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共享充电宝收费标准,小电共享充电宝是怎么收费的

各个共享充电宝收费标准,小电共享充电宝是怎么收费的,第1张

共享充电宝的收费标准 小电充电宝收费标准

共享充电宝越来越贵,真的用不了!

在这个权力焦虑已经刻入人类DNA的时代,如果你想快速判断一个陌生人的性格喜好,只需要问TA一个问题:你为共享充电宝交过几次封顶费?

因为,这样既能准确识别严谨的皇帝和马大哈,又能挖掘出常年宿醉的迪厅玩家。

去过夜店的人都知道,每一个清醒时刻借来的充电宝,都只会在结束的时候被遗忘在桌子的角落里。

共享充电宝,就像肥宅里的开心水一样,成为了当代青年的救命神器。

但和全国统一定价的开心水不同,借一个充电宝要多少钱,谁也说不清。为了维持他们的网络生活,年轻人有时不得不支付10元和99元一小时的“天价”。

共享充电宝越来越贵,是现实还是我们的错觉?

共享充电宝,偷偷变贵

先说结论——共享充电宝真的很贵。

和“共享系”的其他产品一样,曾几何时,共享充电宝也是免费的。

2015年,共享充电宝开始进入市场。为了培养用户习惯,各品牌都采取了免费策略,不花钱就可以使用大街上的充电宝。

不止烧钱分享充电宝生意,让王思聪都说:“如果分享充电宝能让我吃饱,我就贴出来当证明。”然而仅仅过了两年,共享充电宝的头部企业逐渐获得1亿元融资。经过行业内的洗牌,形成了由怪兽充电、小电技术、来电技术、街电技术组成的“三电一兽”头部格局。

共享充电宝不仅“成了”,而且完全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作为头部共享充电宝运营商,截至2020年底,小电科技已覆盖全国1700多个县市,铺设71.52万个点,投放共享充电宝超过600万个。

如今,共享充电宝已经全面下沉到二三线城市,从北上广CBD到县城小卖部。

怪物的充电点略少,但在中国1500多个地区也有66万多点。

从场所分布来看,当你的手机只剩1%电量时,你可以去最近的餐厅、电影院或超市。这三个地方的服务台最容易找到共享充电宝。

靠免费策略培养用户习惯和依赖心理,然后在全国铺设大大小小的线下场景,涨价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两年内,共享充电宝从每小时1元的“白菜价”涨到了平均3元/小时,有些地方甚至达到了10元/小时,堪比特斯拉Model3用公共电杆充电一小时[1]。

为了了解目前共享充电宝的真实充电情况,我们在北京选取了6个场景、32个地标地点,对怪兽充电、街电、小电三个品牌的11667个共享充电宝点的价格进行了统计。

在北京,几乎所有的共享充电宝都是5分钟以内免费使用,只有少数点提供6分钟、9分钟或30分钟的免费时间。

如果你去北京南站、故宫、三里屯,会发现一半以上的景点都是按半小时收费的。

30分钟收取的现货价格大多为2元/半小时,1小时收取的现货价格通常为3元/小时。

按照故宫附近最贵的共享充电宝价格——每半小时3元计算,如果你在故宫午门附近捡到一个充电宝,出神武门要花两个小时五分钟,可能已经被扣了15元。

作为严重依赖客流的业务,共享充电宝的价格与落地场景的客流密切相关。

附近景点的充电点较多,价格较贵,而医院、学校、公园等公共设施附近的价格明显较低。

在长城附近,小型电动充电宝的价格一般是3.5元/半小时,最高的是24小时70元。

在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动物园等公共设施附近,有的充电宝还是1元/小时、10元/24小时的良心价。

涨价背后,头部企业的利润危机

共享充电宝越来越贵,但“三电一兽”真的赚得盆满钵满吗?

恐怕刚刚上市的怪兽充电和刚刚递交招股书的小店科技都不想回答这个问题。

2021年4月,怪兽充电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为“共享充电第一股”。

从公开招股书来看,怪兽充电的毛利率确实表现不错。与去年相比,2020年毛利率仍高达84.67%,而营收同比增长38.92%。

和怪兽充电一样,小电科技毛利率居高不下,营收同比增长16.81%。

但残酷的是,即使营收保持增长,毛利率保持高位,这两家头部企业的利润还是跌得很惨。

从2019年到2020年,怪兽充电的净利率从8.24%降到了2.68%,净利润也下调了,从一天赚45万降到了一天赚20万。

小店科技直接告别盈利,最终在2020年净利润亏损1.04亿。

要找出共享充电宝集体盈利危机的原因,首先要知道共享充电宝运营者靠什么业务赚钱。

从营收构成来看,怪兽充电和小电科技都高度依赖共享充电宝的充电业务。这项基础业务将在2020年为两家公司带来27.12亿元和18.59亿元的收入,占总收入的95%以上,是绝对的大头。

收入排名第二的项目是充电宝销售,按照单个充电宝99元的价格折算。2020年,Monster售出了约78万个充电宝,是小型电动充电宝销量的两倍。

99元,你买了一个5200mA的共享充电宝。同样的价格,在某电商平台的品牌旗舰店可以买到20000mA的充电宝。

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人因为设备故障、操作失误、粗心遗忘等各种原因“购买”了不止一个二手共享充电宝。

无论是怪兽充电还是小功率科技,充电宝出租和销售加起来,产生的收益基本超过99%。

虽然各大运营商都在尝试用小程序加载广告,推出联名充电宝,但广告收入毕竟无法占据收入市场的重要一角。

在相对单一的盈利模式下,企业不得不提高主营业务收入来支撑收入。对于共享充电宝运营者来说,就是保持充电宝业务价格上涨,以稳定成本和各种费用。

最终,保费的收入并没有落入运营商的口袋。看来,共享充电宝涨价不仅让消费者不快,也让运营商无奈。

那么,谁该为我们失去的“充电宝自由”买单?

答案是每一个提供线下共享充电点的商家。

你为共享充电付出的钱已经被商家赚走了。

事实上,商家从共享充电宝业务中赚的钱比我们想象的要多。

一个简单的道理是,在自己的店里设置共享充电柜,不是商家的刚需,而是共享充电宝公司的刚需。

拓展线下点是共享充电宝品牌跻身行业前列的唯一选择。如果没有商家提供的场所,共享充电宝无法到达用户手中。

面对激烈的积分竞争,充电宝企业的议价能力只能不断降低。

在营销费用中,有一部分是提供给当地促销员的员工福利费用,剩下的大部分是支付给积分合作伙伴和渠道合作伙伴的激励费用,包括入场费和给商家的分成费用。

共享充电宝行业的运营模式分为直营、服务商、代理商三种模式,其中直营比例超过70% [2]。

从直营、服务商到代理模式,共享充电宝企业主动权降低。

直营模式适合在一线城市开辟重要渠道,而代理商和服务商模式在二三线城市的小企业中较为常见。

无论哪种模式,商家无疑都将拥有话语权。

2018年以来,小电科技的分销和营销费用暴涨,因为支付给商家的分成费和进场费越来越高。

根据小电科技的招股书,2018年小电科技的激励费用总额仅为1.05亿元,到2020年已经变成10.13亿元,激励率翻倍。

其中,分担率从24.2%提高到38.2%,录取率从1.0%提高到16.3%。

不仅是小电科技,怪兽充电的激励费也从2019年的9.28亿增长到2020年的15.77亿,同比增长70%。

为了赢得合作点而提供给商家的奖励费,对整个行业来说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说到底,这些共享充电宝头部企业只是在为商家“打工”。

据悉,目前充电宝企业与商家的分成比例已经从最初的五五分变成了四六分,甚至三七分[3]。

杭州西湖文化广场一家中档餐饮店的老板,在餐厅配备了共享充电宝柜,与经营者分成四六份,一份月光共享可领2000多元[3]。

共享充电宝公司不遗余力的花钱做营销,没有别的原因。在布局POI(商户点)的激战中,赢得点就是赢得客流。

这也是为什么经常能看到这种恶性竞争的新闻:地方推手偷竞品充电宝,砍断竞品充电线,撬电池,甚至用502胶水粘充电头...[4]在这个互相分摊和收费的内耗过程中,商家坐收渔利,消费者却为涨价买单。

但是,只要手机的续航能力不足以支撑当代年轻人每天8小时开机的血条,你恰好有一个不爱随身携带充电宝的懒病。这个月几十几百的“续命费”应该还是要交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23303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6-01
下一篇 2022-06-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