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是大汉奸,他成秘密党员,倾尽家产革命,可惜建国后坐牢18年

父亲是大汉奸,他成秘密党员,倾尽家产革命,可惜建国后坐牢18年,第1张

父亲是大汉奸,他成秘密党员,倾尽家产革命,可惜建国后坐牢18年

“这么多钱,够你吃一辈子,用一辈子,你已经交了。你以后要做什么?”。1949年,大汉奸周佛海的遗孀杨舒惠得知儿子周有海不仅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特别党员”,而且在几年内将价值10多万美元的珠宝、金条和港币送给共产党进行活动,这使她极为愤怒。

但是,这一切对于周友海来说都是值得的,因为他不想永远做一个汉奸的儿子。他想为人民的胜利和国家的解放贡献自己的力量。这种想法早在1938年就有了,当时他16岁,被称为“小汉奸”。

汉奸周佛海的第三子周友海和他的母亲杨舒惠是周佛海的第二任妻子,是上海总商会秘书长和当时的共产党员周佛海的女儿。他们在李达家相遇,一见钟情。

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周佛海在老家有家室,这是上海报纸披露的。杨府恼羞成怒,不准杨舒惠再见周佛海。内心柔软的杨舒惠跳窗与周佛海私奔,跑到日本去了。1922年,她在日本生下一个儿子,名叫周友海,后来又生下一个女儿周惠海。

1924年,国共合作形成。在戴等人的邀请下,周佛海回到中国,出任广东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后来,他成了广东大学的教授。由于与国民党右派的接触,周佛海的思想逐渐“右”了。

因为周佛海的变化,周恩来亲自找上门来做他的思想工作,但此时,已经陷入困境的周佛海很快脱离了组织关系,加入了蒋介石的阵营,成了一名反共深水炸弹。

投奔蒋介石的周佛海迅速崛起。这时候他的本性也暴露出来了,到处沾花惹草。1944年,他在日本患病期间,与一名日本护士生下一女。

周友海跟随母亲,先后在上海、南京、长沙和香港求学。

1938年12月,周佛海打着“和平运动”的旗号追随汪精卫,公开成为汉奸。香港岭南中学的学生周友海却成了异类,被扣上“小汉奸”的帽子,被同学排挤。

有一次上课,周友海看到桌子上刻着“小叛徒”几个字,气得脸都白了。他气愤地说:“父亲是父亲,儿子是儿子!”。

可惜,血缘关系怎么可能因为一句话就断绝?同学们异样的目光让周友海苦不堪言。他曾在校刊上公开发表反日文章,显示爱国之心,但仍无济于事。

没有出路。周友海离开香港到上海留学,不久又去了日本留学。当人质的同时,周佛海也希望儿子能回心转意,成为他的“接班人”。

然而事实却出乎周佛海的意料。1940年,由于伪政权内部权力冲突,高宗武和陶希圣背信弃义出走。在香港《大公报》上揭露了“日王”阴谋,提到周友海被派往日本留学时被扣为人质。

得到消息的周友海深感羞辱。虽然在日本衣食无忧,但内心空空虚痛苦,尤其是中国留学生轻蔑的眼神,让他觉得很舒服。

当周友海陷入痛苦和困惑时,一位名叫陈国珍的中国学生闯入了他的生活,向他推荐了美国记者斯诺的《西行漫记》。通过这本书,周友海初步认识了共产党和红军,也在这本书里看到了父亲的名字。

读完书后,陈国珍对周友海说:“父亲是父亲,儿子是儿子。只要你不是汉奸,学生就不会看不起你!”。

在陈国珍的帮助下,周友海阅读了许多进步书刊,包括毛主席的《论持久战》。这些刊物在周友海心中种下了革命的种子,他决心反抗命运。

不久,周友海向日本当局提出了第一个要求,即寒暑假回国,想都没想就被拒绝了。这让周友海很生气:“难怪有人说留在日本读书是人质。如果你不想让我回国,不就是拿我当人质吗?”。

周友海被留在日本,是希望他能成为亲日派,而不是种下仇恨的种子。为了安抚周友海,日本最终答应了他的要求,周友海算是胜利了。

1941年暑假,周友海回到上海。此时,他19岁。他觉得自己可以为革命做点贡献,于是联系了岭南中学的朋友,打算秘密去重庆加入国民党。

有一天,周有海不见了,这让周佛海很吃惊。他急忙邀请代理总部的李士群去找他。不久,他的同学被捕,但他别无选择,只能供出周友海的下落...“革命”失败了。

接着,周友海又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坚决不去日本。无奈之下,周佛海联系了司徒雷登,想让他去美国留学,但还是被拒绝了,然后去了北京大学。

可惜在日本的压力下,1943年,周友海又被送到日本留学。对此,日本还口口声声说是“为了应对日本的对华政策”。但很快,周友海在上海《平报》驳斥了这一说法,这是他第一次提出与日本军国主义不同的观点。

到日本后,周友海阅读了《资本论》、《大众哲学》等一系列书籍,使他对马克思主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周友海休假回国,遇到老同学张朝杰,张朝杰给他一个消息,说他姐姐在“苏北”,让他心生向往。他想起自己是汉奸周佛海的儿子,只能叹气。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这让他非常高兴。此时,善于韬光养晦的周佛海早已布局退路,成为“上海行动总司令”,帮助国民党统治上海。

但是,周佛海毕竟是最好的汉奸之一,戴笠只是利用了他。不久,周佛海一家被软禁。在软禁期间,周友海收到了一封来自张朝杰的信。与此同时,周佛海也在想尽一切办法挽留儿子周友海。

被软禁7个月后,周友海重获自由。临别之际,周佛海对儿子说:“你妈给你的钱,让你去美国读个三五年书,没问题。你最好去美国。”。

周友海回绝了父亲的好意:“到现在为止,我的人生都被你主宰了,以后我会选择走自己的路!”。

告别父母后,周有海来到成都,在朋友的帮助下,秘密来到重庆,找到中共办公室,见到了与周佛海有旧交的董,想在董的帮助下去延安。

但由于种种原因,他未能如愿,于是再次联系张朝杰,希望通过张朝杰的姐姐去苏北根据地,并通过张朝杰、周友海与组织关系取得联系。1946年6月,在淮阴结识华中分局社会事务部副部长约翰·扬,成为秘密党员。

入党后,周友海接受组织安排,回上海搞叛乱,因为老子是大汉奸,从来没有人怀疑过周友海是共产党。

早年,周友海作为周佛海的“接班人”,跟随周佛海参加各种活动,结识了不少国民党高层人物。周佛海虽然成了阶下囚,但周友海仍能时不时为组织提供有用的情报,先后反叛浙东税警大队长和上海警察局重要人物,也是功不可没。

不仅如此,在知道地下组织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他还拿出了家里的经济支持,包括十二根金条、375万港币和7000美元、六块玉石和两块红蓝宝石。新中国成立后,周友海的母亲分了手,周友海得到了1万美元,全部交给了地下组织。

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文章的开头。在杨舒惠气急败坏的时候,杨舒惠虽然愤怒,却想尽一切办法保护儿子周友海。当周友海的身份被曝光时,杨舒惠总是在麻将桌上告诉人们,他的儿子去英国留学了,转移了他的视线。事实上,当时的周友海就潜伏在上海...

上海解放后,周友海进入上海市公安局社会事务处,任科长、副科长。他工作出色,经常受到上级表扬,这让周友海很高兴。

可惜,五六年后,周友海人生最黑暗的时刻来了。

1955年,“潘阳案”爆发。作为潘汉年和约翰·杨的下属,周友海也受到牵连,被关进了秦城监狱。他在那里呆了10年,当他重见天日时已经是1965年了。

周友海还没来得及松口气,大祸就来了。1967年,他再次被捕,在监狱里又呆了八年。他在狱中中风过两次,1975年出狱时瘫痪了。尽管如此,他还是被派去监督劳动。

终于在1983年,周友海被平反。不幸的是,18年的监禁对周友海的身体造成了极大的伤害。1985年,周友海去世,享年63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77895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5
下一篇 2022-09-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