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的原理和构造图结构图,枪的内部构造图解

枪的原理和构造图结构图,枪的内部构造图解,第1张

如何使用枪(枪械内部结构图)

致力于轻武器的权威军事出版物!

核心内容摘要

说到捷克研制的自动手枪,军迷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大名鼎鼎的CZ75系列。但CZ75属于二战后研发的第二代军用手枪。事实上,在列装之前,捷克军队已经装备了一种不太为人所知的类似武器。虽然没有CZ75名气大,但在结构上继承了欧洲和捷克前辈的成熟经验,在设计上也不乏独到之处。因此具有耐用、可靠性好、火力强的优点。它是一种卓越的军事武器,是捷克在二战后设计和生产的第一种强大的武器。

捷克军队装备的几代军用自动手枪。上排属于小型自卫手枪,CZ27、CZ70、CZ83从左到右;下排从左到右是全尺寸战斗手枪,CZ38,CZ52和CZ75

结构的详细说明

CZ52由捷克斯特拉科尼斯兵工厂研制,1952年经捷克军方批准,命名为CZ52。

该枪是采用短后坐力枪管自动原理,滚轮式刚性锁紧机构,使用8个单排弹匣供弹的军用手枪。发射机构是一个单动扳机,一个旋转锤击发机构,并装有自动安全锤。枪的轮廓线条简洁硬朗,甚至有点笨拙,以至于很多人第一眼看到这种武器就很难一下子接受。但实际操作后,他们会发现枪其实挺精致的,操作简单,机构牢固可靠,威力巨大。与发射相同尺寸子弹的苏联TT30/33手枪相比,其设计和加工水平要高得多。

CZ52枪可分为枪管组件、后坐弹簧组件、套筒组件、套筒座组件和弹匣组件。

虽然当时捷克属于东方集团,但其研发设计的CZ52手枪(下)在结构和外观上与苏联的托卡列夫TT33手枪(上)完全不同。而且虽然两者使用的子弹大小相同,但是CZ52威力更大,所以两者子弹不能通用

桶组件

枪管总成由枪管、枪管座、枪管座销、锁紧楔和左右锁紧滚轮组成。

枪管为圆柱形,后膛略厚,枪管内有6条缠绕距离为240mm的膛线。筒体底座为顶部带圆弧的方形块,上部有与筒体配合的通孔,下部左右有矩形锁紧滚轮槽,底部有容纳锁紧楔的方形槽。后镜筒孔部分与镜筒底座上的通孔过盈配合结合,下部的另一个销钉再次将它们固定。锁紧铁套在桶上,从侧面看像一个横放的L形。长臂部分伸入桶座底部的方形凹槽内,前部套在桶的外缘上,可沿桶前后滑动。锁铁下部前后各有一个撞击面,中间铣有滑槽和圆孔,用于拆卸套筒。锁铁长臂的前端左右对称铣出半圆弧面形成舌片。这种形状不仅用于锁紧时将左右锁紧滚轮推入套筒内的滚轮锁紧槽中,也便于解锁时给滚轮让路。左右锁紧滚轮是全枪的一对关键小零件。它们对称地安装在桶座下部两侧的锁定槽中。滚子本身是圆柱形的,中间有一个环槽,对光洁度、精度、材质要求很高。上下配合圆柱面都是磨出来的。

从枪管总成上拆下的锁紧楔、两个锁紧滚轮和锁销

复合弹簧是一种圆柱形螺旋弹簧,其单根金属丝缠绕在筒体上,其前端抵靠在套筒开口的内壁上,其端部压靠在筒体上的锁定楔的前壁上。这种布局有利于降低套筒和枪管的高度,减少射击时传递给射手手腕的力矩,减少射击时枪口的跳动,有利于快速射击,提高射击精度。

套筒组件

套管由套管、闸板、套管钩、套管钩轴、套管钩弹簧、撞针、撞针保险和撞针保险弹簧组成。

捷克CZ52手枪顶部和底部特写。可以看出表面加工粗糙,刀痕明显

CZ52的套筒有点像放大版的沃尔特PP手枪套筒,前小后大。这是因为枪的后坐弹簧不像一般的军用自动手枪那样设置在枪管下面,而是设置在枪管周围,所以可以把套筒前端做得更窄。

捷克CZ52手枪配件包括皮套、备用弹夹和通行杆

套筒由一整块钢材铣削而成,结构相对简单。套筒的右中部设有腰形抛壳窗,套筒中部两侧铣有两个半圆形锁紧槽,后部设有弹簧底托和壳钩安装槽。击针安装在子弹底托的中心孔内,没有独立的击针弹簧。击针被安装在套筒后部中间的击针牢固地限制,从而它不会向后掉出。击针前端的锥面和击针孔内的锥面可以限制其自由突出。早期的CZ52手枪针主体部分为圆柱形,前后两段各有一个台阶,整体刚性不好,台阶过渡部分容易产生应力集中导致断针。所以在后期的模型中,针改进为扁条状,除了前段和后段为圆柱形,主体部分的截面改为扁菱形,大大提高了针的刚性和使用寿命。

【/S2/】CZ52手枪针的形制变化:2、3为早期样式,主体部分为圆柱形,前后段设有台阶;1、4为后期风格,主要部分为扁菱形。后期击针比前期击针更安全耐用

套管钩安装在套管投放口后部的套管钩槽内,并由套管钩轴固定。套管钩弹簧压在套管钩后部下方,使套管钩始终绕套管钩轴转动,从而牢牢抓住套管底边。壳钩又大又厚,结实耐用。

CZ52手枪套筒右侧被剖开,箭头所指位置为击针保险

套筒座组件

套筒座组件结构复杂,因为发射机构的小零件都装在上面。该组件由套筒座、套筒座侧盖板、空仓钩杆、套筒夹、套筒夹弹簧(兼作安全扳手限位弹簧)、套筒夹销(兼作空仓钩杆轴)、扳机、扳机轴、扳机弹簧(兼作扳机连杆弹簧)、扳机连杆、安全扳手和抛壳装置组成。

CZ52手枪的瞄准器和舱门特写

套筒座是全钢的,由钢块铣削而成,所以特别结实耐用。与普通自动手枪不同的是,CZ52的套座握把部分右侧采用全开放式结构设计,大大简化了握把内舱的加工。

CZ52手枪枪口特写。可以看出它和普通军用自动手枪的区别在于套筒前端比较小

为了安装销轴,枪专门设计了套座侧盖板,将套座右侧盖住,使套座形成一个完整的封闭体。套座侧盖板前部设有伸入套座右侧竖槽内的凸起,后部由锤轴螺母和锤轴头部压紧。同时盖板后部设有套筒导轨,在套筒安装后也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可以有效防止盖板松动,保证与套筒座为完整的刚体。

套筒组件底部特写。为了清楚地看到内部结构,图中的套筒组件没有配备回位弹簧

总的来说,CZ52的发射机构设计比较简单,充分考虑了零件的加工工艺。冲压件尽量采用空仓挂杆、锤簧座、扳机连杆、抛壳挺杆、锤簧杆等都是钢板冲压而成。扳机连杆安装在套筒座的右侧,后面的钩形部分与止动器右侧的突起连接,扳机连杆的中间有一个向上的突起,与套筒上的凹槽相配合,可以用来松开止动器或形成保险。

套筒底部与套筒座的对应关系,木棒指示的位置就是锁紧楔铁紧靠套筒座的舌状部分的位置

熨斗安装在套筒座端部上方的中间位置,后面有锤子,底部有安全扳手。锤子上有两个卡槽,一个是安全防反弹卡槽,一个是被打卡槽。熨斗本身是双臂型的,其下部比与锤子扣合的待击打的槽宽,其上部比用于释放击打针保险的击打针保险释放突起窄。

套筒内部锁止部分的局部特写。从图中可以看出,锁紧滚轮卡在锁紧槽

锤弹簧座兼弹夹,安装在锤连杆和锤弹簧的下端,弹簧座两侧的凸起正好卡在套筒座两侧对应的凹槽内。

从套筒上拆卸枪管总成。请注意,锁定滚轮已经完全进入腔室中的锁定槽

安全带环位于握把底部,形状类似希腊字母“ω”。两侧水平突出的头部通过带环本身的弹性卡入套座底座后部两侧的圆孔中,并固定。

CZ52手枪握把背面特写。全钢握把背面光滑,没有任何防滑纹

复合弹簧组件

握把的护板通常由棕色胶木制成,表面有简单的水平粗防滑纹。由于握把的中央部分基本上都是两边雕空,所以无法像普通手枪那样用螺丝固定握把的护板。所以CZ52独特设计了一个钢板冲压的U型卡簧,从握把背面将两块护板“夹”在握把上。这种固定方法具有方便、快捷、零件少的优点。

CZ52手枪握把两侧护板拆除后,中间的U型钢片就是护板固定夹簧[/S2/]

弹匣组件

弹匣组件由弹匣本体、支撑板、支撑弹簧和弹匣底板组成。

弹仓体由钢板冲压弯曲焊接而成,两侧有四个倾斜的条形观察窗,不仅便于观察剩余子弹数量,而且有利于清除弹仓内的积水或其他污物。支撑板和弹匣底板都是钢板冲压而成,造型简洁。弹匣底板的设计类似于毛瑟M1934自动手枪,由卡在弹匣底板上的缺口中的支撑弹簧底部向外弯曲的部分固定,没有支撑弹簧底板。

(未完待续,本文下期将继续介绍CZ 52手枪的作用原理和特殊弹药)

(本文发表于《轻武器》2009年第11期后半部分,微信官方账号正文已删除。)

二战期间秘密行动的好帮手:斯登冲锋枪的微声冲锋枪及其消音器。

当AR平台爱上AK杂志——岩河武器公司LAR47步枪

那些年,难忘的拆枪教训

牛年快乐!祝你平安喜乐,万事胜意!感谢您的陪伴和支持!

惊鸿一瞥,昙花一现——一把鲜为人知的意大利FNAB-43式9mm冲锋枪

学着偷——德国MP3008 9mm冲锋枪

打破贝雷塔“敞篷”传统的“掌雷”:纳米手枪

编辑:刘兰芳李浩

校对:魏

轻武器官方微博:@轻武器

轻武器标题号:轻武器

轻武器自动步枪快:QBQ_208

轻武器Tik Tok:清兵棋

轻武器官方商店,专营轻武器杂志、轻武器合订本和各种军事书籍。

我把你点的所有菜都当成了最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21656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5-31
下一篇 2022-05-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