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陵八骏各自叫什么

昭陵八骏各自叫什么,第1张

并无昭陵八骏的说法,只有昭陵六骏。分别名为“拳毛騧”、“什伐赤”、“白蹄乌”、“特勒骠”、“青骓”、“飒露紫”。

1、昭陵六骏简介:

昭陵六骏是指陕西醴泉唐太宗李世民陵墓昭陵北面祭坛东西两侧的六块骏马青石浮雕石刻。每块石刻宽约2米、高约17米。昭陵六骏造型优美,雕刻线条流畅,刀工精细、圆润,是珍贵的古代石刻艺术珍品。六骏是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前先后骑过的战马,分别名为“拳毛騧”、“什伐赤”、“白蹄乌”、“特勒骠”、“青骓”、“飒露紫”。为纪念这六匹战马,李世民令工艺家阎立德和画家阎立本,用浮雕描绘六匹战马列置于陵前。

2、昭陵六骏现状:

六骏中的“飒露紫”和“拳毛騧”两石,于1914年被当时我国的古董商卢芹斋以125万美元盗卖到国外,现藏于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其余四石现藏于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

“昭陵六骏”浮雕中具有情节性的作品是“飒露紫”。“飒露紫”的由来:公元621年,唐军和王世充军在洛阳决战,李世民的侍臣猛将丘行恭,骁勇善骑射,在取洛阳的邙山一战中,李世民有一次乘着飒露紫,亲自试探对方的虚实,偕同数十骑冲出阵地与敌交锋,随从的诸骑均失散,只有丘行恭跟从。

年少气盛的李世民杀得性起,与后方失去联系,被敌人团团包围。突然间,王世充追至,流矢射中了“飒露紫”前胸,危急关头,幸好丘行恭赶来营救,他回身张弓四射,箭不虚发,敌不敢前进。

然后,丘行恭立刻跳下马来,给御骑飒露紫拨箭,并且把自己的坐骑让给李世民,然后又执刀徒步冲杀,斩数人,突阵而归。为此,唐太宗才特别将他的英雄形像雕刻在昭陵上。

昭陵六骏是指陕西醴泉唐太宗李世民陵墓昭陵北面祭坛东西两侧的六块骏马青石浮雕石刻。每块石刻宽约2米、高约17米。昭陵六骏造型优美,雕刻线条流畅,刀工精细、圆润,是珍贵的古代石刻艺术珍品。六骏是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前先后骑过的战马,分别名为“拳毛騧(guā)”、“什(shí)伐赤”、“白蹄乌”、“特勒骠(biāo)”、“青骓(zhuī)”、“飒(sà)露紫”。

太宗昭陵是唐朝第二代皇帝李世民的陵墓,是陕西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位于陕西省礼泉县城东北225公里的九嵕山上,被誉为“天下名陵”。

昭陵六骏是昭陵北面祭坛东西两侧的六块骏马青石浮雕石刻。六骏造型优美,线条流畅,是难得的艺术珍品。这六骏是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前先后骑过的战马,分别名为“拳毛騧”“什伐赤”“白蹄乌”“特勒骠”“青骓”“飒露紫。”

昭陵六骏是唐太宗李世民开创大唐帝业时所乘过的6匹骏马,它们都曾伴随李世民削平群雄,在战场上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白居易诗云:“太宗旨在振王业,王业艰辛告子孙。”为了告诫子孙创业的艰辛,同时也对与他相依为命的6匹骏马寄予怀念,李世民命著名宫廷画家阎立本绘图,挑选当时的名工巧匠把它们雕刻成比真马略小的浮雕,浮雕的右上方有著名书法家欧阳询书写的李世民的赞词。李世民死后,这六块浮雕作为陪侍列于昭陵北门的东西两庑。

六骏采用高浮雕手法,以简洁的线条、准确的造型,生动传神地表现出战马的体态、性格和在战阵中身冒箭矢、驰骋疆场的情景。每幅画都告诉人们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曾有诗说:“秦王铁骑取天下,六骏功高画亦优。”据说六骏都是“马之良材”,是从西域波斯优良马种中精选出来的。六骏的形象、名称及其来历,都有事实作根据。

“昭陵六骏”雕刻在长3米,宽25米的石板上,分两组东西排列。东面的第一骏名叫“特勒(勤)骠”,此马毛色黄里透白,白喙微黑,故称“骠”,“特勤”是突厥族的官职名称,可能是突噘族某特勤所赠。李世民在619年乘此马与宋金刚作战。特勒骠在这一战役中载着李世民勇猛冲入敌阵,一昼夜接战数十回合,连打了8个硬仗,建立了功绩。唐太宗为它的题赞是:“应策腾空,承声半汉;天险摧敌,乘危济难。”

东面第二骏名叫“青骓”,苍白杂色,为李世民平定窦建德时所乘。当时,唐军扼守虎牢关,占据有利地形。李世民趁敌方列阵已久,饥饿疲倦之时,下令全面反攻,亲率劲骑,突入敌阵,一举擒获窦建德。石刻中的青骓作奔驰状,均在冲锋时被迎面射中,但多射在马身后部,由此可见骏马飞奔的速度之快。唐太宗给它的题赞是:“足轻**,神发天机,策兹飞炼,定我戎衣。”

东面第三骏名叫“什伐赤”,纯赤色,前中4箭,背中1箭。“什伐”是波斯语“马”的音译,这是一匹来自波斯的红马,也是李世民在洛阳、虎牢关与王世充、窦建德作战时的坐骑。石刻上的骏马凌空飞奔。在这一重大战役中,李世民出生入死,伤亡3匹战马,基本完成统一大业。唐太宗的题赞是:“瀍涧末静,斧钺申威,朱汗骋足,青旌凯归。”

西面的第一骏名叫“飒露紫”,色紫,前胸中一箭。牵着战马正在拔箭的人叫丘行恭。这匹马是李世民平定东都、击败王世充时所乘。六骏中唯这件作品附刻人物,还有其事迹。据记载,李世民的侍臣猛将丘行恭,骁勇善骑射,在取洛阳的邙山一战中,李世民有一次乘着飒露紫,亲自试探对方的虚实,偕同数十骑冲出阵地与敌交锋,随从的诸骑均失散,只有丘行恭跟从。突然间,王世充追至,流矢射中了李世民的马,此时,丘行恭便回身张弓四射,箭不虚发,敌人不敢前进。然后丘行恭立刻跳下马来,给御骑飒露紫拔箭,并且把自己的坐骑让给李世民,然后又执刀徒步冲杀,斩数人,突阵而归。为了纪念这一事件,唐太宗特意下令把丘行恭与这匹战马刻在一起。丘行恭卷须,相貌英俊威武,身穿战袍,头戴兜巴鍪,腰佩刀及箭囊,做出俯首为马拔箭的姿势,再现了当时的情景。李世民给飒露紫的题赞是:“紫燕超跃,骨腾神骏,气愚三川,威凌八阵。”

西面第二骏名叫“拳毛骆”,是一匹毛为旋转状的黑嘴黄马,前中6箭,背中3箭,为李世民平定刘黑闼时所乘。石刻上的拳毛骆身中9箭,说明这场战斗之激烈。唐太宗为之题赞:“月精按辔,天马横空,弧矢载戢,气埃廓清。”

西面第三骏名叫“白蹄马”,是有4只白蹄的纯黑色战马,李世民与薛仁杲作战时的坐骑。石刻白蹄马昂首怒目,四蹄腾空,鬃鬣迎风,俨然当年在黄土高原上逐风奔驰之状。唐太宗给它的题赞为:“倚天长剑,追风骏足;耸辔平陇,回鞍定蜀。”

昭陵六骏采用了写实的雕刻手法,将战马壮实匀称的身姿和雄强刚毅的气质刻画得栩栩如生,是初唐时期石雕艺术的代表作。如“飒露紫”,选取战马中箭,随将丘行恭为之拔剑的顷刻。雕刻家将战马因疼痛和紧张而后退的神态刻画得真实而生动。昭陵六骏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珍品,也是中华文物的稀世珍宝,被鲁迅先生赞誉为“它是前无古人”的。遗憾的是,昭陵六骏遭到外国文物走私分子的盗窃。六骏中神态最为生动的“飒露紫”、“拳毛骆”已被盗至国外,现存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剩下的四骏在盗运途中被群众截获,现存陕西省博物馆。为了便于盗运,盗窃分子有意将六骏打碎为数块,使六骏的形象遭到很大的破坏,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以上就是关于昭陵八骏各自叫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昭陵八骏各自叫什么、昭陵六骏浮雕中具有情节性的作品是什么、昭陵六骏,是哪六骏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5918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