政。荆轲在易水岸边与太子丹分手,带上秦降将樊於期的头,又备了割地求和的地图,一路西奔而去。在秦王的咸阳宫内,荆轲拜见秦王,打开地图指点给秦王看。地图完全打开,露出一把锋利的匕首,秦王惊慌失措,满朝大臣大惊失色,高喊:大王,拔剑!拔剑!无奈秦王的宝剑太长,情急之下拔不出鞘来。这时御医夏无忌急中生智,将手中的药罐向荆轲砸去。趁着这瞬间的工夫,秦王在众大臣的提醒下,将剑鞘推到背后拔出剑来,一剑下去斩断了荆轲的左腿,这才化险为夷。

这里有一个问题,春秋末战国初的铁剑一般长仅30~40厘米,最长也只有50厘米左右,因此,在荆轲刺秦时,秦王不至于因剑太长而拔不出鞘来。这时的秦始皇之剑又是什么剑呢?20世纪70年代,西安秦俑坑出土的青铜剑揭开了这个迷。

秦俑坑发现青铜剑二十二把,剑身通体窄长,像柳叶的形状,长短不一,最长的95厘米,最短的81厘米。剑作为近身格斗的兵器,增加其长度,能提高自卫和杀伤力。因此,随着复合铸剑技术的出现,青铜剑的长度大为增加。这批青铜剑,就是目前巳知的战国之际最长的青铜剑。剑的制作工艺很规整,有的剑出土时仍套在剑鞘内,鞘已腐朽。这些青铜剑在地下两干多年后,出土时仍然光亮无比,寒气逼人。经过科学检测,发现剑身表面经过铬盐氧化处理,在表面上形成一层厚10微米的致密的氧化层。这个发现使世界为之震惊。因为用铬化处理防锈的工艺,是20世纪30,年代才由德国人取得的专利,而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用于兵器防锈,实在是一大奇迹。秦始皇作为一代雄主,他好大喜功,“可宝者多”,他所佩之剑应为当时最先进,也就是说其长度至少不会短于90厘米。于是,在荆轲刺秦时,发生了情急之下一时不能拔剑出鞘的险情。一柄长剑,几乎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这恐怕是秦始皇始料不及的。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扫平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统一中国,建立了大秦帝国。历史上,秦始皇及其仪仗队曾经5次浩浩荡荡巡视统一后的秦帝国。秦始皇坐在装饰精美华丽的车上,威风八面,在前呼后拥的皇后、嫔妃、宠臣、文武百官、皇子公主侍候下,踏上出巡征程。

秦始皇坐的车称为“金银车”,由6匹马所驾,让太仆亲自赶车。前面的马以虎皮蒙着眼,警跸车开道;后面的马挂着豹尾,并用桃木制作的弓箭辟邪驱魔,其场面之大出乎常人想象。

铜车马,称立车,又叫高车,属仪仗中负责警卫性质的兵车。因为驭手的驾车姿势不同,而有“立为高、坐为安”的分别。

秦始皇做了皇帝之后,就开始修建自己的陵寝,按照“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其陵寝中也有车马、兵器等陪葬品。而在秦始皇帝陵铜车马坑,便发现了两辆用青铜制作,以4匹马拉的战车。

被编号为1号的战车是立车、单辕双轮,车厢为横长方形,车门在车厢的后面,车上有圆形的铜伞,伞下站着御官,双手驭车,前驾4匹马。

2号车为安车,也是单辕双轮。车厢为前后两室,两者之间有窗,上车的门在后面,上有椭圆形车盖。车体上绘有彩色纹样,车马均有大量金银装饰。

秦始皇陵铜车马两乘总重量23吨,由6526个零部件组装而成,这两辆铜车马都是事先铸造而成,后又经过细部加工的。是造型昀大、系驾关系昀齐全、制作工艺昀复杂的陪葬车马。因工艺过于复杂,陪葬物仅是实用物的二分之一大小。然尽管如此,它依然堪称我国古代冶金史上的奇迹,被誉为“青铜之冠”。

1号战车为单辕双轮车,车内配置了弩、矢、盾等多种兵器。辕长246米,轮径为059米,通高125米,总重量1061千克,由3064个零部件组成。

车前套驾4匹铜马,中间的两匹服马举颈昂首正视前方,两边的骖马略视外侧,马口微起,鼻孔翕张,像是正在喘息一般。两侧马头微向外转,静中寓动,造型风格和秦陵陶马相似。

伯乐《相马经》一书中论述骏马时说:马头要方,目要明,背要平,胸要厚,腿要长。

这4匹马无一不符合这些条件,它们个个耳若削竹,目似悬铃,头方肚圆,脊干平整,胸部肌肉隆起,腿部筋腱隐隐可见,就连马口中的6颗牙齿都铸得清清楚楚,表明这些马正处于精力昀充沛的青壮年时期。

车上立一御官俑,头戴鹤冠,身佩宝剑,身份相当于兵马俑坑中的将军俑。他目视前方,谨小慎微,体现出古代封建社会森严制度下“伴君如伴虎”的高度紧张感。

然而,严肃的表情中又透出一丝轻松。这是因为,他并不是为皇帝御驾而仅是护卫,表现了心理上的一种踏实。秦代雕塑家一丝不苟、入木三分的雕刻技艺,令人叹为观止。

车分前后,平面呈凸字形,凸突部分是驭手所坐之处。跪坐着的铜御者高051米,重52千克。其神态恭敬中又有一丝得意,充分表现出一个高级奴仆的心理。

车室的后面有门,左、右与正前辟有3个窗户。正前窗板为镂空的菱形花纹,窗板可以开启,便于主人与驭手互通信息。

两侧窗可以前后推拉,窗板也是镂空菱形纹,从室内可以观察到车外的情况,但外面的人难以看清车内。篷盖面积达23平方米,将驭手也罩在下面。篷用铜骨架、铜条支撑,上覆以绢帛。

4匹马的高度为091米至093米,长度为11米至15米。4匹马的重量也不相同,分别为177千克、1807千克、183千克和21297千克。耸立于马头之上的是车撑,用于支撑车辕,这样在长途中休息时可减轻马的压力。2号战车通长317米,高106米,总重量为1241千克,由大小3462个零部件组装而成,其中青铜制件1742个,黄金制件737个,白银制件983个。

铜车马是帝王之车,其装饰极尽豪华富贵。在这辆车上,所用的金银饰重达7500克之多。加之大量施以彩绘,使整个铜车马显得雍容华贵、光彩夺目。

尤其是铜车马的冶金铸造技术更是令人惊叹不已,采用了铸造、焊接、铆接、子母扣连接等10多种工艺方法制作而成。

如车上的伞篷盖,当初采用了浇铸和锻造两种工艺。伞盖昀厚处有04厘米,昀薄处仅仅01厘米,而且有一定弧度。如浇铸水平不高,就会在制造过程中导致铜液流动停滞不前的后果。而秦代工匠能做得如此完美,充分体现了他们高超的技术水平和卓越的创造力。

车窗两头的内孔滚圆,如车门、前窗用的活动铰页,系马肚子、马颈的套环采用了策扣连接。

值得特别提出的是磨和彩绘相结合,大大增强了艺术效果。作者按马体的不同部位的毛向锉磨,再涂彩色,造成真实的皮毛感。细部的真实和鲜明的质感是这乘铜车马造型艺术的一大成就。

车马通体彩绘,图案花纹风格朴素、明快、大方,以白色为基调的彩绘肃穆典雅,配以大量的金银构件,更显得华贵富丽,这套大型的人俑车马代表了秦代青铜铸造工艺的突出成就。

秦陵铜车马综合各种工艺技术于一车,是秦代青铜制造、冶金工艺达到高度成熟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具有光辉灿烂古代文明的历史见证。

秦始皇陵有大型的兵马俑坑,在这里发现的青铜剑比春秋时代的吴、越王剑晚了近200年,两者昀大的不同在于长度。春秋以前的剑很短,只有二三十厘米长,春秋时的剑发展到05米至07米左右,而秦陵完整的9把剑,昀长的达094米,昀短的也有081米。

这反映了剑的功能从主要以显示身份的象征物向战场上实用兵器方向发展。另外,秦剑在设计上不仅长,而且薄、窄,状如柳叶,特别是剑身不完全平直,在离剑头的地方有束腰,即呈弧形内收,从而增加了穿刺的速度和力量。另外,秦剑全是铸造成型,然后进行锉磨。锉磨之后,采用抛光工艺,使剑身光亮平整,没有沙眼,经测试,光洁度很高。2200年前的加工技术能达到这么高的水平,令人惊异。

青铜剑一般都是短剑,它无法做长的原因是青铜材料易折断。在青铜时代,铸剑的关键是在冶炼时,向铜里加入多少锡。锡少了,剑太软;锡多了,剑硬,但容易折断。

秦兵马俑坑中发现了一把完全不同的青铜剑,这把剑的长度竟然超过了091米。秦王剑之所以长度超出06米,不仅仅是增加锡的比例,主要还是它的外形决定的。

秦王剑从正面看,由剑锷部开始到剑尖,整把剑的形状是呈梯形由宽至窄逐渐变窄,从侧面看,也是由粗变细的,剑身的形状略似于锥体,这样的形状可以减少剑身前端承受的应力,自然不容易折断。

秦剑的代表左剑通长093米,身长072米。右剑通长092米,身长071米。两剑的形制相同,剑体长而窄薄,中部起纵脊,近锋处束腰,而且首、格、鞘附件齐全。特别是剑通体光亮,刃锋锐利。经检测,剑表面经过铬盐氧化处理。我国在2000多年前就发明了这种先进工艺,堪称冶金史上的奇迹。

除秦皇陵青铜车马和剑之外,秦朝比较著名的青铜器还有陕西咸阳长陵车站发现的秦青铜蒜头壶,高037米,环形腹,细长颈,在壶的近口处鼓大呈蒜头状,分为6瓣。盖底,圈足,通体素面。

另外还有双诏椭升、北寖壶、弦纹鍪等,也都是秦朝不可多得的青铜精品。

有的说"鹿卢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辘轳,是一类剑的统称,不是一把剑的名字。"

有的又说"现在的名字叫乾坤宇宙锋!这是世上最长的一把剑!四尺三寸五!"

其实辘轳剑又叫背手剑、秦王剑、宇宙锋。传说是秦始皇所配的一把绝世宝剑。这把宝剑长约四尺多,锋利无比。辘轳剑最早的一段历史是“白起之死”。

中国古代四大名剑:

第一把,九龙宝剑

九龙宝剑是乾隆皇帝最喜欢的宝剑。

第二把,湛卢剑

湛卢剑的第一个主人据说是赵王,后来据说宋朝时,是岳飞的佩剑。

第三把,越王勾践剑。

第四把,秦王剑。

辘轳大宝剑,其实辘轳剑又叫背手剑、秦王剑、宇宙锋

秦始皇用的是长剑,其长度超过15米,因为太长,所以仓促间“欲拔不能出”被荆轲追着跑

传说秦始皇的长剑是辘轳大宝剑,其实辘轳剑又叫背手剑、秦王剑、宇宙锋传说是秦始皇所配的一把绝世宝剑这把宝剑长约四尺多,锋利无比

《乐府诗集陌上桑》中有提到这口宝剑

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辘轳剑,可值千万余

唐-皇甫曾《赠老将》

白草黄云塞上秋,曾随骠骑出并州

辘轳剑折虬髯白,转战功多独不侯

唐-韩翃《赠张建》

结客平陵下,当年倚侠游传看辘轳剑,醉脱骕骦裘

翠羽双鬟妾,珠帘百尺楼春风坐相待,晚日莫淹留

评书童林传中,北侠秋田使用就是当年秦始皇佩戴的大宝剑,但这只是小说家言

以上就是关于秦始皇的佩剑叫什么剑 是怎样的全部的内容,包括:秦始皇的佩剑叫什么剑 是怎样的、秦朝体现帝王气概的青铜器有哪些、秦始皇的宝剑有多长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6952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