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购买难堪大用的蚊子船,是被英国人忽悠,还是李鸿章中饱私囊

清朝购买难堪大用的蚊子船,是被英国人忽悠,还是李鸿章中饱私囊,第1张

清朝购买难堪大用的蚊子船,是被英国人忽悠,还是李鸿章中饱私囊

19世纪70年代,在经历了西方列强的多次海上入侵后,痛苦不堪的清朝开始规划和建设现代化的海军,以巩固海防。然而,在那个海军技术飞速发展,各种先进远洋战舰层出不穷的年代,清海军的起步却让人大跌眼镜:花了120多万两白银,清政府只得到十几艘不能长时间航行,只能在近海“折腾”的浅水重炮艇,也就是当时人们俗称“蚊香船”的伦多伊尔炮艇,耗费人钱财,为清朝真正的海军建设浪费了五年时间。

至于原因,有人认为这是因为不希望中国拥有强大海军的英国人“忽悠”清朝购买了这艘华而不实的军舰;也有人认为,作为海军建造者的李鸿章在这笔交易中与英国商人暗中勾结,为了拿回扣中饱私囊,选择了令人尴尬的蚊船装备清海军。

那么,真的是这样吗?清朝刚建海军的时候,采购了大量的蚊艇。是因为英国人的“忽悠”,还是因为李鸿章想吃回扣?

上图_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

什么是“蚊子船”

要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什么是“蚊子船”。所谓“蚊艇”,当时浅水重炮艇的俗称,特指英国人乔治·威廉·兰德尔设计的浅水重炮艇,即“兰德尔炮艇”。这种炮艇,因为排水量和体积都非常小,所以装载的是大口径超大威力的重炮。它像一只小蚊子,身上的吸血“针”像刀一样锋利,所以被当时的人形象地称为“蚊舟”。

这种船虽然火力不错,但由于炮小,重心极不稳定,适航性差,不能在海上作战。更何况它的火炮是固定在舰体上的,不能旋转。射击时需要通过调整船体来瞄准,很难快速准确地抓住目标。真的是一艘尴尬又有用的军用船。

上面_蚊子船

那么,兰德尔为什么要设计这样一艘“鸡肋”战舰呢?

19世纪下半叶,世界范围内的海军造船竞争逐渐进入了一个死循环:各国都想尽办法为本国海军战舰安装足够的火炮和坚固的装甲,但要在有限数量的舰船上实现火力和防护的平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炮多,装甲厚,反过来要求战舰的体积和排水量也要跟着水涨船高。但这种越来越大的军舰,势必造价高昂,制造难度大,短时间内不可能大量装备。

鉴于此,英国阿姆斯特朗造船厂的著名设计师兰德尔反其道而行之。他想象在船上安装一门威力强大的火炮,可以穿透任何战舰的装甲,就足够了。这样军舰就不用那么大那么贵了,短时间内就可以大量建造这种小型军舰,扩大自己的海军力量,威慑假想敌。

灭蚊船结构图

“蚊子船”尴尬有用吗?

通过伦多伊尔炮艇的设计思路,不难看出它是典型的“从小到大”思想的产物。由道尔亲自设计和主持的第一艘“蚊舰”史丹号,排水量只有200吨,长度只有22米,但它装备了228毫米的重炮,可以在500码(约457米)的距离穿透20英寸(约508毫米)的装甲——这在当时绝对是足以让任何大型战舰“跃入灵魂”的超级火力。

事实上,像这样的武器装备在人类历史上并不少见。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埃及用来击沉以色列驱逐舰埃拉特号(排水量1700吨)的导弹艇(排水量只有70吨),和伦多伊尔炮艇的研发思路是一样的,就是用超强的火力输出来弥补自己的身体弱点。正因如此,伦敦塔号炮舰问世后,一下子受到西方海军强国的青睐。都把它当成了牵制假想敌国家海军大型主力舰的独特杀手锏。买家蜂拥而至,就连世界上最强的皇家海军也一次订购了12艘。

上图_停泊在马尾的蚊舟建生。

可以说,作为一种新型战舰,伦多伊尔炮舰的出现有其必然性和现实意义。其各种弊端和缺陷是在大量装备后,人们在实际使用中逐渐发现的。在摸清了这种战舰的优缺点后,许多装备伦多伊尔炮艇的海军并不指望这种艇能在大洋上与敌方主力舰队抗衡,而是将其作为“守土利器”,配合岸防炮台击退敌方海军舰队的入侵。对于拥有广阔海岸线和众多港口的国家来说,这的确是一艘性价比不错的防御性战舰。当时对这种船情有独钟的不只是清家。除了英国(装备了26艘),荷兰(30艘)、瑞典(10艘)、俄罗斯(13艘)等海军强国都是这种艇的粉丝。

所以说这艘船是英国人用来“忽悠”清政府,骗清银,灭清海军的,是没有依据的。1879年,清朝订购的“镇北”等炮艇建成。随着英俄在远东问题上的冲突愈演愈烈,战争一触即发。英国顺势注意到了清政府,想要买回镇北等炮舰与俄军作战,足以说明这艘战舰在英国人眼中的重要性。

上图_罗伯特·赫德(1835年2月20日-1911年9月20日),英国政治家,1854年来华。

“蚊艇”奠定了中国近代海军建设的基础。

说李鸿章买“蚊船”是为了拿外商回扣,更是无稽之谈。从现有的史料来看,“蚊船”来清的过程大致如下:李鸿章在主持筹建海军之初,自然想到向当时世界第一海军强国英国购买先进的军舰。但由于不熟悉海军事务,他请在清朝工作多年的英国人赫德帮忙。

同样对海军不甚了解的赫德,委托他的亲信金登干处理此事。金登干在研究了清朝面临的海防形势和经济形势后,认为建立一支庞大的舰队对清朝来说会更加困难,但花较少的钱建立一支伦多伊尔炮舰舰队,就能使清廷在短时间内拥有一支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海防力量。

上图_龙舟在英国下水

就这样,1875年,清朝采购的第一批“蚊船”即龙翔、虎威、飞庭、策电开始服役。根据记录,赫德和金登干在这个过程中非常认真。在金登干妻子生病的情况下,她仍然在造船厂监督施工,而赫德则在炮舰完工后让人开到福州,在自己亲自验收无误后交给李鸿章。都是清军官兵按照李的要求驾驶操作的。当时这些战船受到清廷的一致称赞,包括早期曾担任过蚊艇的刘、林太曾、邓世昌等后来的北洋水师高级将领。小蚊船为中国近代海军将领走向大洋提供了平台。

后来由于日本入侵台湾,清廷有意将这些战船派往台湾对日作战,但人们很快发现这些船不适合远洋作战,李鸿章遭到满清弹劾。从梦中醒来的老李意识到,广清只有炮舰是不够的,还要有远洋船只。这件事带来的教训说明当时的中国人对现代海军和舰船的认识非常有限,所以在海军建设的探索阶段有挫折是正常的。仅仅因为买了“蚊船”就攻击李鸿章、赫德等人,未免太牵强。

上图_镇远铁甲舰,清末北洋水师的主力舰之一,属于定远级铁甲舰(镇远舰),1885年从德国接收。

其实对于国库空空虚的清朝来说,蚊船是打造“大海军”的一个很好的基石。我们常说“百年海军”。没有一个国家的海军能一上来就有一批战列舰和巡洋舰。不是海军。培养合格的海军官兵任重道远。

正是因为这种绕道买蚊船的做法,清朝海军的建设步伐终于开始步入正轨。潮涌、洋圩、定远、镇远、济远等远洋战船逐渐入役,而从蚊船走出来的刘、林太增、邓世昌等人后来成为北洋水师将领的中流砥柱。

作者:林森校正/编辑:莉莉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74987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3
下一篇 2022-09-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