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能知足心常惬 人到无求品自高 是什么意思

事能知足心常惬 人到无求品自高 是什么意思,第1张

对于世事能够知足,心中会常常感到快意;人到了与世无争、与人无求的地步,自然会被别人高看一步。上联告诫为人处世上莫贪,要掌握好尺度才能心宽。下联的修身养性,按照现在的观点,无求未免太消极,但在某些情形下也不失为一良方。联语措词简要,识见非常,表现了知足常乐,无求自安的思想境界。

扩展资料:

作者 陈锷:字养愚,号白崖,清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乾隆进士,曾任颖川县令。

对仗简析这联中的“足”是形容词用作名词,“求”是动词用做名词。“常”与“自”为副词相对,“惬”与“高”为形容词相对,属对都十分工整。

声调简析“足”为古入声字,旧读仄声。此联属七言平起式格律诗的正格形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人到无求品自高”的上一句是事能知足心常泰。

1、清文学家纪晓岚先师陈自崖撰的一副联书“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后来的作家冰心94岁时书为“事因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视为心铭。

2、“人到无求品自高”的意思是人要是能够做到了无欲无求,品格自然高尚。

梅经风霜香愈烈,此句也好似出自一副对联,但没有找到这一句的出处。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楹联等,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寄生性和包容性

所谓寄生性,指楹联本从古文辞赋的骈词俪语派生发展而来,小而言之,它就是一对骈偶句,因此,它能寄生于各种文体之中。诗、词、曲、赋、骈文,乃至散文、戏剧、小说,哪一样中又没有工整的对偶句呢?但反过来,楹联又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它可以兼备其他文体的特征,吸收其他文体的表现手法,尤其是长联和超长联,简直能集中国文体技法之大成。诸如诗之精炼蕴藉,赋的铺陈夸张,词之中调长调,曲的意促爽劲,散文的自由潇洒,经文的节短韵长等等,皆兼收并蓄,熔铸创新。

以上就是关于事能知足心常惬 人到无求品自高 是什么意思全部的内容,包括:事能知足心常惬 人到无求品自高 是什么意思、人到无求品自高得上一句是什么、梅经风霜香愈烈,人到无求品自高出自何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5988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