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荣光 致敬英雄|今天,让我们一起缅怀这位屡建奇功的福建抗日女英雄

浴血荣光 致敬英雄|今天,让我们一起缅怀这位屡建奇功的福建抗日女英雄,第1张

浴血荣光 致敬英雄|今天,让我们一起缅怀这位屡建奇功福建抗日女英雄

1945年8月15日

日本无条件投降。

这一天值得永远记住。

那天

中国孩子争相告诉对方。

人们自发地涌上街头。

秧歌,鼓和锣,还有火把。

街道上到处都是胜利的口号。

山山水水,鞭炮齐鸣。

从1931年到1945年

日本侵略者践踏了中国的土地。

300多万同胞伤亡。

400多万难民无家可归。

敌人极其残忍。

无数士兵继续前进。

在民族危机的时候挺起民族的脊梁。

用血肉筑起新长城

"

“一个女同志,一个大城市的大学生,能带领骑兵,与长城内外的鬼子作战。不容易啊!”

这是贺龙元帅在1940年1月参加晋西北行政公署委员会会议前,专门接见一位八路军女战士时说的话。贺龙与她亲切交谈,询问她的生活经历和在雁北的斗争情况,高度赞扬她在敌后斗争中的英勇表现和领导能力。

会议开始时,贺龙还向全体委员介绍了这位女战士。他说:“这是我们的抗日女英雄。一个华侨大学生能带领部队在敌后作战,值得大家称赞!”

贺龙称赞的这位抗日女英雄

是李林。

今年7月16日

李革命烈士证书

首次宣布

她的勇气和不屈再一次感动了世界。

抗日女英雄李琳烈士亲属

福建省漳州市退伍军人事务局

捐赠李林革命烈士证书

和集美中学毕业证书(复印件)

这两件珍贵的文物

陈中将适时在漳州烈士事迹展展出。

集中显示

李林

是一位华侨抗日女游击队长。

在战场上

她把最后一颗子弹瞄准了自己。

周恩来称她为“中国的圣女贞德”

她是贺龙口中的女英雄。

也是福建人的骄傲。

她是中国唯一的华侨抗日女英雄。

入选新中国成立100人。

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和模范人物

李林

林,原名李若秀,1916年出生于福建省陇西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她出生一个多月后,被亲生父母遗弃在漳州塔口庵,后被同县华侨亲戚收养。3岁时,她随养母漂洋过海,来到印尼爪哇岛。

她曾在给中共中央妇女委员会的信中说:“因为我父亲在荷兰爪哇岛做生意,所以我在那里长大。14岁那年,我回到了祖国。当时我只带回了一个深刻而持久的印象,那就是‘荷兰人对当地爪哇人的专制统治和残酷压迫,以及中国人在那里的不自由’。"

搞学习,立志向,如愿入党。

九一八事变后,李秀若转战蔡元培创办的上海爱国女子中学。1936年暑假,她参加了上海学联大中学生暑期抗日宣传小组。当她沿沪杭铁路到达松江时,遭到国民党当局的百般阻挠,宪兵队将其送回学校。同年7月,李秀若以李林的名义入北平民国学院政治部,加入共产党的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

同年11月,“七君子”事件爆发。12月12日上午,北平学生会组织了大规模示威游行。示威的总指挥官之一李林告诉他的同学:“如果我摔倒了,请立即扶起我。红旗绝对不能倒!”

学生运动的浪潮锻炼了李琳,示威结束后不久,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她长久以来的梦想。

去前线建骑兵,立下许多赫赫战功。

1937年11月,22岁的李林在偏关创建了200多人的晋祠抗日游击第八支队,任支队长兼政治局长。从此,她开始了短暂而传奇的军旅生涯。

1938年4月起,李林率队转战山西、绥远多地,创造了一系列著名的战例。魏夺枪,天成寨夺马,水师拔寨...勇敢的骑兵营在李林的指挥下,长途奔袭,独自深入,多次突击,机动作战,大有斩获:以几乎零伤亡的代价,摧毁了日军在绥蒙高原的20多个据点和火车站,缴获了大量武器、马匹和军需物资。从此,在以后的战斗中,李琳总能骑着马冲在最前面,屡建奇功,成为远近闻名的“双枪女游击队长”。李领导的游击队第八支队被评为模范支队,受到中共晋绥边区委员会的表彰。

克服危机,挺身而出,勇敢为国捐躯。

1940年4月26日,日伪军出动8000余人包围雁北支队所在的平陆地区。李不敢怠慢,她赶紧领着郑去掩护大家的撤退。

由于敌人的突然袭击,党委来不及销毁物资,支队的转移时间被耽误了。日伪军敌军8000余人直接封锁了雁北支队东西方向。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李林带领骑兵营的战士,向着东边的村子冲去。敌人误以为李林和骑兵营是雁北支队的主力,于是集中全部兵力,死守李林。

就这样,李的小分队,成功地掩护了大分队向南突围。在敌人追杀她之前,她脱下文件袋,塞进路边岩石的缝隙里,用土埋了起来。李嘱咐身边的通信兵记住这个地方,等突围成功了,赶紧过来拿文件,交给军部。

随后,李林和剩下的骑兵战士掩护通讯员离开,他们继续东进,涉及敌人火力。但是敌人寡不敌众。最后,李林身边只剩下两个士兵。看着慢慢上来的敌人,李林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

这位抗日女英雄去世时已怀孕三个月。她只有25岁。

“愿意穿着血衣战斗。

不平敌誓不休!"

这是李林在学校写的一首诗。

抗日救国

驰骋在战场上

她用自己的血

实践了这个铮铮誓言。

胜利来之不易。

中国人民从苦难中走过来。

在苦难中更加奋起。

我们不会忘记

我们的祖先浴血奋战了14年。

向国难前进一步又一步。

碰撞铁骨,对抗强敌。

我们不能忘记

中国大地上的那些苦难

还有中国人。

做出巨大牺牲

忘记苦难

因为苦难可以唤醒民族的力量。

铭记历史

因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熊熊的抗日篝火早已熄灭。

这位英雄的名字仍然流芳百世。

今天,我们缅怀死去的同胞。

向英勇牺牲的烈士致敬。

向那场不屈不挠的斗争致敬。

提醒你,我:

不忘历史,珍爱和平!

振兴中华,我们这一代人自强不息!

来源/敏姐综合自人民日报、福建日报、中华全国侨联、央视新闻、新华社。

编辑/陈家瑛、薛冠鑫

校对/颜

编辑/陈家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77575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5
下一篇 2022-09-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