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单车天使杨民忠圆梦(神州十年骑迹)

台湾单车天使杨民忠圆梦(神州十年骑迹),第1张

台湾单车天使杨民忠圆梦(神州十年骑迹)

来自台湾省的自行车天使杨敏中已经在中国骑了十年了。中新社厦门7月13日电10年。两岸50个城市。1000公里。两岸青少年90人。

这是台湾省自行车天使协会主席杨敏忠的《中国骑行之梦》的“过去式”。2012年,杨敏中发出了人生中的第一条微博,75个字,几张图,问有没有公益体育活动——骑行天使——从台湾省到大陆。

13日,第十四届海峡论坛在福建厦门举行。杨敏忠刚刚结束厦门第十届“骑行天使”骑行活动。他上台回顾了在中国的10年“骑行”。

杨民忠目前从事高校新型智能制造工程师培养和浙江海峡两岸青年领袖培训基地工作。当他刚到mainland China时,他定期回台湾,在孤儿院做义工。

长城,鸟巢,黄河,长江,上海的外滩,还有说着同样闽南语,有着同样习俗的厦门,泉州,漳州...杨敏中在大陆的经历引起了师生的极大兴趣。

孩子们不停地问:“杨老师,黄河的水是黄色的吗?长城有多长?”杨敏中笑着说:“我们一起骑车去看好吗?”当然是为了赢得一片“Yes!”

杨民忠很快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很多人告诉他,在大陆不可能骑这么长的距离。他算了一下,要安排的事情很多,比如交通、安保、物资、文化学习、地方支援等。他苦笑着回忆,“其中,资金是最大的难点,找赞助往往被当成* *。”

75个字的微博很快就有了回音,福建宁德的网友邀请他,厦门的媒体,北

北京商会,很快,山东、浙江、上海、江苏等地都来联系他。这让杨敏忠觉得,“这个热爱体育的公益放在大陆是最好的选择。”

在执行人力方面,两岸大学生志愿者成为中坚力量。安吉尔的志愿者活动数不胜数,他几乎一年到头都在工作。他承认他花了很多精力。近两年,他的儿女们也投身其中。

十年“骑”曲目,不止骑,不止骑。在志愿者拍摄的纪录片《道路散文》中,一位骑手表示,“这是我第一次来大陆,希望去大陆后能了解更多的东西。”也有志愿者表示,“呼吸这里的空气息,会激发我的文化,让我重新定义和认识这个地方。”

杨民忠曾经带队去四川大凉山,队里所有的彝族孩子都是第一次骑自行车。他还带着海峡对岸台湾省南投农民的孩子,南投的村民扶老携幼出来为车队加油。

让杨敏中难忘的是台湾省自闭症儿童小菲。父亲瘫痪,母亲是环卫工人,家庭困难。* *鼓励着害羞的小菲,“小菲,帮* *看看* *的家乡。"

肖飞今年90岁,祖籍福建。小飞很孝顺,就加入了铁马。到了内地后,杨敏中看到他休息时总是躲在角落里,不合群。但是骑到福建泉州的时候,奇迹发生了。小菲突然主动开口:“谢谢各位大哥哥大姐姐的帮助。事实证明,交朋友并没有那么难。我出来了,谢谢。”

在从台湾省到大陆的25天骑行中,台湾花莲山赛德克部落的孩子小迪和大陆志愿者中山大学

医学院研究生郑泽同,朝夕相处。一年后,小迪的父亲病逝,郑泽通动员海内外志愿者捐款。小迪经常对朋友说:“我在大陆有朋友,有老师,我会坚强的活下去。”

近年来,杨敏中还发起了破风鸭的教育公益,从骑术、户外运动拓展到大陆饮食文化、人文地理等教学。,“进一步激发了台湾省青年战士了解大陆的兴趣”。

这将是“自行车天使”的未来。“海峡不是距离,年龄不是问题。”杨忠民说:“这是新一代大陆青年和台湾省新青年之间的友谊。骑行过程中收获的友谊弥足珍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75091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3
下一篇 2022-09-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