鍗椾含甯備负姘戝姙瀹炰簨椤圭洰

鍗椾含甯備负姘戝姙瀹炰簨椤圭洰,第1张

2022南京民生实事项目(10类43项)

南京市2022年民生实事项目

[着眼于老龄化社会的需求,提升为老服务水平]

增加老年教育服务供给,新增1所老年大学(分校),新增50个老年社区教学点,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鼓励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救助,为 20万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助急、志愿陪伴等上门服务。

方便老年人居家生活自理,建设24个示范社区银发助餐点,完成3600个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家庭,建设10个社区老年人认知服务中心。

为满足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的持续护理需求,养老机构增加了3000张床位

[营造友好关爱的环境,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为促进儿童教育,新建了18所包容性保育机构,新建和扩建了25所幼儿园;为全市适龄女童开展免费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接种服务。

提升未成年人权益保护能力,在街道(镇)建设12个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示范项目,实现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全覆盖。

开展困境青少年结对帮扶,建设100所梦想小屋,提供公益暑期班、实现微心愿、梦想课堂等服务。

丰富中小学生课余生活,举办红色教育、长江保护、城市管理、工业遗迹、现代产业等专题调研活动100余项。

[建设舒适便捷的家园提升市民生活品质]

保证新市民和年轻人的就业和住房需求,准备 5万套通勤方便、租金优惠、小户型的保障性租赁房

完成128个老旧小区改造,继续推进电梯安装。

按照“一区一策”、“一区一方案”,提升2300个老旧分散小区的管理服务质量。

提升社区服务能力,实现城市综合网格微信群全覆盖,方便市民咨询政策、反映诉求;打造10 15小时便捷生活圈;提升100个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培育扶持100个社会组织公共服务项目。

打造友好的分享空室,设置30个“吴彤语”小城市客厅,为附近居民提供组织活动、沟通交流的休闲驿站,为快递小哥、环卫工人、交警等提供休息场所。

[积极协助就业创业,有效增加居民收入]

搭建就业创业大平台,新增 30万大学生和7200留学人员就业创业。

帮助重点群体实现就业,举办30场退伍军人专场招聘会,帮助1000名残疾人就业。

30 “宁杰月嫂”家政服务社区工作站将新建,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建议提供家政岗位。

提高农民就业创业能力,培养8000名高素质农民 ,培养100名农业农村“头雁苗子”人才。

[丰富市民文艺生活,打造健康生活方式]

打造“世界文学之都”的城市氛围,在公共文化设施、文学地标、阅览室空、公交车站、公园广场等区域设置1000个的“杜文”二维码。

提供惠民文化服务,放映公益电影7000多场,给予政府补贴的剧目100多场次。

办好我的大学直播节目,为市民提供健康养生、健身、美食家园、兴趣体验、音乐阅读、才艺展示、文史鉴赏等多种课程。

方便群众就近健身,新改建8 体育公园和50 灯光体育场馆;新改建步行绿道50k m;在景区公园、运动场馆设置100个以上公共储物柜。

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开展免费全民健身监测、技能培训、全民健身进社区等500项活动(次)

[改善农村公共服务,积极推进乡村振兴]

方便农村居民就近就医,建立3个农村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全面开展农村医疗卫生人员的在职培训。

为方便农村居民出行,升级改造农村道路150km,改造经济薄弱欠发达村对外道路80km

深入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全年新建市级以上宜居乡村400个以上,进一步提升乡村面貌。

提升农村地区寄递物流服务水平,实现农村末端寄递服务全覆盖,确保农村居民物品快递“收”到、“发”到。

[构建便捷的交通体系,方便市民安心出行]

打通公交最后一公里,在保障房区、城郊结合部等重点区域新增和调整30条公交线路;在地铁路口、街巷等区域新增定制公交、接驳公交等20条公交线路

错时共享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位资源,建设全市停车位共享平台,新增 2万个共享停车位,促进停车便利。

优化城市交通标志、红绿灯、街道导向系统,规范外文标识,在试点中小学、幼儿园门口设置彩色斑马线,增强城市道路导向系统的友好性。

提升城市道路整体连通性,推进主城区16条跨区域断头路建设,实施15条拥堵节点、慢行环境、学校周边交通微改造。

[促进市容市貌的改善,创造整洁有序的环境]

打造特色街景小巷,改造200条背街小巷,实现一街一景。

继续厕所革命,在城乡改造60座公厕,推进单位公厕开放。

提升垃圾分类管理水平,创建200个省级垃圾分类标准社区。

推进水环境改善,建设30个示范幸福河湖,建设具有城市特色的幸福河湖和生态环境优美的幸福湖泊。

加强餐饮油烟和工业恶臭污染防治,规范整治餐饮服务单位2000家,实施江北新材料科技园和江宁、溧水产业集聚区恶臭异味专项整治行动。

[提高应急能力,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组建“应急骑士”志愿者团队,开展专业指导,提高外卖、快递小哥的应急信息报告和早期应急处置能力。

提升小型作业场所单位安全生产水平,开展餐饮、汽修等存在安全隐患的重点作业场所单位应急知识首批1.7万人免费培训。

提高市民应急自救能力,组织100次灾害逃生和自救互救演练。

提升急救服务能力,公共场所新增500台自动体外除颤器(AED),10万人接受心肺复苏和AED使用培训,新装备86辆救护车。

[增强风险防控意识,预防和解决安全隐患]

确保居民用气安全,开展燃气安全宣传教育,为全市4.5万户液化石油气用户免费更换“安全管”和“安全阀”。

提升城市消防安全水平,开展300次社区、校园消防安全宣传活动。

实施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消防安全整治行动,安装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装置2000套

提高群众防骗识别能力,针对金融、学生、老年人等重点人群、重点行业开展精准宣传培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64073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15
下一篇 2022-09-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