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散文】王琳祥齐安郡考辨

【文化散文】王琳祥齐安郡考辨,第1张

文化散文王琳祥齐安郡考辨

安俊考

作者▲王林祥

在唐、宋、元、明、清的地理志中,“祁安县”二字常附于黄州,而在唐宋诗人的诗词中,又有不少人把黄州称为祁安县。笔者认为有必要考察一下为什么祁安县与黄州的关系如此密切。

首先,小琪王朝是在祁安县建立的。

随着南朝王朝的建立,高皇帝在其官员的建议下,用“齐、安、宁、夷、昌”四个字来命名其统治地区的一些郡和县,这意味着江山将永远归萧所有。这一时期,仅湖北就有祁安、七星、康杞、祁昌、依安、淮安、武宁、长宁、伊宁等县。至于县名的变更,更是不胜枚举。

齐建元二年(480),朝廷在蔚州昔阳县、弋阳县设齐安县,郡治南安。《南齐州县志》记载的颍州祁安县辖六县,即祁安、石安、南安、宜城、宜昌、依安。《隋书地理》在黄冈县、永安县的沿革中说:“齐称南安,齐安县亦名。”《元和县志》黄州祁安郡下也说:“于此置祁安郡,隋黄凯三年击后置黄州。”《北宋人乐史》在《太平记》黄州祁安郡下有记载:“晋为昔阳郡,宋为昔阳郡,齐分祁安郡。南宋人王祥之在《纪·余省帝·黄州沿革》中说:“小琪分昔阳为祁安郡。据这《元和县志》和《宇宙志》记载,《南齐志》既有昔阳县,也有祁安县,但在祁安县下未提及设立日期。”书中除了记述罗田县隶属于齐国的翼城、宜昌、依安等齐安县,盖县以易水闻名外,还特别强调“齐国的昔阳县划归齐安县,属州。”(宜阳县,今属鄂北)许在《县表》中认为“齐析宜置南安县,齐安县宜置”,并强调:“齐安县、齐安县等六县宜一并置宜阳县。”

南朝小琪的统治开始于公元479-502年。二十三年,朝廷设置的祁安县,被一些学者认为在今天麻城的西南方。但根据上述史料记载,祁县分为昔阳县和弋阳县,祁安县设在南安县。前者实际上指的是南宋的昔阳,后者指的是汉晋的蓟县,实际上指的是同一个地区,即忻州、黄冈、罗田。许的“祁安县合设,祁安等六县合设弋阳县”的说法最为明确。而时代的宜阳县属禹州管辖,导致泗、宜阳、南辛溪、上蔡、平舆五县,云县(昔阳)属昔阳县管辖。

第二,梁朝有两个齐安县,一个在颍州,一个在沙洲。

在统治期间,他也效仿的做法,将一些县的名称改为“梁”,如梁兴、梁安、梁丰。梁武帝时代有两个齐安县,分别属于颍州和沙洲。当时朝廷废西陵郡,在原祁安郡、建宁郡(麻城)北部边境修筑沙洲。州治白沙关,领祁安、建宁两县。安俊只领导着梁丰县。祁安,沙洲,实际上是固镇县的北部边境,其凉风县横跨黄安。是的,祁安县原名不变,属颍州。梁太清二年(549),沙洲为东魏所得。不久,西魏(535-536)在颍州祁安县建立霸州,县领梁兴、南安两县(梁兴,今石梁黄陂,改名梁安;南安就是现在的忻州)。石梁王朝称为两个齐安县,即颍州和沙洲。

《舒威地志》沙州祁安县下说:“龙头县一,梁丰。”南四州齐安县下曰:“引郡三:护城……齐安……”

北天三年(552),文宣帝高阳在颍州祁安县设衡州。衡州人从项羽那里获得收入,项羽封吴锐为衡山王,并在诸城建都。衡州引祁安县,县引南安县。《隋书地理志》记载此事说:“后设衡州,为陈所弃。过了星期,又放了。”《旧唐书·地理志》也明确记载:“黄冈,汉代西陵郡,江夏郡。齐国在老城西南建小城,置衡州,领齐安郡。“《太平玉环记》黄州下写道:“北齐天宝六年,在老城西南建小城,设衡州引祁安县。”根据《国土纪胜》对黄州的沿革,“北齐未设衡州。”《万国记录》上说:‘北齐六年,天宝在故城西南衡州。’《隋志》永安郡曰:‘后定衡州,为陈所弃。一周后。隋改黄州。“《湖北玉帝记》记载:“不建西陵西南小城,置衡州。“可见,齐安故城为西陵故城,齐、梁月南安为今武汉市新洲区城关镇。所以《大清一统志》明确记载:“齐安故城在黄冈县城西北一百二十里。"

同时,北齐还在泗州设齐安郡,郡治齐安(今河南省罗山县),统领齐安、宝城、高安三县。原西汝南县、鄯善县均入祁安县。齐放弃了西汝南县和单县,建立了高安县。隋炀帝十八年,在高安故城设罗山(今河南)。《隋书地理》弋阳县志下说:“后期设祁安、新蔡两县。"

陈建五年(573),并镇。衡州祁安县向陈投降。建立时,南四府领安昌县,安昌县辖黄陂县北十五里,黄陂县由县领。当时陈废衡州,将祁安县划归颍州,郡领祁安、曾山两县。不久,陈将鲁山郡归周,曾山郡随鲁山郡归周(鲁山郡今汉阳,鲁山城在鲁山,鲁山今龟山)。真山县位于今汉川县东南十里的真山脚下。北周夺得鲁山郡后,河北的汉、绵都属之。

陈的南四郡只辖安昌县。安县只领导黄陂县,州辖皇城镇。不久,南四郡为后周所得,改名黄州,设总政府。当时的黄州府辖于西陵县西南七十里,由一县领导,即安昌县和黄陂县。阿清人杨守敬在《隋书地理考据》中说:“后周黄州,以黄祖皇城镇命名。”《元和郡图册》记载:“西陵县西南七十里安昌故城,高启为守陈口而建。”《旧唐书·地理志》在黄州黄陂县记载:“黄陂县于后周设在古皇城以西四十里的专属村。”这应该就是黄陂县的由来。

还有周北部光州的齐安郡,统领齐安、高安两县(齐安,位于今红安;高安,今河南罗山县)。北周的衡州只辖一县,即祁安、南安。《周树·翟晶纪》载:“象元年,于拔黄城,取南定、、衡、巴四州。”所以衡州归祁安县管辖,祁安县归南安县管辖。南安县现为武汉市新洲区城关镇。

3.隋唐时期,祁安县、南四州、永安县、黄州等地的名称多次变更。

隋朝灭陈,天下为一。开皇三年(583),祁安县改名黄州,辖南安、梁兴、黄陂、新安四县。开十八年(599年),南安、祁安两县合并,改称黄冈县,因县内黄冈山而得名。这就是黄冈县名字的由来。同年改为梁兴木兰,新安麻城,黄陂县名不变。

隋大业三年(607年),朝廷诏书改州为县,黄州改名永安郡,仍辖黄冈、黄陂、木兰、麻城。永安县因战国时期黄歇都城永安宫而得名。县保持不变。

唐朝建立后,唐高宗李渊下令天下改郡为州,以郡太守为刺史。武德三年(620年)永安县更名为黄州,设总政府。州政、府政沿袭永安县、市不变。

唐武德七年(624年),朝廷敕令总政府改为总督府,南四郡、汀州被废,土地归黄州。同年,盛宝成入黄冈,盛阳成以麻城名义来黄州。

北宋人李云引用《太平御览》卷169《黄州》中《唐人十道志》的记述说:“黄州祁安县,为龚宇荆州之境。战国是楚国。秦魏南部县。汉代西陵县。高智衡州。隋炀帝三年,黄州。"

苏东坡《答贾芸老人二韵》诗中有一句“五年一梦南国,饥寒疾病为我忧”。宋代诗人赵次公说:“南州者,谓黄州也”。唐武德三年,设在黄州黄陂县南四郡。七年废,初盖北齐武帝所设。"

南宋国王王祥之在《黄州碑淮南西路纪胜》卷四十九中写道:“故三年在黄州黄陂县南四州设南四州,唐武德,七年废。其盖初,北齐武帝置之也。薄云:“每隔五年,我都会梦见南四郡。”“爱伦坡的诗是苏东坡的诗。苏东坡用南泗州指黄州,很独特。

唐天宝元年(742年),朝廷改州为县,于是黄州改名为祁安县,县城仍在南安(今武汉市新洲区政府所在地)。

唐肃宗元年(758年),朝廷诏书改县为州,祁安县为黄州,属淮南路,领黄冈、黄陂、麻城三县。

此后黄州一个没换过,一直沿用到清朝。

南朝小琪建元二年(480)设安县,唐肃宗甘源元年(758)改为州,历时278年。其间屡改,时而废弃,都是历代朝廷普遍动荡造成的。特别是从梁朝到北周,两个齐安县的并置导致了建制和沿革的混乱。但以齐安为县名,毕竟有其渊源。

一般来说,祁安县以前叫黄州,因为在北周改南四郡为黄州之前,南朝齐太祖萧道成已经在昔阳二年(480年)在昔阳县和弋阳县设置了祁安县,在其领导的六个县中,有祁安县和南安县,祁安县统治南安。

有意思的是,晚唐大诗人杜牧在诗中常常把离大江很近的黄州市称为祁安县。如《齐安塔》诗中说:“河塔一角呜咽,日头微起,寒气落。别回首栏,故乡是七十五亭。”《祁安县深秋》诗中说:“六安来风渐消,使你家似野。”《齐安县两联》诗中说:“两夕阳桥上,半缕轻烟在柳荫中。多少青莲相偎,回首西风一瞬间。“祁安县后池绝句中写道:“菱角透浮萍青锦池,夏颖作千枝玫瑰。天微雨无人看,鸳鸯浴红。”甚至在离开黄州后,杜牧在《忆祁安县》一诗中说“我睡了一辈子的地方是云梦泽南州”。一夜风欺竹,连江雨秋”。

王禹偁,北宋人,常称黄州为齐安。比如三首诗中,王禹偁直言“今若去齐安,两眼发白昏花。"他在诗中说:“齐安古郡废,迁清江头。”“诗配不上祁安县,杜牧当年和我在一起。“等等。

苏东坡住在黄州,常把黄州称为祁安。比如他的诗有《杭友信齐庵》《今年一月十四日,我儿与周琛不同》等。五月,儿子回齐安,以诗等迎接。,而他的诗句是这样的:“如果你是齐安人,为什么要回到老丘?、“你做齐安人,指的是老侯元”、“索莫齐安县,你没当过大臣”等等

从这个角度来说,唐宋时期的诗人、知识分子称黄州七安,都是有怀旧之情的。

作者介绍:

王林祥、、辛翔,黄冈市赤壁管理处文史顾问,中国苏轼研究会理事等。在美国、日本、台北及国内国家、省、市级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200万字。著有《赤壁之战战场研究史》、《苏东坡流放黄州居所》、《苏东坡的道教情结》、《黄州赤壁》等学术著作。CPPCC黄冈市文史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吴楚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80117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7
下一篇 2022-09-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