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榆之年是多少岁抗战时期115师主战场在哪里

桑榆之年是多少岁抗战时期115师主战场在哪里,第1张

桑榆通常形容一个人到了晚年阶段,并没有一个具体的岁数和年龄

桑榆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sāng yú,指桑树与榆树。日落时光照桑榆树端,因以指日暮。以喻事之后阶段。比喻晚年;垂老之年。喻指隐居田园。出处:唐代· 王勃《滕王阁序》:“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扩展资料

年龄称谓的命名特点古人的年龄称谓来源不一,大多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特征而命名,但也有一些是因袭前人所言而成为固定称谓的。

在所有的年龄称谓中,“九十”的称谓可谓最多最有趣。或叫“鲐背”,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又人到暮年,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如冻梨之皮,故又称“冻梨”。

还有依据生理特征命名的,如:人初生叫“婴儿”,是因为人初生需要抱在胸前喂奶。婴可与膺通假,膺者胸也。婴儿即为抱在胸前之儿。

七岁除叫做“悼”外,还叫“龆龀”也叫做“毁齿”,因为正是换牙时期,所以有此称呼。十五岁叫做“童”,“山无草木曰童”。古代十六岁成年,十五岁男子未加冠,女子未及笄。此处用的是比喻意。

我国还有干支纪年的传统,六十年为一轮,故又有六十岁为“花甲之年”的说法。杜甫有诗句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于是,七十又有了“古稀之年”的别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5388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6-10
下一篇 2022-06-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