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偷袭珍珠港的背后:希特勒一边大骂猪队友,一边却说做得好

日本偷袭珍珠港的背后:希特勒一边大骂猪队友,一边却说做得好,第1张

日本偷袭珍珠港的背后:希特勒一边大骂猪队友,一边却说做得好

近来,核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关于核弹的讨论最早可以追溯到1945年。当时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对日本造成了空前的伤害。是什么让美国人讨厌日本?自然是1941年日军偷袭珍珠港,导致美国多艘主力战列舰被炸沉,太平洋舰队一时失去战斗力。

但是,关于日本偷袭珍珠港的讨论一直在进行。有人认为日本人狂妄自大,想挑战美国的霸权地位,也有人支持美国的阴谋论。他们认为美国给日本提供了偷袭珍珠港的机会,然后有了参加二战的借口。但或许我们可以从日本偷袭珍珠港后各国领导人的态度中找到一些线索。

1.日本是希特勒的猪队友吗?希特勒:我们的盟友总能给我们惊喜。

日本挑衅美国一直被认为是愚蠢的决定,就连日本的盟友德国也这么认为。然而事实上,没有证据表明希特勒在得知日本偷袭珍珠港时非常愤怒。相反,希特勒对日本对美宣战表现出乐观的态度。

珍珠港事件后不久,德国潜艇袭击了美国护航舰队。希特勒听到这个消息,直言不讳地说:“你看,公开对美国宣战,对我们有好处。现在我们可以放开手脚了。我们现在不能失败。我们有了一个可以让我们大吃一惊的盟友。”

能带来惊喜的盟友自然是日本。日本偷袭珍珠港给了德国向美国宣战的机会,使德国不再面临美国可能单独介入欧洲战场的压力。

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前,德国和意大利也不是一无所知。日本事先已经和德意沟通过了,墨索里尼女婿皮亚诺的日记里有记载:12月8日,里宾特洛甫夜里打来电话,他很高兴日本攻打了美国。

里宾特洛甫,被希特勒称为德国最伟大的外交部长,是希特勒最忠实的亲信之一。自然,他说的话不可能只代表他自己的意思,而是代表元首希特勒的意志。

事实上,德国和日本在1941年初就有一些关于联合攻击美国的讨论。

1941年4月13日,日本外相松冈洋代访问柏林,受到德国人的热情接待。松冈洋代曾经试探性地问过希勒特攻击美国的可能性。希特勒说,如果日本与美国开战,德国将承担盟国的责任。

为什么希特勒如此热衷于敦促日本攻击美国?这得从德国进攻苏联后美国做的几件事说起:

1941年6月22日,这是德国进攻苏联的第一天。原本是敌对关系的美国,实际上给了苏联援助,解冻了苏联在银行的资产。

1941年7月,美国为增加对英国的援助,武力接管冰岛,承担了大西洋护航任务。

1941年9月,罗斯福还要求美国海军对德国海军实施制裁,并在看到德国海军时采取主动。

这些事件的发生使得德国和美国处于紧张状态,尽管他们并没有实际宣战,战争状态很可能一触即发。但是,希特勒还是克制住了。他限制德国海军和美国海军的接触,也限制报纸发表一些刺激美国的言论。

因为一战德国的战败与美国的介入息息相关,所以在德国人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但与美国的一战不可避免,这也是德国军方乃至希特勒本人都承认的。

当时德国正在进攻苏联,但是战争并没有那么顺利,但是希特勒本人对局势非常有信心,前提是美国不介入苏联局势。然而,这种想法无疑是天方夜谭。德国进攻苏联之初,美国给予苏联援助。不排除在苏联局势最危急的时候,美国可能直接出兵干预。

自从与美国的一战不可避免以来,希特勒一直在等待最好的机会,一个单独面对美国压力的机会。1941年12月7日,希特勒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他听到了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消息,知道美国即将被日本人拖住一年半。

12月11日,希特勒发表了一次演讲,一次本应在12月8日发表的演讲。当然,在这次被推迟的演讲中,日本人听到了他们想听到的。

在演讲中,希特勒攻击罗斯福总统,在一个半小时的演讲高潮时,希特勒宣布了向美国宣战的决定。

第二,苏联真的比美国强吗?张鼓峰和诺门坎打了谁的脸?

如果日本人打败了美国人而不是苏联人,他们一定会赢?日本人用实力告诉你,他真的打不过苏联。

1938年7月8日初,日本和苏联在中、苏、朝三国交界的张谷山发生了一场不大不小的军事冲突,以日军战败告终。

在这场战争中,日本集结了近7000名兵员和37门火炮,但与苏联的装备相比,日本人的这点财产无疑是寒酸的。为此苏联集结了15000多人,237门火炮,285辆坦克,250架飞机。战斗一开始,日本第19师团完全处于火力劣势。

日军在这次军事冲突中伤亡1400多人。说实话,伤亡还是日本人承担的。但如果日军不主动停战,他们的十九师可能全军覆没,这是迫使日军停战的主要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实际上控制了张鼓峰和沙草峰,但日本人并没有被苏联的现代化武器所说服,这为两国接下来的战斗埋下了伏笔。

1939年,日苏在远东集结重兵,爆发诺门坎战役,仍以日军战败告终。

在战后日军的统计中,日军伤亡并不大,但根据苏联的统计,日军在这场战争中伤亡18000多人,另有3000多人被俘。

战后,日本关东军司令上田·钱骥辞职,前线司令小松原一年后去世,参谋总长冈本被砍断双腿,这也印证了诺门坎之战并非日本人口中所说的那么简单。

在这两次战役中,日军都不想扩大战局,就草草结束了战斗。但在战斗中,日军发现苏联的机械化部队确实强大,无论能否打赢与苏联的战争,都会让日军损失惨重,被拖入与苏联长期作战的泥潭。这两件事都不是日本人想要面对的。

相比苏联,美国人似乎是更单纯的对手?二战初期,美国的常备军只有四个步兵师和一个坦克师,加上一个预备役师,大约10万人,300多辆坦克。

单看坦克数量,甚至不如诺门坎战役的苏军,而且这只是局部战役。这种对比无疑给了日本人信心。虽然日本人知道美国海军强大,有军事动员能力,但珍珠港海战是对美国海军的攻击,日本人对此相当肯定。

日本人对美国的军事动员能力深信不疑,但军事动员需要一定的时间,这足以让日本人完成一些军事准备。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军八艘主战舰艇中,四艘被击沉,四艘严重受损。另有18艘大型舰艇严重受损,260多架飞机被毁,4000多名美军伤亡。

日本为此付出了几艘小型潜艇、29架飞机和55名飞行员的代价。

在日本担任指挥的山本五十六对这个结果并不满意。他知道摧毁美航空母舰没有坏处。对于下属的祝贺,他只说了一句:我们刚刚唤醒了一个巨人。

第三,日本内阁“南向运动”占上风,与美国决裂在所难免。

两次抗苏战役的失败,使日本损失惨重,北进计划一直搁浅。相对于北进的受挫,南进的势力逐渐崛起,活跃在各种场合。1940年7月22日,近卫文麿组成新内阁,松冈洋代任外相,东条英机任吕翔,吉田吴山任向海。

新内阁决定加强与德国和意大利的联系,不与苏联互不侵犯,并将南亚和太平洋的广大殖民地纳入自己的管辖范围。

此时,中国问题和南方问题成为日本战略的新焦点。为此,近卫内阁与德国特使斯塔马举行了多达17次会谈。

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国在柏林正式签署《日德意同盟条约》,标志着日本正式转向德国阵营。

与德国紧密合作意味着与英美决裂,这是必然趋势。正因如此,日本南进积极谋划对抗美国。

1941年,美日举行会谈,试图阻止日本南进计划的实施,因为美国不想被卷入战争的泥潭。但是美国和日本后来做的几件事导致双方和谈最终破裂。

1941年7月,日本未经美国同意,强行攻占法国在印度的殖民地。

美国立即做出反应,冻结了日本在美国的资产,并于8月宣布对日本实施石油禁运。

1941年10月,较为激进的东条英机成为日本新首相,至此,要求日本南迁的呼声达到高潮。

4.日本想通过珍珠港之战摧毁整个美国?山本五十六:我只想在美国呆一年半。

战争的意图通常决定了战争是否可行。日本攻击美国看似愚蠢,但从日本的角度来看,日本并不期望美国这个庞大的战争机器被一战彻底摧毁,而是希望能暂时让美国这个庞大的战争机器暂时失去机动性,让日本做好充分的战斗准备。

当时德军在莫斯科城下遭遇了一点挫折,苏联面对德军的进攻开始了局部反击。

但希特勒本人对此并不担心。欧洲战场的长期胜利让希特勒认为苏联很快就会被攻占,相反美国似乎是更大的变量。

另一方面,日本更有可能解决这个变量,或者也许应该被称为暂时推迟的人。

在日本人看来,德国这个盟友可以尽快啃掉苏联这块硬骨头。在德国解决了苏联之后,对付尚未与日本恢复关系的美国,无疑是最佳选择。

当然,这与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有很大关系。

山本五十六年轻时曾出国考察欧美国家的海军。在旅途中,山本五十六向人们展示了他引以为傲的赌博技巧,使他成为历史上第二个因赌博技巧高超而被著名的摩纳哥赌场拒绝入场的人。

在山本五十六的赌博中,有句名言是“赢大了,输大了”,这些赌博原则也渗透在山本五十六的军事思想中。

对于山本五十六来说,偷袭美国珍珠港是一场豪赌。如果日本输了,那就万劫不复了,但是如果赢了,日本目前面临的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对于山本五十六来说,这次偷袭珍珠港并不是为了彻底打败美国,这无疑让山本更加自信。

根据山本五十六的估计,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全部毁灭,包括三艘航母,可以给日本一年到一年半的缓冲时间。

然而事与愿违,日本轰炸机连一艘美国航母[/k0/]都没摧毁,这让山本五十六的预测出现了很大偏差。

标签

1941年12月8日,罗斯福在珍珠港事件后的第二天发表国会演说:“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发动无端的卑鄙攻击以来,美国和日本帝国之间就一直处于战争状态。”1942年中途岛海战,日本在与美国的战争中付出了4架飞机空母舰、1艘重巡洋舰、332架飞机和3500名战斗人员的代价。迄今为止,太平洋战争最初是由美国军方控制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76456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4
下一篇 2022-09-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