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花上千万投的缝纫机器人,团队出自大疆

李开复花上千万投的缝纫机器人,团队出自大疆,第1张

李开复花上千万投的缝纫机器人团队出自大疆

一家缝纫机器人公司刚刚完成数千万天使轮融资。

深圳市 SUNY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UNY科技”)由原DJI云台算法负责人领衔,专注于提供智能缝纫机器人解决方案。

据悉,本轮投资方为李开复的创新工场前沿科技基金,融资将用于推进产品研发和客户验证。

SUNY科技提供的服装生产自动化解决方案的关键卖点是“将生产效率提高至少一倍”

具体来说,自动化升级后,一个普通操作工可以一个人操作两个缝纫机器人,效率至少提高一倍,而且不需要特殊技能。

一条智能缝纫机器人生产线可以24小时连续生产t恤,可以达到8-10个熟练缝纫工的劳动强度。

根据《中国服装业“四五”发展指导意见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国目前正处于服装生产的繁荣期。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限额以上跨类纺织品零售总额达到13842亿元,预计2022年全国限额以上跨类纺织品零售总额将达到14479亿元。

其中,2020年,全国服装行业工业企业17万家,服装制造领域从业人员826万人,缝纫工人数量占服装生产工人总数的60%。

预计t恤自动化解决方案市场空约为167亿人民币,跨品类针织自动化解决方案市场空约为3339亿人民币

用自动化应对“用工荒”

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和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影响,用工荒已成为中国成衣制造业的长期问题。

在供应方面,服装厂长期依赖熟练的缝纫工人。然而,培训缝纫工和招聘缝纫工很难。在过去的5-7年里,缝纫工的工资增长了近3倍,长期挤压服装厂的利润。

需求方面,近年来大量服装生产订单流出东南亚,毁单现象剧增,导致行业收入下滑。

在供需压力的刺激下,中国服装制造业向智能化、自动化转型升级已成为大势所趋。

然而,长期以来,自动化在服装制造业的应用仍然是一个难题。

虽然机器人已经应用于成衣的大规模生产,但它们只涉及到激光切割布料或电动缝纫机等非常简单的任务,未能改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性质。

智能缝纫的核心难点在于从面料加工到缝纫的全过程,比如抓取、输送、贴合、缝纫。

与金属或塑料加工业相比,柔软的织物非常不规则,可以拉伸、弯曲和折叠。这使得布料缝制和裁剪运输非常困难。

此外,由于成衣行业直接面对品牌和消费者,面料的各种成分必须精确对齐,比如纽扣和孔的对齐,次品会直接影响消费者的体验。

DJI云台算法led前负责人。

SUNY科技创始人刘帅在考察了很多行业后发现,成衣制造市场的自动化生产存在空白度,因为缝纫机理的实现和算法的应用非常困难,这也是团队擅长的主要方向。

该团队将公司命名为“苏樱”,这也是“缝纫”的谐音。

至于团队建设,苏樱科技是由原DJI云台算法负责人带领。创始团队拥有丰富的机器人产品研发和落地经验,硕士、博士占比超过75%,拥有视觉感知、智能制造等重量级专家顾问,实现真正的光、机、电控制一体化能力的无人服装生产。

△[/S2/]SUNY科技创始人兼CEO刘帅

创新工场执行董事、前沿科技基金总经理任表示: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拥有世界领先的制造业和完善的产业链。

在劳动力成本上升和“用工荒”的压力下,工业自动化成为中国保持“世界工厂”地位的特效药。

在这种趋势下,创新工场长期关注在工业自动化大潮中诞生的本土机器人公司,尤其关注能够利用中国在机器人和AI方面的技术、工程和供应链优势的创业团队。

经过深入调研,我们发现缝纫机器人有着巨大的市场空,是一个有刚性需求的新品类,但技术壁垒也极高。SUNY科技创始团队拥有在DJI、安科、华为、比亚迪等头部企业多年打磨的顶尖技术能力和丰富实践经验,拥有创新的工程、设计和RD理念以及优秀的技术落地能力。

创新工场(Innovation works)在公司成立之前有幸参与了这一过程,并期待公司凭借强大的机器人和AI技术为百年服装行业带来巨大变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76346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4
下一篇 2022-09-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