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投笔参加革命,一门三英烈,用鲜血和生命实践了自己的庄严誓言

他投笔参加革命,一门三英烈,用鲜血和生命实践了自己的庄严誓言,第1张

他投笔参加革命,一门三英烈,用鲜血和生命实践了自己的庄严誓言

文|周所以我谈谈历史的安排。

谢青,1898年生于浙江永嘉县蓬溪村,本名瑞溪,名庆生。他父亲靠种田租田,养母猪,做豆腐为生。

谢永青在当地一所私立学校读书时,每天早起晚睡,帮家里做事。他天资聪颖,学习也比那些整天苦读的同学好很多。校长们经常表扬他。他的父亲想尽一切办法为他的学习筹集学费。1917年,他从林峰高级小学毕业后,先后在本县和盛和乐清竹屿当小学教师。

谢青故里的祖先谢用永嘉方言创制并编纂了《声求字》一书。1927年9月,谢永青用乐清方言重新编写了这本书。在这本书的序言中,他说:“写完作业后,我会和我的二儿子、三儿子谈谈反切法。是书的大纲,岳(清)学者无不称赞。带第一个永嘉口音,不在乎音乐(指乐清话)”所以“顺着瓯语翻译成音乐(清)音而不失礼。”

该书经谢清重编后,以楷书抄写,以石版画发行。为了编这本书,他课后写空,晚上在植物油灯下抄,视力大受影响,成了深度近视。终于在1929年上半年,他在蓬溪学堂的时候,写出了《国语注音求字法》一书。

年轻的谢永青孜孜不倦,善于学习。如果允许他继续这样做,他会很有希望成为一名语言学家。然而,当时国家大事、人民生活的社会现实,击碎了谢永青做学者的幻想。1930年,他毅然辞去学校工作,加入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同年6月,在永嘉、乐清交界的“关门岭”战斗中被捕。国民党把他作为“通缉犯”押解到杭州陆军监狱,后又押解到苏州监狱。

在监狱里,他的朋友问他为什么要打官司。他说:“我被国民党指控为共产党,所以被捕了。其实我怕我当不了共产党员!”他安慰鼓励同病相怜的人说,为了真理,我们不怕下地狱。现在我们都下地狱,将来一定要消灭它!他在狱中坚持斗争,表现突出。于是,1931年春,经人介绍,共产党的狱友程大伟加入了共产党。

当国民党要把一批“政治犯”从杭州陆军监狱押解到苏州监狱时,监狱党支部决定想尽办法让李家兴跳下车,向上海的上级党组织报告。

在火车上,谢永清和李家兴被锁在同一副镣铐里。他假装睡着了,敌人死后,他赶紧帮李家兴破了枷锁。李家兴对谢永青说:“我要是走了,你肯定遭罪。”谢青回答说:“只要能在上海找到党组织,我受什么苦呢?”

李家兴逃跑后,敌人对谢永清严刑拷打。谢青说我生病了,没吃饭就睡着了。你怎么知道李家兴逃跑了?

谢青在监狱里学习很好。他说,我老了。如果我现在不多读书,以后怎么会有这个好机会?监狱里的党支部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长,负责教政治或文化课。他受到其他同志的教育,自己也教给了别人。他既是学生又是老师。取长补短,既提高了政治文化水平,又增强了革命斗志。出狱后,他对人说:“我坐了七年牢,学了七年马列主义。”此外,他还学习了拉丁语。

Xi事变后,国民党被迫一致同意停止内战抗日。1937年8月,谢永青获释回家。坐了七年牢,谢永清的革命意志更加坚强。他一回到蓬溪老家,就向当地群众宣传解释我党的抗日主张。他还写标语,出版墙报,开展抗日救国的宣传活动。

谢庆家乡的进步青年谢顺兴,在1935年秘密组织了“抑强扶弱会”。谢勇青详细询问会议情况后,热情支持、启发、指导会议。这个协会以“穷人垦荒社”的公开名义,组织青年集体上山种树,积极开展抗日救国活动。这个社团的骨干后来成了中共的干部。

1937年秋,陈济冲等两位同志受浙南中共特命,到蓬溪与谢永青进行党组织联系。不久,永嘉战时青年服务团第二支部(后更名为南溪支部)在林峰镇成立。谢青被任命为分会主任,后来当选为南溪分会总干事。

谢青积极领导抗日救亡运动,派谢、李延水及其子谢到平阳门参加由闽浙临时省委主办的抗日救亡干部学校。1938年11月,谢永青出任中共西南南溪中央书记,继续在外任教,以小学教师为掩护,开展革命活动。

他常年教书,家庭生活全靠妻子卖豆腐养猪。一年的年关就要到了,家里的孩子都渴望他带点钱回家买米,还债过年。大年三十,他回家了,却身无分文。他原来的工资被用于革命活动和帮助贫困农民和学生。

在他的教育和指导下,长子谢于1940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0年12月,谢永青在夏家坳被国民党顽固派第二次逮捕。国民党专员张保臣亲自审问他,希望从他那里打开缺口。谢青严厉地对张保臣说:“你不应该打日本鬼,而应该逮捕我们这些从事抗日救国活动的爱国者...要杀他们,你在说什么?”

从此被关在黑牢里,直到1941年4月19日,侵华日军攻占温州,谢永清等人趁乱越狱,逃出虎口。

1941年下半年,谢永青在潘坑教书,生活十分艰苦。1942年7月1日的日记写道:“我在潘坑教书已有一年多了。”“没钱买布,只好用针线补裤子。眼睛看不见,戴两副眼镜。”“今天早饭吃得晚,肚子还很饿……”尽管如此,他还是把微薄的工资用于党的活动。

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谢勇清仍然孜孜不倦地进行学术研究。1941年10月,谢永青撰写并油印了《汉语拉丁化》一书。谢说:王先生为了国家的振兴,提倡新文字(拉丁文),却遭到许多反动派的攻击和诬蔑。但是王老师没有屈服,大胆进取,坚持了六七年,现在已经有了相当的成绩。

谢青对自己的思想修养也很严格。他在笔记本上写下了“学习和工作有益于人民,为革命牺牲家庭”“真理在我,为斩首而战”“革命是出路,劳动是唯一出路”等句子来勉励自己。从他的一生来看,他做到了。

1943年秋,根据党组织的安排,谢永清率谢、谢等人前往浙东四明山根据地。谢青先在银丰县委工作,然后去了张村区委和董熙交界处。谢青,化名张复生,与张安邦一起,以米商为掩护,在灵峰寺设立地下联络点。他们以叔侄相称,所以人们称他为“张叔叔”。当时日伪军和顽兵经常联合突袭浙东抗日根据地,环境十分恶劣。然而,谢永清仍坚持在董熙联络站工作。

1944年3月下旬的一天晚饭后,天还没黑,就听见周围的人喊:“顽军来了!”谢永清立即把文件塞进邻居的墙里,从后门跑了出去。他在不远处被捕。

第二天早上,敌人审问时,有人点名谢永清为“三五支队”(共产党游击队)送信,并说郑九智和陈玉明与他共进晚餐(郑九智和陈玉明与谢永清关在一起)。就这样,顽军对他们三人格外重视,把他们当作重刑犯来审讯逼供。

谢永清被打的最厉害。那天晚上,谢永清对郑九志和陈玉明说:“顽军是杀人犯,又有坏人指控我……我老了,你们还年轻,可以多为党做点工作。”他根据自己的斗争经验,与郑九志和陈玉明讨论了对顽军审讯的供词。

当敌人再次质问他时,他说:“我在这里烧炭,又老又病,还为民主政府送信。见面地点是一个山亭,不知道见面人的名字。至于他们两个,因为是老乡,我昨晚留他们吃饭了……”于是他把敌人的注意力转移到郑九志和陈玉明身上。

4月初的一个傍晚,顽军突然把谢永清和郑九志带走了。第二天早上,陈玉明听到几个士兵在地牢外面说话:他们昨晚暗杀了两个人。老人喊着口号,一点也不怕死。好一只老虎!

谢青的长子谢尤鲁来到四明山,参加了新四军浙东纵队第三支队。他机智勇敢,在战斗中多次立功,被提升为班长。

1944年2月,谢在前线的一次战斗中不幸被俘。但他趁隙逃回来了,身上还带着枪。1945年9月,日寇投降后,新四军浙东部队奉命北撤。撤退中,谢光荣负伤,腹部中弹,和其他重伤员一起转移到慈溪。在转移过程中,谢因失血过多去世,年仅25岁。

这个年轻的共产党员,一个热血的抗日战士,不是在与日寇的战斗中死去的,而是被国民党反动派的子弹打死的!

随着谢青父子遇难的噩耗传到家乡,人们无比愤慨。他的妻子李穗芳和年仅16岁的二儿子谢玉久继承了烈士遗志,不畏艰险。他们先后担任括苍地区一支游击队的儿童团团长、交通警察,并积极为党组织传递信件和革命刊物。因为表现突出,1946年春,谢玉久虽未满18岁,党组织还是批准他为候补党员。

1946年11月底,国民党当局在镇设立括苍绥靖公署,任命吴为主任,在雍、乐、青、咸、林、晋、黄等县进行反共清乡,残酷镇压革命群众。

中共蓬溪区委工作人员谢选祥,藏在离村五里外的深山(中央坑)。谢玉久乔装上山砍柴,把机密文件送给中央坑的谢玄祥。谢玄祥对他说,现在吴匪很凶,所以不要回去,就留下来吧!谢宇久坚持自己是个孩子,目标不明确。没关系。如果你不在家,你应该做些什么来往返交通?

1947年2月,吴派部队到蓬溪村“清剿”。敌人特别注意谢勇一家,在乡长的密报和叛徒的出卖下,抓走了谢玉久。被带到林峰绥靖后,他只说自己是个砍柴的孩子,别的什么都不知道。

敌人对他严刑拷打,他一次次被打昏,臀部和大腿烂得厉害。后来,他残忍地割掉了自己的耳朵。但谢玉久牢记父亲的教诲和入党誓词,始终坚定不移,不屈不挠。

1947年4月的一个漆黑的夜晚,谢玉久在林峰八方山脚下被秘密杀害。

谢青和他的两个儿子谢、谢玉久都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光荣的牺牲。他们全家革命,一家三口烈士,用鲜血和生命践行了他们的庄严誓言:为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奉献一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74812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3
下一篇 2022-09-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