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五版)培训新闻稿

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五版)培训新闻稿,第1张

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 (第五版)

一、开园筹备工作

(一)托儿所和幼儿园的准备工作

1.注意开园的准备工作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托幼机构要切实增强疫情防控意识,根据疫情形势和当地疫情防控政策要求,做好新冠肺炎和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工作,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两案九制”,实现妥善有序开园。

2.落实多方责任。

严格落实属地责任、部门责任、单位责任、家庭责任和个人责任。托儿所、幼儿园负责人是本单位疫情防控的第一责任人。开园前,要制定完善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明确岗位职责,细化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防控知识和技能培训。

3.坚持联防联控。

托幼机构要在卫生、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加强与疾控机构、附近定点医疗机构、辖区妇幼保健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沟通协调,进一步完善教育、卫生、托幼机构与家庭的点对点合作机制、监测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确保开园前托幼机构疫情防控业务指导、检查和培训全覆盖。

4.加强应急演练。

开园前,托幼机构要与当地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公安机关等做好衔接。根据疫情情况,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完善防治机制,做到“点对点”、“人对人”。开展有针对性的多场景、实战化疫情防控应急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疫情,疫情防控应急指挥系统快速启动,各环节快速反应和应急措施到位,及时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5.做好物资储备。

做好口罩、洗手液、手消毒剂、消毒用品、儿童及成人非接触式测温设备等防疫物资的保管工作,由专人管理,确保安全存放。设置足够数量的厕所设施,配备足够的洗手用品。按标准设置观察室或临时隔离室,并安排专人负责。

6.加强环境消毒。

落实环境卫生和清洁消毒管理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园区的全面清洁消毒工作。开园前,对园内重点场所、公共电器和空通风系统进行彻底清洁消毒,清扫垃圾,对室外大型玩具、门把手等物体表面进行预防性消毒,对活动室、睡眠室、盥洗室、厕所等各种生活养护场所开窗通风。

7.确保食品和饮用水的安全。

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加强学校食堂卫生安全和营养健康管理的通知》(教体艺司发〔2021〕38号)要求,对幼儿园食堂和饮水设施进行全面检查消毒,所有饮水设施进行行业监测检测合格,确保饮水安全,及时更换陈旧、破损设备。检查食堂食品原料是否过期、变质,发现有问题的食品原料立即销毁。开园前,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全面健康检查,持证上岗。

(二)让工作人员、家长和幼儿做好准备

8.报告你的健康状况

根据当地防疫条例要求,所有教职工、儿童及其共同居民应在开园前14天申报健康监测和逗留史,并如实向园方报告,配合园方做好开园后的健康监测工作。对有疑似症状者,要及时就医,暂停返园。

9.保持你的社交距离

开园前14天,家长要做好婴儿护理和防护用品的准备,减少参观人数,避开人群,尤其是空流动性差的地方。当去公共场所时,他们应该戴口罩。

10.做好新冠肺炎的疫苗接种工作。

加大预防接种的宣传引导力度,加强幼儿园工作人员的预防接种工作,坚持知情、同意、自愿的原则,鼓励3岁以上无禁忌人群接受预防接种。

11.落实回园要求。

低风险区的教师、工作人员和儿童,经园区审核,健康状况符合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后,可返回园区。对从境外、中高风险地区或其他特殊情况返回的教职工和儿童,严格执行属地健康管理要求,在返园前48小时内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二。公园开放后

(一)托儿所、幼儿园的管理要求

1.重视录取调查。

准确掌握教职工和幼儿的健康状况,做好健康监测。教师、工作人员和儿童每天必须在公园入口处测量体温,只有在没有怀疑症状的情况下才能入园。如有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安排家长错峰接送幼儿,园门口设置1米长的米线。配备工作人员引导人流,防止人群聚集在花园入口处。家长不带孩子去公园,戴口罩,一直保持社交距离。

2.加强园门管理。

托幼机构在园区内实行相对封闭管理,无关人员不得入园。在公园入口处,检查所有人员的体温,检查他们的健康码和旅行卡,登记和扫码,戴口罩进入。如有疑似症状,不能入园,应及时就医。

3.做好监测预警工作

在当地疫情防控机构(领导小组、指挥部)的支持和保障下,定期组织师生开展核酸采样,加强保安、保洁、食堂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增加核酸检测频次。严格执行“一日三报”制度和儿童早中晚点名制度,实行“每日一报”和“零报告”制度。做好缺勤、早退和病假的记录。发现因病缺课的教师、工作人员和儿童应及时随访、登记和报告。上午和下午检查时,工作人员应戴口罩、帽子和一次性手套,并做好手部卫生。

4.加强现场管理。

加强活动室、寝室、盥洗室、食堂、办公室、诊所、厕所等重点场所的管理和消毒。、定期通风、定期清洗消毒空通风系统,增加水龙头、门把手、楼梯扶手、床栏、玩具、娱乐设施、儿童个人物品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洗消毒频率。做好垃圾分类收集、及时清运、垃圾容器清洗消毒等工作。门卫室设有快递专用区域,快递人员不得入园。

5.加强活动管理。

教师、护士等。应相对固定,以减少不同群体之间的流量重叠。根据疫情形势、国家和属地疫情防控政策,严格控制儿童聚集活动,不得组织大型聚集活动。

6.保证饮食营养卫生。

加强食品和饮用水卫生管理,严格执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严格控制进货渠道,食品等原料从正规渠道进货,确保源头可追溯。根据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每天提供充足的新鲜果蔬和乳制品,以及适量的鱼、禽、肉、蛋,保证食物的多样性。

7.开展健康教育

通过多种形式对教职工、家长和儿童进行新冠肺炎和诺如病毒引起的腹泻、肺结核、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细菌性痢疾等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教孩子正确洗手,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或手肘捂住口鼻,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

8.做好预防接种检查和查漏工作。配合相关部门逐一检查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发现漏种,及时通知补种。

(二)对教职员工、家长和幼儿的管理要求

9.实施家校合作。

教师和工作人员应该每天与幼儿的父母保持联系。家长应当每天向班主任如实报告幼儿及其共同居住者的健康状况和风险暴露信息。如有疑似症状,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10.保持双手清洁。

老师、工作人员、家长要引导孩子尽量不要摸嘴、眼睛、鼻子,勤洗手,做好手部卫生教育。

1.积极参加锻炼。

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安排内容和形式适当的体育锻炼,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以上,3岁以上儿童中等及以上强度的体育活动至少1小时。

12.实施个人防护。

托儿所、幼儿园的值班人员、保洁员、食堂工作人员工作时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做好手卫生。保洁员、食堂工作人员工作时也要戴一次性手套、工作服、工作帽,并保持清洁,定期清洗消毒。在幼儿园期间你不需要戴口罩。孩子不在园期间,家长要照顾好孩子,避开人群,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在园外公共场所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13.加强近视防控。

引导孩子养成科学用眼习惯,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严格控制观看时间。均衡饮食,合理安排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提高免疫力。

三。疫情监测和应急处理

(一)关注疫情变化

关注托儿所、幼儿园所在地区和全国其他地区的疫情变化。一旦本地区当地疫情或新冠肺炎疫情风险等级发生变化,应严格执行当地疫情防控的相关要求,立即启动疫情防控应急指挥系统,果断采取应急措施。

(二)加强监测和预警

托幼机构在正常疫情防控的基础上,严格落实师生健康监测、体温检测、晨午检、因病缺课原因追查登记等措施,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在进入公园之前,教职员工、工作人员、儿童及其共同居住者应立即报告任何疑似症状,并采取居家观察、医学检查或隔离措施。在园期间,如工作人员和幼儿出现疑似症状,工作人员应立即停止工作,及时通知幼儿家长带走,严格按照“点对点”合作机制的相关规定到指定医疗机构就医,幼儿园做好医疗结果的跟踪登记工作。

幼儿园所在县(市、区、旗)一旦发生疫情,要根据疫情传播风险加密核酸检测频次,加大师生核酸检测抽样比例,推广使用抗原检测。期间,园区内食堂工作人员、保洁员、园区(楼)门卫等工作人员每周进行核酸检测,抗原检测可适当增加。在抗原检测阳性的情况下,无论是否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都要按照《新冠肺炎疫情相关人员运送工作指南》的要求,从急救中心运送到设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进行核酸检测。

(3)迅速处理疫情

如果新冠肺炎出现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或密切接触者,幼儿园应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在2小时内向辖区疾控机构报告,并在当地卫生部门和疾控机构的指导下采取封闭管理、对所有从业人员进行核酸检测、暂停返园等措施。

托幼机构发生疫情后,要配合疾控中心按照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方案对传染源进行控制和管理,配合疾控中心按照属地原则开展快速全面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分析研判,根据病例轨迹和流行病学信息科学准确划定风险区域和风险人员。幼儿园配合疾控机构等部门做好划定区域和风险场所的先控后排工作,有序组织实施风险人员的运送、隔离控制、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措施,根据污染状况和风险对环境和物体表面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消毒、准备性消毒和最终消毒,做好园内垃圾、粪便、污水的收集和无害化处理工作。

幼儿园应当安排专人与接受医学隔离的工作人员、家长或者儿童进行沟通,掌握其日常健康状况。教师、工作人员和幼儿病愈返园时,应提交当地有资质的医疗机构出具的相关证明。

(四)做好卫生保健工作

各地要加强对托幼机构疫情防控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责任落实,认真排查所辖托幼机构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及时跟踪整改。幼儿园要加强应急保障,对师生做到排查、控制、监管、教育、关爱“五到位”,妥善解决师生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及时回应合理诉求和关切,在防疫提醒、生活防疫物资、医疗保障、心理疏导等方面给予支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64343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16
下一篇 2022-09-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