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打卡第十五站 梯云东路——青少年保家卫国先锋

红色打卡第十五站 梯云东路——青少年保家卫国先锋,第1张

红色打卡第十五站 梯云东路——青少年保家卫国先锋

“我们是珠江的儿女,我们是民族的战斗呐喊……”沿着荔湾区体韵东路找到44号,在清平路路口,是一个贸易市场。每天,人们在市场前来来往往。20世纪30年代,这里曾是广州儿童剧团的总部,培养了一批抗日战争时期以歌唱与敌人战斗的“小英雄”。

广州儿童艺术团团部旧址

广州儿童艺术团团体歌曲

少年立志文艺救国。

1937年9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州市儿童剧团在广州市第五十四小学(后为荔湾区体云东路小学)礼堂成立。其成员多为、黄沙、鹏远的优秀子弟,130余人,其中年龄最大的十三四岁,最小的只有七八岁,而头目(原名何)只有21岁。这是中国共产党组织的第一支儿童抗日宣传队。成立之初,团长、中共青年教师谈兴组织优秀儿童在广州及周边乡镇开展抗日宣传,用稚嫩的双肩挑起抗日救国的重担。

在谈兴的指导下,广州市儿童剧团以文艺为武器,冒着战争的炮火,刁难国民党反动派,每天在两栋三层砖混建筑里排练节目。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唱出了顽强的意志。不管环境多么艰苦,他们都坚持下来了。成立仅一年,该剧团已演出大小剧目十部,抗日歌曲数十首,用行动鼓舞了危难中的人们。从在广州市区和郊区演出抗日剧,到在电台演唱抗日歌曲,到在街头集市上募捐,他们还开办平民夜校和儿童识字班,向更多的孩子宣传抗日。虽然成员年轻,但他们有着极高的思想觉悟和勇敢战斗的精神。在抗日宣传阶段,孩子们毫无保留地奉献了自己的童年和青春,用实际行动激发了同胞的爱国热情,引导同胞积极投身抗日行动。

从广州出发,抗日“巡回演出”

1938年,日本侵略者轰炸了广州。危急之下,广州儿童剧院公司决定离开广州。但考虑到团里成员都还年轻,谈兴挨家挨户征求家长意见,最终决定随团离开,一共19人。1938年10月,广州市儿童剧团在谈兴的带领下,冒着战火,背着简单的行囊从团部出发,随青花剧社和上海市八·一三歌唱队来到黄沙码头,离开了广州。

在随后的几年里,广州儿童话剧团的孩子们走遍了广东省的西江、北江和广西。他们沿途在当地儿童中组织识字班、歌唱班,通过街头话剧、演讲、歌舞、张贴标语等形式积极宣传抗战。

在广西容县,广州儿童话剧团为兵工厂进行了慷慨激昂的演出,鼓舞了工人们的奋斗;在桂林街头,广州儿童剧团激情演出,激发了人们对抗日战争的热情。1940年底,广西南宁光复后,广州市儿童剧团立即奔赴南宁,为刚刚从日寇手中解放出来的同胞送去了《中国的怒吼》、《狮击东方》、《反攻》等欢乐戏剧和歌舞节目,鼓励他们振作精神,建设新南宁。在被劫的废墟上,广州市儿童剧团还创办了南宁市第一所新学校“南宁市抗战建国实验小学”,免费招生。直到1942年1月,广州儿童剧团才从广西南宁回到广州。广州儿童剧团历时六年,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四大著名儿童剧团中的最后一个,也是抗战时期中国最长的儿童抗日团体。

(来源:中国共青团网-团史展览馆、中国青年报、广州市青年运动史研究委员会、广州日报、信息时报、广州社会科学院、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76452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4
下一篇 2022-09-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