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多斤的大明福王,其下场颇为凄惨,被李自成做成“福禄酒”

300多斤的大明福王,其下场颇为凄惨,被李自成做成“福禄酒”,第1张

300多斤的大明福王,其下场颇为凄惨,被李自成做成“福禄酒”

崇祯十四年(1641年)1月22日上午,“奔王”李自成召开大会,庆祝“攻克洛阳”,并公布了诸、前兵部尚书、河南知府桂、政治家王寅昌等人的罪行。

曾经尊贵奢华的朱,现在摇摇欲坠。他留着长发,反复向李自成磕头求饶。

“洛阳城已经被你们朱家族消灭了。你怎么敢躲着求饶!”

说完,李自成吩咐朱把放下,制成“福禄酒”,与人共饮!

结果,体重300多斤,深受万历皇帝喜爱的朱最后被斩首。

朱的长子朱友松成了皇帝,追朱为皇帝,并谥号“西陵”。

那么,李闯王口中的“福禄酒”是什么意思呢?朱受到了什么样的惩罚?

图|李自成国王

1.朱差点成了的皇帝。

说起和朱,有一件事是绕不开的,那就是持续了近十五年的“国本之争”。

万历十四年(1586年),朱出生在紫禁城。他的生母是郑贵妃,朱翊钧最喜欢的明神宗(万历皇帝)的妃子。

爱屋及乌,但万历皇帝讨厌他的长子,想把皇位传给朱。

围绕这一话题,明神宗·朱翊钧与林东党的多位部长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导致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国资之争”。

明神宗不愿将王位传给长子朱常洛,其根本原因是他不爱朱常洛的生母王恭妃。

王恭妃原本是慈宁宫的宫女。因为明神宗心血来潮,偏爱她,她生下了朱常洛。

朱的生母认真地通过了普选,被册封为妾。她家世清白,容貌端正,一入宫就深受明神宗的喜爱。

一起,的儿子朱也收到了的各种关爱。

现在,明神宗,这个父亲,不是正宗的,他有点“偏颇”。他想把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都留给小儿子朱,而大儿子只能分得一些残羹剩饭。

或者怎么说——一进宫门,深似海。

通常人们的父母是有偏见的,最多是道德上的谴责。如果皇帝偏心,不把皇位传给长子,会引起朝中大臣的激烈反抗。

在封建时期,皇位继承制度一般遵循“有主无主”的原则。

皇帝原配妻子所生的第一个儿子(长子)是下一任皇帝的最佳选择。

没有长子,他是众多儿子中的老大。

从这种继承制度来看,虽然朱深受的喜爱,但这在法律上是说不过去的。

偏偏朱常洛出手大方,从不惹事,明神宗找不到任何理由废除长子的继承权。

这时候朝中大臣都支持朱常洛,造成了明神宗的逆反心理。

图|万历皇帝

万历十四年(1586年),《申时行尚书》请皇帝长子朱常洛为太子,明神宗以太子年龄太小为由搪塞。

后来,明神宗故意冷落长公主,试图让大臣们知难而退。

君臣矛盾最终在郑贵妃被追封为皇妃时达到顶峰。因为建立预备队的问题,明神宗被大臣们吵了很多年,逐渐懈怠了他的国事。

兜了一圈,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做出让步,立皇帝长子为太子,朱为,其余子弟均有赏赐。

在这一系列政治事件中,有四次内阁记录被弹劾,涉及300多名中央和地方官员。100多名部长被撤职,派往边疆,林东党被改组。

这是万历一场影响深远的“民族本位之争”。

奇怪的是,虽然立了为太子,朱却立了为。

按照惯例,朱不应该在紫禁城里呆下去了,而是必须马上去那个地方。

但是一直把朱留在身边,让他的臣民们猜测了一遍又一遍,都觉得皇帝还是不死心。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故宫爆发了一场“梆案”。谣传郑贵妃指示他的太监去攻击朱常洛王子。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大臣们围绕此事一再散布并对和朱进行制裁。

顶住了内外的压力,他对所有的大臣说——两年前,我派朱去洛阳。

换句话说,明神宗想通过这件事让部长闭嘴,于是“爆炸案”就演变成了一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无论如何,终于坐稳了太子的位置,而朱在几乎成了九五。

第二,“不求上进”,朱掳掠洛阳百姓。

河南洛阳是千年古都,很多封建政权在这里盘踞。因其交通便利,市内贸易繁荣,被称为“风水宝地”。

对朱还是有愧疚心理的补偿,所以他把洛阳送给了朱。

图|朱

《明史》也记载:“万历二十九年,光宗为太子,斧王为太子。婚礼费用30万,洛阳府邸28万,是正规制度的十倍。

根据圣旨,将授予40,000公顷农田。我们为之奋斗的东西往往会减半。由于中州土少,要用山东和湖广田来填。"

翻译成白话,就是说专门拨款三十万两银子用于朱的婚礼。

把洛阳让给朱是不够的。把山东和湖广的一些良田分给朱,总面积达4万公顷。

朱花了28万两银子,在今天的洛阳青少年宫建了福王府,比一般藩王的花费还要多十倍。

朱,谁不是王子,有一个贵族待遇比,一个王子。泰昌元年(1626年),故宫爆发“红丸案”,才当了一个月皇帝的朱常洛死了!他的儿子朱由校继承了明熙皇帝的王位。

远在洛阳的朱,不问国事,终日纵情声色。

崇祯皇帝登基后,朱变成了一个300斤的胖子,行动迟缓。他不得不依靠人们来帮助他解决日常饮食和如厕问题。

兄弟俩,朱由校和朱由检,非常尊重他们的叔叔朱,甚至提出了他的事情。

除此之外,朱在父亲养育的数万亩良田里幸福地生活着。

但《明史》记载,朱在获得稳定的经济来源后,仍不满足。他开辟了广泛的商路,并沿长江从江都到太平征收杂税。

后来在洛阳经营淮盐,排挤其他盐店。

盐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战略资源,普通百姓只能通过官方店铺购买盐。制造和销售盐的私人会受到严厉的惩罚。朱利用手中的权力,将食盐作为自己敛财的手段。

比如朱挤走洛阳其他非自己经营的盐店后,不仅可以随意控制盐价,还可以多收税。洛阳人敢怒不敢言,只能省吃俭用,购买朱经营的高价盐。

不为朱,,其他明朝的俘虏也不是省油的灯。

图|朱

天启七年,朱同父异母的弟弟朱昌浩在汉中立了一个封地。除了朝廷规定的赋税,朱昌浩还征收盐税、茶税等各种名目的赋税,让当地百姓苦不堪言。

正是朝廷的冷漠,与当地俘虏“成了富不仁”,让百姓苦不堪言,于是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其中,陕西李自成的义军最为猖獗。

崇祯八年(1635年)十一月,李自成联合高迎祥入侵河南,先后攻克偃师、嵩县等地,以期一举拿下洛阳。

洛阳是洪武六年(1373年)。它是由路翎将军修建的,它的城墙被重建成由大青砖保护的砖墙。它有四英尺高,分为四个门。

为了抵御来犯之敌,修建了三十九座抗敌塔和四座城角塔,并在城外挖了一条城沟。这条沟有五英尺深,三英尺宽,引进了水。

洛阳城坚固,易守难攻。

起义军攻打洛阳时,遭到了城内军民的一致抵抗。连战数日后,李自成率领残部逃往陕西商洛。

崇祯十一年(1638年),堪比富庶江南的洛阳连年大旱,地震蝗灾频发,一桶粮食的价格涨到了五千元。

饿死的人不计其数,甚至发生了“易食”的悲剧。

崇祯十三年(1640年)冬,崇祯王李自成看到河南乱象,就派出十万叛军,从陕西商洛出发,出兵河南。

他沿袭了军事家牛金星“据河洛取天下”的军事战略,把洛阳作为义军东进的首要战略目标。

崇祯十三年(1640年)十二月下旬,起义军一举攻占宜阳县,当地知府唐启举被处死;三天后,永宁郡(今洛阳市洛宁县)被攻克,兵锋直指洛阳。

忽报朱、与前南京兵部尚书、河南知府康、河南巡抚、河南总兵商议退兵之策。

几个人立刻上朝,请求崇祯皇帝赶紧支援洛阳。

当时明军不堪重负,无力支援河南。兵部尚书杨嗣昌命令河南总兵王银昌和王少瑜“坚守阵地”,等待援军。

图|大明正规军

于是朱、、动员全城保卫洛阳。

三军不动,粮草先行。

大战来临之前,首先要为士兵准备好武器,粮草供应充足。

更何况朱发动了全城百姓一起作战,所以自然要准备更多的物资。

崇祯皇帝无力支撑,富甲一方的朱嘴里喊着响亮的口号,却不肯拿出一分钱给大家治病,引起城内军民的强烈不满。

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听说后,赶紧入宫劝说斧王捐钱救助军民,而斧王视金钱为生命,根本不听劝告。

前几年明军去镇压陕西叛军,路过洛阳时饿了。士兵们一起抱怨说:“洛阳的富弼宫,上帝让斧王变胖的地方,让我们空饿着肚子打仗。多不公平啊!”

第三,朱把贬为“福禄酒”

崇祯十四年(1641年)农历正月,洛阳城大乱,有钱人四处寻找退路,老百姓只好三三两两挤在一起。

城里的寺庙和庙宇都挤满了难民。

斧王见李自成和众叛亲离,洛阳百姓四散奔逃。

他很愤怒。1641年正月初五,城内所有15岁以上50岁以下的男女都被强行征召参加护城。

不服从,当场处罚!

我自己还是什么也说不出来。我只是说说而已。

前兵部尚书吕维祺制定了详细的守城策略。东门由副将刘建义把守,西门由王银昌把守,南门由副将罗泰把守,北门由总兵王少瑜把守。

正月初七,李自成率军发起总攻。到了正月十天,起义军包围了洛阳城,试图切断洛阳城的粮草,迫使朱不战而降。

图|王闯

深夜,朱辗转反侧,无法入睡,召集家人烧香拜祭玉帝。

花大价钱请道士求克敌之道。

第二天,朱大摆筵席,当众许下诺言——如果守住洛阳,就送上百万银子,上奏朝廷,升官发财。

正月十二日,朱组织了若干敢死队从东、西、南三面进攻洛阳。城里的士兵和平民被炮火和箭矢所覆盖。

到了1月16日,农民起义军伤亡惨重,李自成不得不从长计议。

虽然起义军的进攻被中止了,朱却越来越不安。他让家人早早离开大宅躲避,一直住在大宅东北的延福宫。

正月十六日夜,朱的儿子宋急忙报告说,李自成进城了,从延福宫后面的下水道逃出了洛阳城。

因为太胖,没走几步就气喘吁吁瘫倒在地。

斧王让朱友松先逃命,自己躲在洛阳的银恩寺里。银根寺主持法光和尚,把斧王藏在大雄宝殿佛像下的秘洞里。

与此同时,豫军连长王少瑜站在原地不动。

洛阳七里河军营兵变,刘建义和罗泰率领的两个守军向李自成投降。

1月18日中午,李自成以七里河军营为进攻基地,对洛阳城发起了最后的猛攻。

到正月十九,洛阳东、西、南三座城楼都被炮火炸毁,城内军民士气大降。

1月20日晨,李自成率领起义军集中炮火,猛攻洛阳以北。双方拼死一战,伤亡惨重。

正月二十夜,李自成命刘连义、罗泰在洛阳城内造谣,瓦解城内军民的抵抗信心。

图|汝州之战

直到第三天晚上,洛阳城北门还有一百多名总兵,在叛乱后一起向李自成投降。在他们离开之前,他们放火烧了北门塔。

1月20日早晨,李自成率领起义军进入洛阳城,城里所有的人都躲在家里。

在起义军的领导下,他们镇压了残余的明军和各种政府官员。

历史书没有详细说明王闯是否纵容他的手下掠夺人民的财富。同期叶树对起义军评价很高,称赞其“军纪严明”,与洛阳成年人无异!

临近中午,府王府和城门楼的守军全部被杀。此时,李自成开始搜寻朱、的下落。

晚上,起义军调来五门大炮,连续轰击洛阳文峰塔。

1月21日,起义军俘虏了几十名官员,其中包括吕伟祺、河南知府康、县地主孙廷生、新安县地主王朝山和嵩县地主。

这时,李自成得到密报,朱,仍在洛阳,但不清楚他藏在何处。

1月21日晚,一个年轻的和尚(银根寺的鼹鼠)向叛军报告了王宓的下落。

让李宗敏率领重兵,包围寺院,审问和尚法光,要他交出。

广和尚为了保佑寺内所有僧尼的生命,说藏在大殿佛像下的一个秘密洞里。

起义军一拥而上,把斧王从密室里抓了出来,绑在牛车上,一路指给他看。

1月22日上午,李自成在洛阳周公庙前举行庆祝“攻克洛阳”大会。

南京前兵部尚书,河南前知府康,政治家王银昌,近400名官员和大地主被斩首!

至于如何对付朱,李自成早就有了主意。据《明史》和各种民间传记记载,李自成用鹿肉炖朱,制成“福禄酒”,与百姓同饮。

因为现场太血腥,所以不赘述。

在攻下洛阳后的短短一个多月内,李自成的起义军从三万多精锐发展到上百万。

从此,王怡君开始主动出击,横扫大明的战略要塞。

开封府围城期间,前来援助的明军主力相继被歼灭,汪乔年、孙传庭阵亡,左良玉的十万大军被击溃。

随着开封失陷,明军自掘黄河大坝,直接淹死的人和兵多得难以统计,开封以下七百里成了一片汪洋。

洛阳失陷后,起义军离开东边的虎牢关后,在马平川的东、南、中、北平原,都没有军队。

图|破王杀斧王

“得中原者得天下”,李自成得河南,预示着明朝开始灭亡。

标签

斧王被杀后,朱由检处死了河南连长王少瑜,惩罚了河南巡抚李风先。

但城内军民死伤万余人,城被烧。谁该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明朝时期国家不富,技术不强,但帝国大厦很快就倒塌了。

明朝的灭亡,既有天地之命,也有崇祯本身的痼疾。

这是命运。只是苦了百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80689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7
下一篇 2022-09-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