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大岭山镇开展纪念抗战胜利主题宣讲

东莞大岭山镇开展纪念抗战胜利主题宣讲,第1张

东莞大岭山镇开展纪念抗战胜利主题宣讲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王俊伟通讯员大岭山宣

9月3日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在这个所有中国人都应该记住的日子里,东莞大岭山镇作为革命老区和东江纵队的摇篮,以独特的“人民宣讲”来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

宣讲会在大岭山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行。

来自基层的50多名宣传干部观看了《大岭山抗日根据地》、《百花洞胜利》纪录片,参观了《大岭山歌》红色文化展示中心,聆听了“红色古讲台”。在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主题宣讲中,他们感受到了自己最初的使命,传承了红色基因,激励着干事创业。

歌颂烈士的事迹,延续革命精神

大岭山“关彝民宣团”成员黄在看完红色主题纪录片后,走上古台,为大家带来东方之魂曾生的故事。

盛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的领导人。早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当选为广州抗日学生联合会主席。193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力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对推动香港、澳门、广东东江的抗日救亡运动发挥了重要作用。1938年10月,曾生从香港回到惠阳,任中共惠(阳)保(安)工作委员会书记,并领导组建包惠人民抗日游击队。1940年8月,任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3旅队长,率部进入大岭山建立大岭山抗日根据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取得了“百花洞战役”等胜利。1943年12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成立。曾生任司令员,率领东江纵队到达东江两岸,随后挺进粤北山区,建立东江抗日根据地,坚持艰苦复杂的军事政治斗争,为华南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华南抗日武装的发展壮大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就像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永远屹立在人民心中。”黄说,曾生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他为共产主义事业和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他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革命必胜的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以及他留下的东纵精神,不断激励着广大人民群众。

大岭山“关彝人民宣传团”成员何紧随其后,讲述了“东江游击队之母”李淑环的故事。

1941年农历8月14日上午,顽固的国民党军进攻大岭山根据地。李淑环在大岭山大塘村被捕投毒,但她义无反顾,不屈不挠。她淡淡地说:“想杀就杀。我是一个死去的老奶奶,还有我的儿子,还有很多爱国的抗日战士。你可以把他们都杀了,他们一定会为我报仇的。”李书焕当晚遇害,终年47岁。抗日战争爆发后,李淑焕毅然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先后将自己的7个儿女送上战场。她的革命精神令人感动,被誉为“革命母亲”、“东江游击队之母”。

何说:“李淑环烈士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向我们诠释了一个共产主义妇女的伟大革命精神。永远不要忘记过去,学习未来。李叔衡烈士的革命精神在抗日战争中影响深远,在和平时期也需要传承。我们的青年应该自力更生,时刻保持警惕。在任何社会动荡、社会不稳定的时期,都要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牢记‘国之有家’。”

沉浸在红色记忆中,感受革命初心。

随后,在大岭山图书馆馆长王景发的带领下,大家参观了《大岭山之歌》红色文化展示中心。

参观红色文化展示中心

“我觉得大家一进来就被这面雕花墙吸引住了。所以我来说说这个雕花墙。表现了许多人的典型人物和事件,如儿童团团长林、葵衣队痛打日本兵、支援大岭山抗日根据地建设、配合东宗开展对敌斗争……”作为一名老党员,王馆长还化身为一名古代讲解员,结合东宗抗战故事和大岭山红色历史进行讲解。

据了解,今年7月1日前启动的“大岭山之歌”红色文化展示中心,位于图书馆二楼,是一个“东方垂直红色文学特色数据库”。展示中心分为数字画廊、东江纵队历史互动平台、《大岭山之歌》歌词墙、东纵主题文献区、展示人民抗战影像的浮雕艺术区、革命旧址现场体验区、老兵重访区。

“我们中心旨在更好地承载红色历史记忆,留存文物,传承时代精神,让‘东竖精神’万古长青,在年轻一代中传承发扬。”在王主任的雄辩介绍下,在充满历史韵味的空版面中,全体干部沉浸在《大岭山之歌》这本厚重的大岭山红色史书中。他们深刻认识到大岭山的红色历史是革命先辈和人民用鲜血浇灌的,认识到可爱的家乡大岭山今天的成就来之不易。

“大岭山,可爱的家乡,游击队的摇篮,革命的训练场……”参观红色展示中心,不仅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更是一次心灵的对话。大家深受鼓舞,唱起了《大岭山之歌》,表达对革命先辈的缅怀和对新时代建功立业的信心。

大家都认为红色文化展示中心说明了抗战的伟大精神,是一个意义深远的红色教育阵地和体验基地。如果我们不忘走过的路,我们将踏上新的征程。此次活动将进一步弘扬红色文化,延续革命精神,激励奋进。

近年来,大岭山镇不断充实宣传队伍的力量。目前已组建了以领导干部、基层组织书记、老游击战士、烈士后代、东莞好人、行业先进代表为主要成员的百人宣讲团和多个宣讲队,打造了“大岭山红色古讲堂平台”、“大岭山镇红色文艺宣讲队”、“旧址党课”等系列宣讲+N品牌。从2021年开始,一直持续。实施“七个一”红色主题文艺创作工程,创作并宣讲了以“激战百花洞”为红色主题的文艺快板,荣获广东省群众艺术花卉节银奖(戏剧、曲艺)。红色题材广播剧《护旗》《来自柴房的宣言》双双获得2021中国广播剧年会一等奖。广播剧《只要祖国需要》获得2022年广东省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接下来,大岭山镇将集中丰富珍贵的红色革命资源,大力实施“一红两源三香”文化发展路径,不断创新宣传方式,展示大岭山深厚的红色文化成果,擦亮大岭山红色文化品牌,在“双万”城市新起点上为加快东莞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学校

编辑|黄磊

校对|谢志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80766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7
下一篇 2022-09-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