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强敌,念佛是没用的

面对强敌,念佛是没用的,第1张

面对强敌念佛是没用的

作者|李少伟,南方之窗新媒体主编

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开始亚洲之行,行程中是否有台湾省仍引人关注。

这位退休的老政客,即使去台湾省也没有实质内容,这是严重的挑衅,不仅挑衅美国政客在70年代初建立的双边关系基石,还包括中国国家主权的完全统一。

因此,中国外交部、国防部和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都对此表达了严正立场,其中国防部提到,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国军队绝不会坐视不管。几乎在佩洛西启程前往亚太的同时,解放军宣布将在福建平潭海域进行“实弹射击训练”,“禁止一切船只进入”。

平潭海事局发布航行警告。7月30日8时至21时,福建平潭余一附近海域执行实弹射击训练任务,禁止一切船只进入。图为具体警戒封锁区域。

佩洛西的对外访问在一定程度上迫使中国人回到了革命的记忆中。因为美国干涉中国革命,台湾省还没有和大陆统一,今天美国又主动放大了这段记忆。

“革命不是应酬,不是议题,不是绘画和刺绣,不是那么优雅,那么从容,那么温和,那么谦恭和节俭。这是一场革命暴乱,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行动。”

毛泽东在1927年3月发表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的这段话,已经成为人们理解这场革命的经典论述。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革命是武装斗争,中国人民解放军之所以成立,就是因为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今天,是这支军队成立95周年。自其存在以来,从未在国家主权问题上后退半步。山河平安,烟花平凡。一直都是因为人民子弟兵在坚定的看着。

在解放军建军95周年之际,南方之窗联合人民日报推出了致敬解放军的短视频《愿》。

历史是过去,但历史通向今天。读了历史,就能明白为什么中国人民和中国军队在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这样的问题上,从来不会退让。

面对强敌入侵,只有迎头痛击。

01

艰难的探索

共产党员怎么持枪?中国军队是为了什么而存在的?把这两个问题说清楚,那么底线问题就有了明确的答案。

这要从共产党成立之前说起。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包括自由主义、实用主义、社会民主主义、空社会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在内的大量西方政治思潮涌入中国。

当时,中国正处于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和南北战争分裂的混乱时期。人们对共和国的失败深感失望,任何现代西方思潮都可以在中国获得一席之地。

一战中,西方列强被打得粉身碎骨,满目疮痍,个人命运悲惨,社会不公加剧,人民痛苦呻吟,可谓处处凄凉。

觉醒时代静止了

清末以来树立的西方“睁眼看世界”的榜样,在战后黯然失色。欧战结束后,梁启超在西欧游历了一年,只见“整个社会都在怀疑、沉闷、恐惧之中,像一艘失了针的海船迎风而遇雾,不知前途如何”。于是他想,“社会革命大概是20世纪的唯一特征,任何国家都无法避免”。

大半辈子致力于建设西方式民主共和国的孙中山先生也在想,如果中国效仿他们,努力过他们那样的生活,然后陷入同样的深渊,再来一场革命,何苦呢?为什么不直接跳过去进入下一阶段呢?后来他重新解读三民主义,认为“民生即共产主义”与这一思想过程有关。

在此背景下,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思潮由自由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我们今天讲社会主义,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不需要添加限定符。然而,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社会主义是龙蛇混杂、泥沙俱下。

觉醒时代静止了

几乎任何思潮都可以自称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空社会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都打着社会主义的旗号。当时中国连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中译本都没有。大多数人只是通过各种传单接受了几个笼统的口号,从而支持了“社会主义”。

其中,无政府主义影响最大。吴稚晖、、黄等人传播无政府主义,在社会上都有很高的威望。

什么是无政府主义?简单来说,这个社会不需要什么权威,政府不要,社会组织也不要。每一个个体都是自由的、善意的、光明的,爱自己也爱别人,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互相帮助的、享受相处的。

1919年夏,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上发表了《人民大联合》一文,认为各阶级团结起来“干活”,“助人不害人”,就可以“团结地球为国,团结人类为一家,共得盛世”贵族、军阀、资本家、买办、工人、农民都可以一起向善,建立一个公正团结的社会。

觉醒时代静止了

工读主义对年轻人特别有吸引力,是受日本新村主义影响的无政府主义的结合。蔡和森、、赵世炎、陈毅、、聂等。去了法国勤工俭学,一部分是因为勤工俭学主义的影响。

无所畏惧的共产主义战士回当时也信奉无政府主义。他和船王卢作孚一起在川南进行教育实验,卢作孚用真金白银建设四川新农村。

云戴颖当时说,“我相信,只要我把自由、平等、博爱、劳动的道理一条一条地付诸实践,我就是在逼自己,而不是别人,自然社会就会被感动。”

02

放弃幻想

但是,任何主义都会描绘出一个非常美好的愿景,吸引人们去接受它。无政府主义的理想还不错,尤其是对中国来说。中国是一个由小农、小商人、小手工业者、小知识分子和其他小生产者组成的庞大社会。无政府主义主张个人的绝对自由,自然对他们有吸引力。

问题是,它只能描述愿望,却不能提供解决方案。所以无政府主义基本上是一种宗教,那些异象都是画饼充饥,只能托付给来世,和念佛没太大区别。对应当时中国的现状,这个问题在大多数学说中都存在。今天,我们可以看到无政府主义的弱点。

觉醒时代静止了

如果要贵族、军阀、资本家、买办、工人、农民友好相处,正义团结,就会涉及到既得利益者(压迫者、剥削者)向受损的大众输送利益的问题。

这无异于与虎谋皮。如何通过“感动他人”来实现?

毛泽东很快就亲身感受到了这个问题。《人民大团结》发表没几天,湖南军阀张就派兵查封了《湘江评论》。在粉碎的现场,在黑洞洞的枪口面前,他明白了“和为贵,交为荣”的荒谬。那个时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几乎所有的拓荒者都踩着同一个节拍。

1920年8月,在法国的蔡和森,人们给毛泽东写信,明确指出“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是必要的方法。毛泽东回信时也对无政府主义进行了反思,认为“理论上说得过去,实际上做不到”。

《建军》剧照

惠戴颖也很快醒悟了。"事实上,这些努力没有完全成功的希望。"“要转型,就要全部转型,要从根本上给目前糟糕的经济体系加一把有效的进攻。”

同样在法国的周恩来也走上了共产主义道路。“我认为社会主义必须不变”。

正是在这样的集体转变中,社会革命的先驱们开始接触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即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的本质,描绘了下一个社会形态的面貌。与其他所有画饼思想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还明确指出了实现愿景要做什么和依靠谁。依靠无产阶级进行阶级斗争。

1920年4月,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之一陈望道先生翻译了《共产党宣言》,中国知识分子终于通过原著得以一窥科学社会主义。

1937年,毛泽东向斯诺回忆说,1920年冬天,他读了三本书,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考茨基的《阶级斗争》和基尔库克的《社会主义史》,从此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

觉醒时代静止了

以前说过的,没有说过的,都成了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除了思想上的幻灭和重生,当然,为革命流血牺牲也是他们的期待。

抛弃幻想,奋起抗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从放弃幻想开始的,这在今天也是值得铭记的。

03

偶然地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参加工农运动。

党的成立离不开苏俄的帮助。第一次会议地点之所以有荷兰人马林和俄国人尼科尔斯基,是因为建党是以苏联为指导的。

苏俄为什么要来帮助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成立组织?

抛开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国际主义精神,从现实的角度来说,简单来说,当时的苏俄作为一个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是非常孤立的。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苏俄都遭受了直接的武装干涉。在东方,1918年至1922年,英、美、加、日等同盟国成员发动了“西伯利亚干涉”。

觉醒时代静止了

其中日本尤为积极,派兵7.3万余人,约占总兵力的80%。日本在东北势力强大,利益巨大,胃口远不止东北,而是整个中国,所以最有动力拒绝苏俄势力向东方渗透。除了日本,当时的中国,每个军阀派系的背后,都有不同的西方国家支持,这些国家和苏俄是意识形态上的死敌。

列宁原本预计俄国革命会在欧洲国家激起连锁反应。的确,俄国革命导致了欧洲革命,但它在短时间内熄灭了,然后悄无声息。分析原因,列宁长期思考的“工人阶级贵族化”问题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欧洲帝国主义国家工人阶级中的一部分人生活比以前好了,革命意识减弱了。他们之所以能过得比以前好,是因为帝国主义从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中获得了超额利润,有能力用小恩小惠麻痹国内工人阶级。

如果作为超额利润来源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兴起革命,帝国主义的日子就不会那么好过,这是合乎逻辑的。这是苏俄支持中国革命的另一个原因。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者群体是一群“穷书生”,没有钱就不能搞革命。苏俄的物质和组织上的帮助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

电影《伟大复兴的开端》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场景

苏联在帮助建立中共后,并没有立即从自身战略意图的角度对中共寄予厚望。它认为中国共产党太弱,无法成就大事。要发动革命,扫除帝国主义支持的军阀,最终达到保卫苏俄东部的目的,就必须另找一个影响广泛的革命主体。

孙中山先生,生生不息,革命不止,是当时中国公认的连续革命的领袖。毫无疑问,他领导的国民党是最革命的,最现成的。

如果苏联能直接武装中共,那当然是另一种情况,很难猜测会怎么走。但在当时,对于苏俄来说,国共合作,武装国民党,通过CCP加强国民党的组织建设,无疑是最务实的选择。

因此,中共别无选择,只能迁就苏俄的大计划。后来陈独秀先生“右倾”,责任也不能完全归咎于他。妥协合作,努力维持双方的关系,本来就是共产国际赋予他的使命。况且当时鲍罗廷在场,地位在陈独秀之上。

国共合作开始后,苏联(1922年后)以200万卢布的援助帮助国民党建立了黄埔军校,派出大批军事教官来华授课,运来步枪8000支,子弹500万发。曾在永丰事件中忠诚守护孙中山的蒋介石被任命为黄埔军校校长。

黄埔军校剧照

在苏联的帮助下,一些人富裕起来,武装起来,一支仿照苏联红军的黄埔学生军,成长为国民党的党军。这是国民党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军队,而且从一开始就是现代化的军队。

国民革命军组建时,黄埔学生军作为第一军组织,是北伐军的主力,也是其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这就是后来所谓的蒋介石自己的军队。

04

握枪筒

国共合作,中共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一切行动都以国民党的名义进行。

共产党在国民党内的主要职责是,第一,组织建设,帮助国民党加强组织纪律性,进行政治教育,把松散的联盟转变为坚强的革命堡垒;第二,工农运动。一些被动员的人参军了。当然,那是国民党军队。

《建军》剧照

至于政权和军权,国民党一直牢牢掌握在手中。

隐患是给别人做嫁衣,如果出现特殊风险,可能会咬到自己。的确,孙中山先生去世后,波涛汹涌。

1925年,邹鲁、谢直等部分国民党资深人士在西山孙中山灵柩前集会,反对容公。1926年上半年,蒋介石以孙中山事件为契机,从军队特别是第一军中清除共产党员,通过“整理党务案件”,禁止共产党员担任国民党中央部长。

分裂的迹象越来越明显,但受共产国际意志支配的中共中央担心关系破裂,担心革命失败。它继续妥协退让,基本上完全放弃斗争,甚至让共产党人退出基层政权。可以说,对于可能出现的分裂和屠杀,中央政府完全没有准备,更不用说有意识地建设自己能够控制的军事力量了。

觉醒时代静止了

中国共产党并不是完全不知道军事斗争。早在1925年10月,中央军事部就成立了,张任书记。同年年底,它改名为中央军委,周恩来任书记。

但是,在国共合作的框架下,中国共产党不能以自己的名义组建军队。只能通过共产党员在军队内部担任实职或者动员军队领导人加入共产党的方式来影响一部分军队。

到南昌起义时,共产党真正能控制的力量只有以叶挺为军长的十一军二十四师和卢德铭领导的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后者未能赶上起义)。另外,四方面军25师是由原来的叶挺独立团扩编而成的,叶挺在其中影响很大。剩下的只有贺龙的第20军,但贺龙当时还不是共产党员。

不掌握军队,试图影响政治,只能任人宰割。面对蒋介石和汪精卫的兵变屠杀,共军毫无还手之力。

油画南昌起义

但历史是公平的。中共惨遭屠城,蒋介石完成军政独裁,很快完成了中国的正式统一。然而,两党发生了非常重要的变化。

至于共产党,党员人数从6万人左右减少到1万多人。除了两万多人被杀,其他人都被迫害和屠杀吓跑了。在这种形势下,还能坚持信念,继续奋斗的,都是钢铁战士,党员队伍变得更加纯洁,更加朝气蓬勃。

与此同时,许多有理想的精英却在这个脑袋随时会掉下来的时刻毅然加入了共产党,彭和贺龙就是其中之一。南昌起义前,贺龙说“我听共产党的,和蒋介石、汪精卫那些混蛋斗争到底”。

这样的党,这样的人,是打不垮的。而国民党却反其道而行之。

大转折剧照

在清党运动中,国民党被淘汰和打击的主要是以宋庆龄和邓为代表的一批最有理想、最有革命热情的人,他们相继离开了国民党。成千上万的投机分子、腐败分子和土豪劣绅在看到蒋介石夺权后加入国民党,基层党权基本被土豪劣绅把持。

这使得国民党不仅无法按照孙中山的设想改造基层社会,甚至无法要求地主减租。在共产党进行土地改革的地方,它从农民手中抢走土地,然后归还给地主。中国社会一切以土地所有制为基础的旧的生产关系都没有改变。这就意味着,打着民主革命旗号的国民党,自己也成了民主革命的对象。

双方的变化对未来20年的历史走向影响很大,无异于一场博弈的历史定性。同志的鲜血唤醒了共产党人。

油画《井冈山的相遇》

在1927年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引起了党内的重视。

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中国工农红军成立...共产主义者拿着枪筒。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蒋介石的背叛揭开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

编辑|赵毅

新媒体编辑|董可欣

排版|翁杰

关注南窗,看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76346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4
下一篇 2022-09-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