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武也当“飞毛腿”?粟裕评价:早知如此,还能再吃一个军

王耀武也当“飞毛腿”?粟裕评价:早知如此,还能再吃一个军,第1张

王耀武也当“飞毛腿”?粟裕评价早知如此,还能再吃一个军

在战争剧《亮剑》中,楚云菲有一句有趣的台词:五万多人的七十四军,短短三天就垮了,连五万多头猪,三天都抓不到。

这句话其实是有历史原型的。这是王在1947年2月莱芜战役后说的,当时李集团在三天内被歼灭。涉及的蒋军名称为第73军、第46军(整编第46师)和第12军新36师。

当然,王的嫡系整编第七十四师,也在三个月后的战役中被全歼。此外,孟良崮竞选的持续时间也是3天。

说起大名鼎鼎的74军或者整编后的74师,很多网友第一时间想到张。

事实上,张的这种情况近几年已经有人研究得差不多了。其真正的指挥级别是团一级,但更高的指挥级别就超出了张的实际能力。

在一般作战中,张的指挥问题还是可以通过整编七十四师司令部的战斗力来掩盖的。但说到危机,张完全控制不了局面,这与他的老首长王的水平相去甚远。

我们就不说全方位的比较了。毕竟两者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张连王的皮毛都赶不上,仅仅是因为他对战场形势的感知和判断能力。

比如前面说的莱芜之战,王指挥济南,李指挥前线。这条路属于北线兵团,共3个军(整编师)。

当时蒋军主力在南线,有欧震领导的8个整编师(军)。另外还有8个整编师(军)负责守卫周边交通线;还有4个整编师(军)部署在鲁西南。

当时江军的目标是在临沂打我军,但我军的作战方针从来没有拘泥于固守某一个城市或地方。而是彻底摆脱这种羁绊,集中主力,准备打歼灭战,以求最大限度地消灭敌人有生力量。

华野原计划是在临沂以南创造机会,寻找歼灭敌人的机会,但南线敌军齐头并进,并没有很好的歼灭敌人的机会。于是华野把目光投向了北线,以歼灭李集团。

华野主力北移后,欧镇兵团自然轻而易举地占领了临沂,还报了十六个旅所谓“歼敌”的假战报。老蒋和陈诚相信了这个宏伟的报告。

但蒋这边的问题,王却是心知肚明,其直接判断为南方兵团在虚报战绩。

后来,王在撰写莱芜战役的材料时,给出了自己的判断理由:他认为,自开战以来,江军在苏北、鲁南地区从未消灭过一个纵队甚至一个整师。据一些被俘的蒋军官兵说,华野部队的新兵和武器很多,士气高昂,并不是无力再战的迹象。

王得知华野北进的消息后,立即命令李兵团收缩。粟裕将军总结莱芜战役时,称之为敌情的第一次变化。

敌情变化后,有意见认为我军应趁机吃蒋尾巴,但粟裕不同意,认为一旦这样打,就不可能达到全歼的目的。

结果,不久之后,敌情发生了第二次变化。

原来,、陈诚坚信华野“损失惨重”,命令王恢复部署。就这样,战区蒋介石的北线兵团又一次辗转反侧,引起上下单位的怨声载道。

现在蒋介石的部署又恢复了,华野各部正赶往预定的战区。这时,敌情又发生了第三次变化。

原来,王判断华烨是真的想吃李,于是令部将缩至莱芜。我军也根据敌情变化,立即调整部署,意图分化歼灭敌军两大主力。

但蒋军第77师在主战场外遇袭后,迅速折戟,第46军直接退守莱芜与第73军会合,导致敌情第四次变化。

敌人和我都变了,同时我也改变了敌人。王判断莱芜城太小,两军难以长时间防守,于是决定两军向土司口镇突围。

结果大兵团的战前运动对指挥员和兵力要求极高,而蒋军没有这个能力,所以在突围运动中被华野击败,短时间内一败涂地。

有王的名言,三天抓不到五万头以上的猪。

此时,在主战场之外,有12军主力,负责守卫后勤线。

王担心济南的防守空薄弱,于是命令部将立即撤退到济南。结果,不出一天一夜,部里就开回了济南。

苏羽将军在战后总结中说:

我们对敌情了解不够,特别是王的指挥特点。如果知道王性格豪爽果断,能指挥部队一天一夜撤退数百里,那么我们就可以大胆地在济南附近插军,使敌十二军逃不了。

这说明我们不仅要知道敌人的番号、兵力、装备、战斗力、部署,还要知道敌人指挥官的性格。如果对方可疑,我可以设置更多的可疑士兵;如果对手是猛兵,我们就来个软的。

以上情况说明王对战场形势的感知是比较强的。即使他不在战斗兵团,但在后方遥控指挥,他仍然有清晰的判断力。

但即使判断正确,也不管用。这主要是因为:

首先,老蒋和陈诚一直相信蒋介石的假战报。潜在的信息是,国家政府的最高管理层总是高估自己的力量,低估对手的力量。

二是蒋军派系众多,非本部派系难以发挥应有的战力。比如莱芜战役,73军是中央军的精锐,还是王的嫡系(曾经有过指挥关系),46军是桂系军队,12军是东北军和伪军的联合军队。

不同体系的部队在一起作战,会互相防备,互相感到不安。

比如12军、46军一开始就部署在前线,73军其实就是督军的角色。

然而,第12军坚决不愿意执行任务。为了不耽误战局大局,王被迫用73军与之互调,结果把73军打发走了。

后来,第12军跑得很快,不仅是因为王的命令,而且是因为军队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一旦点了,自然溜得极快。

于是几个月后,王也把它上报给了第12吐槽军,其内容颇为搞笑。连部里都说“只要有敷衍的机会,他就避而不打”。我还想调整一下“加强兵团,彻底改革整顿”的意图。

从以上可以看出,王对江军和我军战斗力的评估是有一定的了解的。即使吃了大亏,我们依然可以有果断撤回剩余部队的决心,避免全军覆没。因此,大将粟裕评价王的“果敢性格”。

另一方面,张对战役中的表现一无所知,他对指挥部的情况一无所知。

为什么华野慌了手脚,整编了74师而不是其他部队?因为其他蒋军的情况没有给我们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机会。

而且,当第74师被整编时,张还不了解情况。战前他声称自己的部队可以打华野几个纵队。战争期间,他惊慌失措,像上校一样在山顶操练。

只是钻山的问题。关键是这个人对连战地区的地理环境一无所知,整个整编师无法在战区展开兵力。

当黄建议张集中兵力迅速突围时,张却担心该部辎重过多。如果他贸然突破,遭受损失,该由谁负责?

黄听了的话,也不敢再说什么,最后所谓蒋的头号主力,在短短的三天内也就是到了了。

从上面可以看出,蒋军存在的问题,即使有几个明白人,也起不了多大作用。

像这种自我想象中的迷茫状态,靠虚假战报和吹牛维持的驴粪蛋子,只有真正的锤子砸到头上才会醒悟,而到了现在,往往是打完就被抓的时候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76981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4
下一篇 2022-09-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