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风气候特征

季风气候特征,第1张

季风气候,是指受季风支配地区的气候,是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混合型。

夏季受来自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高温潮湿多雨,气候具有海洋性。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干冷气流影响,气候寒冷,干燥少雨,气候具有大陆性。季风气候的高温与多雨时期基本一致,雨热同期,对发展农业十分有利,因为在作物生长旺盛,最需要水分的时候能有充足的雨水供应。

中国季风气候的特点:

中国大部分地区冬夏风向更替明显。冬季气流主要来自高纬大陆,盛行偏北风,夏季气流来自低纬海洋,多吹偏南风。冬季受冬季风控制,气候干冷、风大。

夏季东部广大地区主要受夏季风影响,气候湿热、多雨。春、秋季节为冬、夏季风控制的气流相互作用,天气冷暖,晴雨多变。我国东南部广大地区具有干湿季明显,四季分明的特点。

中国东南部地区受季风影响,雨季起迄规律性明显。雨季开始南方早、北方迟,东部早、西部迟;雨季结束北方早、南方迟,西部早、东部迟。中国东南部广大地区由于受季风影响,降水以季风雨为主,降水的地区分布也不均匀,东部近海多雨,西部干旱少雨;南方比北方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

分布在北半球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离海洋远,海洋上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特点:夏热冬冷,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较大,干旱少雨,我国西北地区就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布于纬度40°—60°的温带大陆西岸,以西北欧最为典型,北美的太平洋沿岸北部、南美的智利南部、澳大利亚的东南角和新西兰等地也有分布。终年盛行西风,受温带海洋气团控制,气温变化和缓,最热月平均气温低于22℃,最冷月平均气温高于0℃,年较差远小于同纬度的内陆和东岸地区。温带锋面气旋活动频繁,气旋雨丰沛。年降水量750—1000mm,在山地的迎风坡,年降水量可达2000mm以上。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冬雨稍多,夏雨较少。自然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温带季风气候

出现在纬度35°—55°的亚欧大陆的东岸,包括中国的华北和东北、朝鲜的大部分、日本的北部以及苏联远东地区的一部分。冬季寒冷少雨,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在强大的西伯利亚大陆冷高压的影响下,盛行冬季风,以偏西偏北风为主,风力强劲,天气晴寒,雨雪稀少。最冷月平均气温南北差异大,南部在0℃以下,北部可达-20℃,平均纬度递减率为2℃/纬距。夏季在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影响下,盛行夏季风,以偏东偏南风为主,风力较小;潮湿多雨,6—8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70%以上。最热月平均气温南部可达26℃以上,往北有所降低,也不低于20℃,平均纬度递减率仅为04℃/纬距。自然植被为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

热带季风气候位于热带纬度10°至20°的大陆东岸地区。具体分布在雷州半岛、海南岛、南中国海、台湾岛南部、中南半岛(马来半岛中部以北)、菲律宾群岛北部、南亚等地区,即南亚季风区。

终年高温 位于热带地区,全年长夏无冬。冬半年,北部高大山地和高原阻挡冷空气南侵,使得本区冬半年气温相对较高。 2干湿季明显季相明显,全年可以分为三个季节:干季、雨季、热季。在干燥的东北季风控制下,冬季降水稀少,在西南季风来临之前为热季,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在从海洋吹来的西南季风控制之下为雨季。3季风显着干季时陆地高压散发出来的东北季风汇入海洋上的赤道辐合带。雨季时南半球副高发出来的西南季风汇入塔尔低压 4盛行热带气旋。与“夏季风”同步,每年5月中旬至9月中旬为热带气旋盛行季节。

热带草原气候

大致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全年高温,依降水多少分干湿两季,年降水量750~1000mm之间 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夏半年在赤道低压带控制下,形成湿季;冬半年在信风带控制下,形成干季

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

年雨量500~1 000毫米,多集中在湿季。干季的气温高于热带雨林地区,每日平均气温在24~30℃之间。大致每年5-10月大陆低气压北移,这时北半球热带草原上盛行从几内亚湾吹来的西南季风(又称几内亚季风),带来丰沛降水,形成湿季。11月到次年4月,大陆低气压南移,北半球热带草原盛行来自北回归高气压带的信风(哈马丹风),十分干燥,形成干季。南半球热草带草原的干、湿季节时间与北半球恰好相反。

而如果干季延长会出现旱灾情况

高山高原气候

海拔高、地面广、起伏平缓的高原面上形成的气候。特点为:①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空气、水汽、尘埃等随之减少,太阳直接辐射增强,紫外辐射增强尤为明显;但有效辐射也增大。在有积雪的高原面上,反射率增大,地面吸收辐射减少,故净辐射比同纬度平原小;②气温低,日较差大,年较差小;③降水在湿润气流的迎风面上增多,在高原内部和背风面大大减少;④风力大。

地中海气候

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锋面气旋活动频繁,气候温和,最冷月均温在4~10℃之间,降水量丰沛。夏季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气流下沉,气候炎热干燥,云量稀少,阳光充足。全年降水量300~1000毫米,冬半年约占60%~70%,夏半年只有30%~40%。冬雨夏干的气候特征,在世界各种气候类型中,可谓独树一帜。

地中海气候的成因主要是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锋面气旋活动频繁;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气流下沉。在世界十多种气候类型中,全年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的气候类型中,除地中海气候外,还有热带草原气候(赤道低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和热带沙漠气候(信风带与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全年受西风带控制的气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是气候类型的一种,其特点是终年高温,年平均气温在22摄氏度以上,最冷月基本在18摄氏度以上,旱雨季明显,降水集中在雨季,且降水量大,季风显著,而且盛行热带气旋。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北纬10度到北回归线附近的亚洲东南部。

在干燥的东北季风控制下,冬季降水稀少,气温是全年最凉爽的时刻,一般平均湿度比较常落在50~75%之间,此为干凉旱季。

夏半年,随着太阳已经开始直射北半球加温,是一年中最热的半年,在西南季风来临后,容易生成种种滞留锋,常有海洋生成的热带气旋来袭,以及午后热对流产生的雷阵雨,雨量明显增多且不时有暴雨的出现,此时的平均湿度一般落在75~100%之间,令人觉得潮湿燠热难耐,此为湿热雨季。

热带季风气候成因:

旱季,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向南移动,该地受东北信风和由亚洲内陆地区吹向海洋的并在低纬度地区偏转而形成的东北季风的共同影响的结果。

雨季,因夏季气压带和风带的向北移动,该地受到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而来的西南季风和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由海洋吹向陆地季风共同作用的结果。

季风气候最大特征就是一年中随同季风的旋转,降水会发生在明显的季节变化中,通常东亚、南亚、东南亚为两个典型的季风气候区,由于因为地理位置有一些差异,季风气候也有各自的特征。

季风气候就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或气压带风带随季节移动而引起的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改变的现象,称季风气候。

季风气候是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混合型。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高温潮湿多雨,气候具有海洋性。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干冷气流的影响,气候寒冷,干燥少雨,气候具有大陆性。

在季风气候条件下,夏季潮湿多雨,冬季干燥少雨。季风气候的高温与多雨时期基本一致,雨热同期。虽然不免有闷热难熬之苦,却对发展农业十分有利。因为在作物生长旺盛,最需要水分的时候能有充足的雨水供应。

东亚季风区:

东亚季风系统的主要成员有低层的季风槽,即热带辐合带、锋面、低空西南风和东南风急流(也包括低层越赤道气流一西南季风)以及澳大利亚冷高压,中层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高层则有南亚高压——青藏高压等。

东亚季风系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差异和行星风带的季节性移动造成的风系的季节变化。伴随着季风系统的季节变化,我国夏季雨带呈现规律性的北推和北跳,由南向北形成各地不同时期的汛期。

以上就是关于季风气候特征全部的内容,包括:季风气候特征、季风的气候特点、热带季风气候有什么特点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5485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