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是哪个节气的习俗

踏青是哪个节气的习俗,第1张

踏青是清明节的风俗。

踏青是指初春时期到郊外散步游玩,是一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中国古时将清明节称为踏青节,踏青也是清明节的重要习俗之一。

清明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既是自然节气,也是传统节日,处于仲春和暮春之交。

在每年的清明节气到来的时候,人们会邀上自己的好友或者家人到郊外游玩、赏春景,清明节气正值春风得意、春意盎然的时候,风景无限美好。清明时节,除了踏青游玩之后,人们也会准备一些事物,在郊外野餐,让踏青活动更加有趣。

踏青在古时又叫“探春”、“寻春”、“踏春”等,意思是春天来临之际到郊外游玩;古代人踏青的时间以清明节前后为主,有的也选择为正月初七初八左右,此外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上巳节也有外出踏青的习俗。

记录踏青的古诗词: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思帝乡·春日游》韦庄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城东早春》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早幼教

幼儿园

学前教育

踏青的意思为:清明节前后到郊外散步游玩。

踏青。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在这样的季节,“踏青”无疑是个让人心动的词语。对现代人来说,踏青就是春游,找一个周末,呼朋唤友,陶醉于洋溢花香、草香的春风中。但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其实踏青最开始并不叫踏青,而是叫踩青,踩青也不是春天出游,而是和劳动人民的劳作有关。

传统节日清明节,又被叫做“踏青节”,据说从唐代开始,百姓就有在清明节郊游的习俗,只不过当时是叫“游春”。唐宋诗人辈出,对“游春”更是不吝赞美之词。在北方,冬天播种的小麦,在开春前要用脚踩压一番,开春时才会长得更好,以后才会有个好收成。尽管一个是劳动,一个是游玩,但两者的神似之处,都是把绿色踩于脚下。

例句:

1、春天到了,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兴高采烈地去踏青了。

2、晚春时节,我们相约一道去郊外踏青。

3、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老师带我们到郊外去踏青。

4、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和同学一起到郊外踏青。

5、鸟语花香的季节,正是游园踏青的好时光。

6、和风送暖,大地回春,正是踏青的好时光。

7、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我和阳阳相约去郊外踏青。

8、若是明天不下雨,我们就去郊外踏青。

9、春天到公园里踏青,身处鸟语花香的境界,别有一番乐趣。

10、关于春游,老师给提出了两个计划,或者去西山踏青,或者去南湖荡舟。

踏青是春日郊游的意思,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

踏青,又叫春游、探春、寻春。于花草返青的春季,结伴到郊外原野远足踏青,并进行各种游戏以及蹴鞠、荡秋千、放风筝等活动。

中国的踏青习俗由来已久,传说远在先秦时已形成,也有说始于魏晋。据《晋书》记载:每年春天,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至唐宋尤盛。

据《旧唐书》记载:“大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见,踏青春游的习俗早已流行。到了宋代,踏青之风盛行。

宋代画家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就极其生动地描绘出以汴京外汴河为中心的清明时节的热闹情景。在这一画卷,画面人物就达550多人,牲畜50余头,船20多艘,车、轿20多乘。

清明踏青之盛况,可见一斑。 唐代诗人杜甫就曾记载皇家游春踏青的盛景,“三月三日天地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千百年来,踏青渐成了一种仪式,“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白居易的《春游》诗正是这种心境的写照。

以上就是关于踏青是哪个节气的习俗全部的内容,包括:踏青是哪个节气的习俗、踏青的意思、踏青啥意思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6166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