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马达加斯加介绍

求马达加斯加介绍,第1张

国名:马达加斯加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Madagascar)

独立日:6月26日(1960年)

国庆日:6月26日(1960年)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靠旗杆一侧为白色竖长方形,旗面右侧为上红下绿两个平行横长方形,三个长方形面积相等。白色象征纯洁,红色象征主权,绿色象征希望。

国徽:呈圆形。圆面中间是马达加斯加国土轮廓,上部为旅人蕉(国树)枝叶,下部为稻田图案和水牛头。圆周上方的文字为当地语——马尔加什语的“马达加斯加共和国”,下方为棕榈枝叶,底部写着民族格言“祖国、自由、正义”。

国石:孔雀石

国家政要: 总统马克·拉瓦卢马纳纳(Marc Ravalomanana),2002年5月6日宣誓就任。

自然地理:位于印度洋西南部,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是世界第四大岛,面积62.7万平方公里(包括周围岛屿),海岸线长5000公里。全岛由火山岩构成。中部为海拔800-1500米的中央高原,察拉塔纳纳山主峰马鲁穆库特鲁山海拔2876米,为全国最高点。东部为带状低地,多沙丘和泻湖。西部为缓倾斜平原,从500米低高原逐渐下降到沿海平原。有贝齐布卡、齐里比希纳、曼古基和曼古鲁四条较大河流。东南沿海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湿热,季节变化不明显;中部为热带高原气候,温和凉爽,西部为热带草原气候,干旱少雨。

人口: 1644万(2005年)。马达加斯加人占总人口的98%以上,由18个部族组成,其中较大的有:伊麦利那(占总人口的261%)、贝希米扎拉卡(141%)、贝希略(12%)、希米赫特(72%)、萨卡拉瓦(58%)、安坦德罗(53%)和安泰萨卡(5%)等。各部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大体相同。在马定居的尚有少数科摩罗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和法国人,另有华侨和华裔约15万人。民族语言为马达加斯加语(属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官方通用法语。居民中信奉基督教(天主教和新教)的占70%,信奉传统宗教的占20%,信奉伊斯兰教的占8%。

首都:塔那那利佛(Antananarivo),人口120万(2000年),塔那那利佛座落在马达加斯加中部高原一个马蹄形的山脊上,是一个接近赤道的高原城市。塔那那利佛是全国最大的城市,也是一座具有亚、非、欧三大洲混合风格的城市。塔那那利佛是全国的交通枢纽,工业主要集中在城市的西半部。

简史:16世纪末,伊麦利那人在岛中部建立了伊麦利那王国。1794年伊麦利那王国发展成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19世纪初统一全岛,建立马达加斯加王国。1896年沦为法国殖民地。1958年10月14日成为“法兰西共同体”内的自治共和国。1960年6月26日宣布独立,成立马尔加什共和国,亦称第一共和国。1975年12月21日改国名为马达加斯加民主共和国,亦称第二共和国。1992年8月,举行全国公民投票通过“第三共和国宪法”,改国名为马达加斯加共和国。

政治:1992年9月颁布的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马尔加什人民组成一个政教分离、有组织的主权国家,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共和国。总统是国家元首、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由全民直接普选产生,任期五年。

经济:马达加斯加是联合国认定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2003年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39美元,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75%。经济以农业为主,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耕地种植大米,其他粮食作物有木薯、玉米等。主要经济作物有咖啡、丁香、棉花、剑麻、花生和甘蔗等。香草产量及出口量居世界首位。马达加斯加矿藏丰富,石墨储量居非洲首位。森林面积为12.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1%。

外交:奉行不结盟和睦邻友好政策,推行“全方位”务实外交。主张在尊重主权和非意识形态的基础上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强调外交为经济发展服务,寻求合作伙伴多样化。

与中国关系: 1972年11月6日,马达加斯加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2004年5月,拉瓦卢马纳纳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

一、马达加斯加国家概况马达加斯加于1960年6月26日独立。1896年成为法国殖民地,后为法兰西共同体自治共和国。人口1644万(2004年),由18个部族组成,其中较大的有:伊麦利那(占总人口的261%)、贝希米扎拉卡(141%)、贝希略(12%)、希米赫特(72%)、萨卡拉瓦(58%)、安坦德罗(53%)和安泰萨卡(5%)等。在马定居的尚有少数科摩罗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和法国人,另有华侨和华人约3万人。各部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大体相同。民族语言为马达加斯加语(属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官方通用法语。居民中信奉基督教(天主教和新教)的占70%,信奉传统宗教的占20%,信奉伊斯兰教的占8%。

二、气候和自然条件马达加斯加为岛国,是世界第四大岛,位于印度洋西南部,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东南沿海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湿热,年平均气温24度。中部为热带高原气候,温和凉爽,年平均气温18度。西部和南部属热带高原气候,干旱少雨,年平均气温26度以上。南部地区沙漠化日趋严重。沿海地区常遭受飓风和暴雨袭击,甚至全岛都难以幸免。

三、签证须知(一)马达加斯加签证种类和规定如下:1、非移民签证。一般情况下,由马驻外国的外交或领事机构颁发,或马港口和机场等边境口岸移民事务专员颁发。特殊情况下,也可由马外交部直接受理和颁发。此类签证分一次或多次(最多不超过三次)入出境,有效期为三个月。签证过期可向内政部移民局申请延期,但累计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此种签证不得变更为长期居留签证。持有者不得在马国从事受薪劳务或其他任何盈利性活动。2、商务签证。颁发给定期来往于马的外国工商业者,申请人向其居住地的马外交或领事机构申请,或由马内政部直接受理和颁发。此类签证可多次出入境,有效期为三年,但每次在马居留不得超过三个月。3、移民签证。申请人向其居住地的马外交或领事机构申请,或由马外交部直接受理。港口或机场等边境口岸不得颁发。此类签证有效期一个月。期间,持证人需向有关当局申请居留签证。如需要时可申请延长有效期,但最多不得超过三个月。(二)签证拒签和吊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马内政部有权吊销或宣布其签证作废:1、不符合发给签证条件者,或签证持有人违反马入境和居留规定者;2、被认为入境后可能对公共秩序与安全造成危害者。3、申办签证的初始理由不复存在者。被拒绝延长签证者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离境,此种限期离境的签证标有不得延期字样。因不可抗拒原因或提出正当理由,马内政部有权决定是否给予延期,但不得超过三十天。(三)出入境有关规定入境者必须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原则上要求在境外办妥入境签证和国际预防接种证书(黄本)。入境时填写入境卡片。携带马规定应纳税的物品,需向海关申报并办理有关入境手续。签证到期者必须无条件离境。出境者须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携带外汇有限额规定,并须向海关申报。携带马特产出境,如木化石、宝石和其它禁止出口物品,需到马地矿部或海关办理出境手续。三、安全形势、治安状况及有关法律规定马目前尚无遭受恐怖袭击的危险,社会治安尚好,凶案和暴力事件较少,但抢劫和偷盗行为呈增多趋势。因各种原因,司法机构办案效率较差,一般案件侦破困难,往往不了了之。在马,只有被允许开展外汇兑换的银行和营业所才有权进行外汇买卖业务,一切私下外汇交易都属非法行为。

四、常见疾病与医疗状况马卫生条件落后,一些非洲大陆常见病随处可见,如疟疾、登革热、阿米巴痢疾等。长期以来当地医缺少药,尤其是偏远乡村。在首都,陆军医院和个别外国诊所条件较好,但相关费用较高,一般平民百姓不敢问津。中国侨民一般都自备少量常用药品,小病无医自诊,较重病情可去中国医疗队治疗(距首都约60公里)或回国或到第三国就医。

五、物价与供应马达加斯加是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宣布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排列位于全世界177个国家中的第150位。马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主要工业品及日常生活用品依靠进口。农业生产相当原始,基本靠天吃饭,丰年自给自足,灾年需要进口。不过马本地物产较丰富,水果、海鲜品种较全。目前马首都有几家超市,产品多来自法国、南非、中国、毛里求斯,物资供应不成问题,价格较贵。而在外省,货品品种不足,供应短缺。对外汇率:1美元=427阿里亚里(2006年8月)。

六、交通与出行马公路总长49837万公里,其中柏油路面5781公里。首都及首都向四周延伸的主要道路状况尚好,但路窄弯多,危险性较大。外省和偏远城镇道路破损较严重。铁路总长732公里,单轨路基,运行速度缓慢,载重量有限。内河水运航道共3500公里,可航运利用力仅400余公里。沿海港口共18个。80%的海运集中在东部港口塔马塔夫,年吞吐量约140万吨。马首都塔那那利佛有定期航班飞往法国巴黎和意大利米兰、非洲毛里求斯、南非和肯尼亚以及亚洲泰国曼谷。马与中国尚未开通直航,可选择经香港-毛里求斯或泰国线来马。

七、旅游和景点马达及斯加旅游资源丰富,但服务设施不足。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马政府将旅游业列为重点发展行业,鼓励外商向旅游业投资。允许游客申请落地签证,同时取消旅馆对外国游客高收费的作法。马目前有717家宾馆,其中星级宾馆111家(床位3040个)。旅游人数和效益逐年增长,2002年游客人数约61674人次,宾馆入住率为22%。2005年游客人数近30万人次。游客主要来自法国(50%以上)、留尼汪、美国、英国、瑞士、德国和意大利等,法国游客占50%以上。中国公民来马旅游人数也在悄悄变化,过去多数以工作访问或公事出差形式,今年已出现旅行社组团个人游。主要旅游点是努西贝岛、圣玛丽岛、国家自然保护公园和具有民俗风格的景点。全岛主要景点如下:昂达西贝国家森林保护区昂达西贝国家自然保护区离首都130公里,总占地面积约1850公顷。保护区以热带雨林为主,植被繁茂,物种丰富。除植物外,还有多种珍稀特有的鸟类和两栖、爬行动物。其中最著名的大狐猴Indri就生活在该保护区内。努西贝岛NOSYBE岛位于马达加斯加西北海岸线上,是马国最大的海岸岛屿,也是马国最负盛名的旅游胜地。近年来,随着马国政府对发展旅游业的不断重视和旅游设施的完善,更多的欧美游客开始把目光投向了努西贝岛,特别是意大利人对该岛情有独钟,每周有两班米兰至努西贝的直航飞机。圣玛丽岛圣玛丽岛(SAINTEMARIE)位于马国东海岸,有着热带岛屿天堂的美誉。全岛大约300平方公里,南北长大约60km,东西宽仅为5km。岛上旅游项目,如森林徒步探险,自行车环岛游,潜水等。最具有吸引力的还是每年的7月到9月鲸鱼节。大量的鲸鱼都会由南向北,回游到圣玛丽附近的海域进行交配和分娩。每年的这个时候对全世界的鲸鱼爱好者也对普通观光者来说是一次难得的亲近鲸鱼的好机会。圣玛丽岛交通方便,可从马国第一大港塔马塔夫TOMASINA乘船,也可乘飞机直达该岛。木伦达瓦木伦达瓦距离首都700多公里,此处生长着成片的猴面包树林,猴面包树作为这个地球上古老而独特的树种之一!目前只分布在非洲大陆、北美部分地区和马达加斯加岛,全世界8种猴面包树有7种都能在马达加斯加见到,除了种类齐全之外,马岛的猴面包树还以高大粗壮、造型奇特出名。去木伦达瓦的路况较差,个别地段无法行车,游客多数乘马国内航班前往。

马达加斯加岛位于非洲大陆的东南海面上。

马达加斯加岛位于非洲大陆的东南海面上,为仅次于格陵兰岛、新几内亚岛(也称伊里安岛)和加里曼丹岛的世界第四大岛屿,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最近距离为386千米。

面积为587041平方千米。马达加斯加岛是向西倾斜而多山的陆块。岛的形状呈狭长形,南北窄、中部宽,全境最宽处达576千米。海岸线总长3991千米。是南回归线穿过印度洋的最大岛。

马达加斯加岛成立

16世纪末伊麦利那人在中部建立了伊麦利那王国。1794年伊麦利那王国发展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并于19世纪初统一全岛,建立马达加斯加王国。1896年沦为法国殖民地,1958年10月14日成为“法兰西共同体”内的自治共和国。

1960年6月26日宣布独立,成立马尔加什共和国,亦称第一共和国。1975年12月21日,改国名为马达加斯加民主共和国,亦称第二共和国,迪迪埃·拉齐拉卡(Didier Ratsiraka)就任总统。1990年实行多党制。

以上参考百度百科-马达加斯加岛

以上就是关于求马达加斯加介绍全部的内容,包括:求马达加斯加介绍、请问马达加斯加旅游注意事项、马达加斯加岛地理位置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5763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