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时代的敕封:宋徽宗赵佶与汉将关羽的一段往事

跨时代的敕封:宋徽宗赵佶与汉将关羽的一段往事,第1张

时代的敕封:宋徽宗赵佶与汉将关羽的一段往事

宋徽宗在位第二年,改名崇宁。这个称号用了五年(1102-1106)。

崇宁二年,山西解州因水患无法采盐。因为盐业是朝廷的重要收入来源,地方官也解释不清,就编了个理由上报官家:解州有个水饺怪。

赵霁听说有邪恶,但他不知道如何处理,所以他叫来了道士徐守信。

当时徐守信七十一岁,被尊为徐神翁。年轻时是台州天清寺的一名普通道士。因为服侍了一个被别人嫌弃的重病道士,结下了奇妙的情缘,成了神仙。后来,他成了著名的“钟仙”之一。“钟仙”是神仙和英雄的结合。除了李汉忠、吕洞宾、蓝采和、韩湘子是固定成员外,其他神仙都不固定。我们今天熟悉的组合是最后一个版本。徐神翁除了参加八仙外,也是海陵三仙之首,所以这里的桌子不多。

徐神翁没有做官,但碍于当地父母的情面,他无奈成圣。当时苏州的总督是吕惠卿,他曾是一名政治顾问,后来被排挤出了政治中心。他首先向宋哲宗推荐了徐神翁,然后又向新皇帝推荐了徐神翁。

于是,赵霁邀请徐守信到开封,询问如何解决解州角拐的问题。徐老先是个老人,不愿意出镇。但这只是一个做人的好机会。于是,他向赵霁推荐了当代石天道教第30代领袖张继贤。据说这个孩子从小沉默寡言,五岁就开口了,九岁就接替了石天的位置。崇宁二年,张继贤才十三岁。

十三岁的达石天去北京见管家。寒暄过后,听说是山西解州,张继贤不想去。不知道他是不想出远门,还是觉得角怪比较好对付。他从袖子里拿出一个铁符——注意这个道具很重要,在上面写了一个符号(见图),大致是一个繁体字【关】(即“关”字),六个【D】字坐成一排。张继贤派徒弟带着这个铁魅出去了。很快,狂风大作,天空空电闪雷鸣,乌云压城。白天和夜晚一样白。过了一会,徒弟回来报告,饺子怪被打死了。

道法慧远中的关公神画像和石天魔咒,节选自《关羽:从万人成神的历史与想象》。

赵霁也聪明,知道不是张继先的徒弟,而是张继先这个铁魅的神力,于是就问,这个铁魅会派哪个神来?张继先缓缓说道:

汉关羽。

关从此出现了。此时的他只是一个阴神,一个区区铁符就能打发的。

好奇的赵霁问他是否可以打电话给韩将军谈一谈。张继先又把铁符一扔,关羽慢慢出现,一手提着大刀,一手提着龙头。显然,他刚刚结束出差,还没来得及缓过神来。赵霁上前搭话,关羽毫不客气。也许是血淋淋的头吓坏了管家,也许是关公的杀气吓了他一跳。赵霁急忙回头,慌慌张张地把一把新铸的崇宁鲍彤扔在地上。就此而言,汉将关羽被封为崇宁的真君。

张继贤因降魔有功,被封为“许婧先生”。刚刚推荐张继贤的徐神翁,也被冠以“徐晋崇和先生”的称号。

天师张继贤不知道自己的爵位太小,但还是觉得关羽不屑,惊圣驱。盛怒之下,他派关羽去杜锋当警察。可以看出,在那个时候,石天,或者说关公的地位还不够高,他实际上是被一个十三岁的孩子颐指气使。去杜锋之所以叫“送”,大概是因为当时阴界的政治经济中心还在东岳泰山上,但并没有迁都到鬼城杜锋,道教也还没有完全消化佛教关于阴间转世的一系列理论和设定。

崇宁真君的称号,在宋代官方的修订中是找不到的,但在道经中却写得清清楚楚。关羽,汉族将领,到了杜锋,从此一路高升。从道教经典《道法慧远》中可以看出,关羽的封号从崇宁真君到杜锋的琅琊将军关羽,再到杜锋的琅琊界魔大神,最后成为头号,酆都大帝。

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关羽雕像,文物编号SLMISC.1174

这里我最好奇的是大神的称号。⑵ (guó)古代战争中,敌人的左耳被割下来算他的功劳:“250个俘虏,100个俘虏”。擅长割掉鬼魂左耳的关公,不愧是一位伟大的杀戮者。而他更多的职位,会在一千多年后的历史长河中慢慢成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77064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4
下一篇 2022-09-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