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分区背光标准发布,画质选取将有据可依

电视分区背光标准发布,画质选取将有据可依,第1张

电视分区背光标准发布,画质选取将有据可依

近日,《电视背光标准》正式发布,对目前市场上不同的电视背光分区数量进行了分级,使电视背光分区有了统一的标准,为消费者在选购时提供了更直接的电视品质参考标准,避免了因标准误差导致的错误产品选择。

关于背光分区的定义,业内很早就有一个标准,就是把电视的背板LED灯(包括MiniLED)分成多个区域,每个区域可以独立控光。如果没有背光分区,电视中的背光灯只能完全开启或关闭,会导致黑画面泛白,直接影响电视成像效果。

为了避免这一缺点,电视背光分区技术应运而生,它使背光面板的各个区域进行独立的开关或亮度等级,可以更精细地控制背光区域的亮暗,使画面的明暗更加分明,带来的视觉感受更好。

背光的出现让电视画质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一直没有明确的划分等级和衡量标准。是否追求极致的背光分区也是各大品牌必须面对的课题。毕竟只有坚持标准,才能实现画质的真正提升,避免不必要的文字游戏。

经过行业内企业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在积累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后,最终给出了答案:以目前电视市场在售的75寸电视产品为例,将电视背光分区的数量分成几个不同的等级,对画质的影响是不同的。下面解释了从几十到两千个分区的范围:

几十个分区

以32级分区为例。单个隔断的尺寸为20.7X23.4cm,接近A4纸大小。背光对比度不到2.5X,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电视整体画质提升几乎为零。换句话说,几十个分区与电视画质无关。

100级分区

在100级分割下,单个区域的大小为11.1X15.6cm,大概是手帕的一半大小,画面对比度接近5X。此外,由于液晶面板中的液晶分子可以控制光的通过,减少了背光分区的面积,光晕大大减少。所以几百分区的光控比几十分区大大增强,电视的综合画质也有明显提升。

300级分区

三级分割级别,单个分割的尺寸为6.9X6.2,分割面积进一步缩小,让画面更精细的区分明暗,在相同的峰值亮度下实现更高的对比度。此时背光的对比度已经超过了10X,是百级划分的近两倍,电视的综合画质也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已经可以媲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水平。

两个千级分区

当分区数量达到2000个时,单个分区中的MiniLED芯片可以在100微米的像素级别控制光线,背光对比度接近12.5倍尽管精密仪器仍然可以看到细微的差异,但极端的黑暗(接近有机发光二极管)和亮度(亮度超越有机发光二极管)已经可以达到超越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效果。

但随着背光分区的不断完善,其对画质提升的边际效应开始显现。在其余参数不变的情况下,不断增加背光分区数量会逐渐削弱图像质量。从实验数据可以知道,分区数超过300后,对比度的提升速度开始明显变慢,此时增长到五六百个分区,300级分区的画质几乎没有差别。只有达到两千的水平,才能实现质的飞跃。如果要将画面质量提高到更高的水平,分区的数量需要增加到5000。不过5000级以后分区数量有所增加,对画质不再有太大影响。

就目前的技术而言,分区越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LED芯片和IC芯片越多,设计和工艺难度越大,成本越高。电视厂商很难在保证低成本的同时实现产品的高分区,既能控制成本又能满足消费者体验。如何在图像质量和控制成本之间找到最合适的“黄金分割数”非常重要。当感知弱的功能改进遇到感知强的价格波动,用户会做出什么选择就很明显了。

从最初的电子管到最新的MiniLED,如何提高电视显示效果一直是电视行业发展的核心。但是纵观电视的发展,不难发现每个阶段都会衍生出一系列新的技术和概念。新技术、新概念的诞生,极大地推动了整个电视行业的技术发展,使得中国电视品牌从曾经的粉丝变成了造风者,某些领域的行业标准制定者。

电视分区背光标准的发布,让电视行业在技术和理念上更加规范,让消费者对电视的感知更加透明。这一系列标准也可以推动整个电视行业的全面发展,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更好的科技体验,同时也让中国电视品牌在全球领域始终保持足够的领先地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83109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9
下一篇 2022-09-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