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姓同名又同乡的将军

同姓同名又同乡的将军,第1张

同姓同名同乡的将军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批授予的将军中,有两位将军名叫方,两人不仅同姓同名,而且是同县老乡,还被授予少将军衔。退伍后,他先后住在湖南省军区长沙杜加元敬老院。

1913年1月16日,湖南平江县长寿镇邵阳乡烟洲坪,一个贫苦农民生下一个婴儿,取名方。巧合的是,一年后,1914年10月3日,一个名叫方的婴儿出生在几英里外花园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两个方有着传奇般的经历和相同的命运。

先出生的叫大芳郭楠,后出生的叫小芳郭楠。

穷人的孩子是他们家庭的早期主人。由于家庭生活的贫困,方两人在童年和青春期都经历了同样的磨难。

方七八岁的时候就开始帮父母分担家庭生活的重担,帮别人放牛,上山砍柴,到河里捞鱼虾。大一点的时候和父亲一起种地,扛着五六十斤小米送到地主家。

小芳郭楠的妈妈在她1岁的时候去世了。5岁上山拾柴,下河鱼虾。十几岁的时候,我耕田耙地,帮父亲耕田,在苦水中长大。

1928年平江起义后,长寿地区革命斗争迅速发展。

1929年,16岁的方加入当地少年先锋队,与游击队一起打土豪地主;年仅15岁的方就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积极参加了火热的革命斗争。

1930年7月,彭率领红三军团发动了第一次长沙会战。

两方背着红樱桃枪,与平江县红卫兵团一起,随红军参加了攻打长沙的战斗。

同年9月,红三军团在长寿街休整时,他们和许多红卫兵一起报名参加了红军。方是军团直属山炮连的兵,方是军团下属五军三师九团的兵。

从此,他们开始了为人民革命英勇战斗的军旅生涯。红军时期,方参加了中央苏区的五次反“围剿”,并随队参加了长征。

两人从基层干起,到陕北后,都担任团政委。

抗日战争时期,方先后任八路军115师343旅686团政治部主任、4旅10团政委,转战晋西。肖方郭楠历任八路军卫生部第二军兵站医院政委、冀中军区第十军分区政治部主任,转战晋察冀地区。解放战争时期,方转战东北战场,任第四野战军38军114师政委。肖方郭楠曾任晋察冀军区第五军分区副政委、华北补充师第二师政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方先后担任广西军区、广东军区政治委员。方是广州市公安总队政委,湖南省军区副政委。

1955年,两方在广州同时被授予共和国少将军衔。

当时主持比试的叶剑英元帅幽默地说:“唉!两方郭楠,都是少将,不会弄错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两方的一些老乡亲和下属,由于长期与他们失去联系,经常把大方误认为小方,把小方误认为大方,造成许多笑话。

1948年底,大芳在平津前线指挥部队。

一位在冀东某县担任县委书记的同志,带领县里的农民工来到前方。过去在晋察冀工作时,他是方的部下

当他听说附近一个师的政委叫方时,他兴冲冲地赶来追老首长。

一进门,县委书记就愣住了:“咦!才分开几年,老首长就这么瘦了,不像原来的形象。"

他左研究右研究,总感觉不像当年的老首长。

于是试探地问:“局长,你是叫方郭楠吗?”

“是的!”大芳郭楠回答道。“你是湖南平江人?”

“是的!”

秘书心想:“号码对了就不会错了”,于是高兴地说:“唉!老首长!我能找到你。我的名字是。那些日子我为你工作。你还认识我吗?”

这时,才知道,方这个县委书记选错了人。

于是他笑着说:“唉!同志!你找错人了。我叫方郭楠,但你要找的不是方郭楠。你要找的方和我同名,也是我的老乡!我不认识你,也没在晋察冀工作过。”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小方身上。

方的一些老战友和下属正在寻找方,但一些信件却送到了方手中。

就连当时上级部门发给两人的文件和信件,有时也会弄错,以至于发给两人的信件,只能根据他们妻子的名字来辨认,也就是方写给他们的。

有些书刊在介绍的时候经常会把自己的立场搞错。

1950年,离家20年的方回家探亲。

当时,当区里没有打电话派人通知方的家属时,方就通知了的家属。

当方的家人兴高采烈地赶到该区与他们的亲人见面时,他们知道这是另一个方。

这时,县、区、乡的领导才发现,原来有两个红军的方郭楠,成了解放军的高官。

这样的误会发生多次后,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

原中南军区干部部调动两人改名。首先,找到了方·小郭楠,但他拒绝改名。我去找方,但我不会改变它。

195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在发给方的一份文件中,误将他的名字写成方国安。

因此,方从此改名为方国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81343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7
下一篇 2022-09-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