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一起严肃处理一起”!省委书记部署的背后,有深意

“发现一起严肃处理一起”!省委书记部署的背后,有深意,第1张

“发现一起严肃处理一起”!省委书记部署的背后,有深意 近期,“割青麦作饲料”视频流传引发外界关注。

郑军注意到,最近很多省份都在密集查处割青麦做饲料的行为。5月17日,安徽省委书记郑栅洁在会上“丢下狠话”。

他说,要高度重视铲苗毁粮、小麦作青贮等问题,对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起严肃处理一起。

农民为什么要毁麦?

华北地区的小麦将进入收获时节。

最近一些地方开始小麦毁种,农民“割青麦做饲料”等等,引起广泛关注。据央视5月12日报道,收割青麦的短视频累计播放量已超过6000万次。

视频截图

网上消息,有农民收割青麦,以1500元/亩的高价卖给饲料企业。但据《财经周刊》调查,上述收储价格在市场上极为罕见,甚至不可思议,很可能是某些农机公司的炒作。

不过,部分地区也确实存在农民“割青麦作饲料”等情况。为什么要这么做?

第一,价格不同。

据央视报《中国三农报道》调查,在安徽省合肥市周边地区,除去成本,农户每亩小麦净利润在一千元左右。按照当地青贮收购企业报价,麦农每亩地卖青贮的净收入在1200至1400元左右。

也就是说,农民选择卖小麦还是青贮,每亩至少相差200元左右。

其二,青贮出现了缺口。

上述报道还提到,由于去年河南、河北、安徽等地遭受洪灾,部分养殖企业未能收购到足够的青贮玉米,导致近期青贮出现缺口。

一位河南省荥阳市某畜牧企业负责人说,“比如说一头牛喂20公斤青贮的话,也就是喂3公斤精饲料。我去年(青贮玉米)没存够,现在都是急的不行了,所以又收小麦”。

因为玉米收获期,我国部分地区的青贮饲料在每年的四五月份都会遇到短缺的情况。所以在一些小麦产区,会有买家购买未成熟的新麦作为青贮饲料的替代品。

今年受到去年罕见秋汛影响玉米青贮缺口较大,远途调货成本较高,因此收购小麦应急做青贮的情况比去年多。

此外,还有第三个原因。

一些农民和受访行业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受去年极端天气影响,再加上今年的持续低温,部分地区的小麦长势不如往年,出现不能结穗,或虽然成穗但产量不高等问题。一些农民为弥补损失,选择将青小麦卖做青贮饲料。

但需要明确的是,青贮小麦的饲用价值低于玉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被广泛使用。

省委书记:高度重视铲苗毁粮等问题

上述视频的一大背景是,如今,小麦减产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话题。在全球化背景下,确保小麦等国内主粮长期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室主任、研究员王秀东对媒体表示,对于破坏和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行为一定要做出合理的法律和行政干预。

"按照农民意愿强烈的青贮饲料收购价1200元/亩计算,100亿美元可以撬动1亿亩耕地的小麦资源,直接挑战中国粮食安全的底线,对于我们这样的人口大国影响太大了。"

针对各类毁麦行为,农业农村部予以了高度关注。

5月16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三夏”生产视频调度暨小麦抢收部署会。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唐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特别提到,“近期个别地方出现铲苗毁粮等问题,各地要进一步排查核实相关情况,依法依规严肃处置,守住守好来之不易的夏粮生产成果。 ”

郑军指出,最近几个省也开展了行动。

比如安徽。

5月17日下午,安徽省委书记郑栅洁主持召开省委专题会议,听取我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相关工作汇报。

视频截图

在上述会议上,郑栅洁特别提到要高度重视铲苗毁粮、青贮小麦等问题。,并严肃处理任何违法行为。

他说,要“有效应对疫情防控、农资价格上涨、灾害性天气等因素可能造成的影响,及时解决堵点难点问题,确保夏粮颗粒归仓,坚决打赢全年粮食生产第一仗”。

以山东为例。

5月16日,山东省委副书记杨东奇到济宁市调研小麦生产等工作。


视频截图

调研中,杨东奇特别提到,要提前做好夏收准备工作,比如农机的保养调配、机器操作人员的培训等,确保夏粮颗粒归仓。

要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全面排查‘割青麦作饲料’等情况,坚决杜绝任何毁麦情况的发生,切实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还有河南。

5月16日,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前一时期发现“割青麦作饲料”短视频视频后,立即安排,要求各地进行全面排查。

他说,“到目前为止,河南还没有发现小麦青贮。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在河南发生,省农业农村厅专门下发了《关于严禁任何毁麦事件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担负起粮食安全责任,珍惜农民朋友的劳动成果,严防毁麦青贮现象发生。"

“已停止收储口粮小麦作青贮饲料”

5月17日,中国奶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少虎接受记者采访。

他说,在黄淮海地区的少数奶牛养殖场有用小麦作青贮饲料的现象,“有个别养殖场就地就近收储了一些小麦,但不是大规模的、面积很小,实际成交价也没有网上说的那么高。”

他还提到,目前相关奶牛场已经停止储存口粮小麦用于青贮。针对部分养殖场青贮饲料短缺的情况,协会正在与相关养殖企业和饲草料企业取得联系,加强青贮饲料供需调度,组织产销对接,满足养殖需要。

“虽然这种救急的情况往年也有、量也很小,但社会各界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特别是口粮安全高度关注,协会已向全行业发出倡议,不用口粮小麦作青贮饲料。”

资讯|新华社人民网央视财经周刊中国三农报道

延伸阅读

谁在割青麦做饲料?中乳协称之为应急措施:往年也有一些。

近日,网传“割青麦作饲料”短视频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视频显示,绿油油的小麦成片被割倒,并称这些被收割的小麦青苗用途主要是做青贮饲料,一亩地可获得1500元的收入

对此,农业农村部要求各地进一步全面调查小麦被毁、青贮等各类情况,并公布举报电话。据悉,河南省农业厅已向全省发出“停止毁麦”的消息。

资料图

据人民网报道,针对近日网上流传的“割青麦作饲料”短视频,中国奶业协会(以下简称中乳协)副秘书长陈少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相关奶牛场已停止收储青贮用口粮小麦

中国奶协:青贮饲料缺口约40万吨

有人建议不要用配给小麦做青贮饲料

近日,网上出现的“割青麦作饲料”短视频引起网友关注,陈绍祜表示,中国奶协近日配合农业农村部调度了奶牛养殖企业有关情况,在黄淮海地区少数奶牛养殖场有用小麦作青贮饲料的现象,主要是青贮玉米等存在一定缺口,特别是受去年北方严重秋汛影响,青贮玉米收储量不足,青贮饲料缺口增加,只能临时用小麦青贮来应急

“大部分都是农场,在配套的饲草地轮作种植小麦。也有一些农场在附近收储了一些小麦,但是规模小,面积小,实际成交价没有网上的高。”陈少真说。

“目前,相关奶牛养殖场已停止收储口粮小麦作青贮饲料。针对一些养殖场存在的青贮饲料缺口,中国奶协正在与相关养殖企业和饲草料企业进行联系,加强青贮饲料供需情况调度,组织产销对接,满足养殖需要。”陈绍祜表示,对有较大缺口的养殖场户,帮助与主产区骨干饲草料企业建立“点对点”供销关系,及时补足缺口,防止发生缺草断供情况。

据中国奶业协会初步调查,黄淮海地区大型奶牛场青贮饲料缺口约40万吨,可通过调剂解决。据了解,农业农村部已就加快转移支付做出相关部署。“目前,山东、吉林等省已经发布了青贮饲料生产企业供应信息,协会将帮助养殖企业做好对接,渡过缺乏衔接的难关。”陈少真说。

陈绍祜介绍,奶牛养殖所用青贮饲料中90%以上是青贮玉米,其他的还有黑麦草、饲用大麦等。青贮小麦的饲用价值仅相当于青贮玉米的70%左右,而且亩生物产量不到青贮玉米的50%,用小麦作青贮只是饲草料地倒茬或在特殊情况下的应急举措,并非普遍现象。

“虽然这种紧急情况在前几年也有发生,而且数量很少,但社会各界都高度关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特别是口粮安全。协会向全行业发出倡议,不使用口粮小麦做青贮饲料。”陈少真表示,下一步将引导发展青贮玉米、黑麦草、饲用大麦等营养价值和经济效益较高的饲草料,在保证饲草供应的同时确保粮食安全,特别是引导重点地区养殖场因地制宜做好青贮收储工作,促进奶业高质量发展,让国人喝上奶更有保障。

养殖企业:个别养殖场饲料“断档”

或“就近取材”紧急情况

据央广网,网传视频信息显示,收割青小麦主要用于青贮饲料,供应牛羊养殖企业。但记者注意到,大多数视频没有标明拍摄地点和拍摄时间,部分说明地点的,则笼统称山东、河南、安徽等多个小麦产区。


图片来源:网传视频截图

河南郑州郑达华源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魏浩宇说,以每亩地1500元的价格购买饲料用青麦,对养殖企业来说确实是很高的成本

但即使成本高,为何还有人收购?据他了解,由于去年有些地方雨水较多,有养殖企业因饲料储备不足,包括自己的养殖场也略有不足但还能撑住,但如果有缺草较多的养殖场,考虑有些小麦种植地离牛场较近、运输方便,“草贩子”可能会“就近取材”,成本高也不能让牛断草,便出现这个情况。“往年都是玉米青贮,1500元一亩的价格并非市场价格。今年较特殊,但不会有太大的量。”

河南汝州市袁乙心牧业负责人张新干告诉记者,青贮饲料主要用于奶牛或个体肉牛养殖,其中奶牛使用青贮饲料最多,约占日粮总量的50%-60%。前几年虽然有人用小麦做青贮,但是量很少。今年个别养殖场使用的青贮小麦存在“饲料储备不足”的因素。目前,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网络视频传输的情况尤其受到关注。

另一业内人士同样透露,饲料储备不足主要是个别养殖企业自身未储备到位、或管理不当出现的饲料“断档”情况,因奶牛一般多是规模化养殖需大量饲料,“新的秸秆还没下来、旧的秸秆已经用完,目前没有别的好的办法。”

专家:个别现象不影响粮食安全

但需警惕不良炒作

针对上述“断料”情况,青贮饲料是否可以有其他替代品?据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生殖岗位专家、河南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杨介绍,替代饲料除青贮玉米和青贮小麦外,还包括优质苜蓿、燕麦草、菌草和花生秧等优质农作物秸秆。

王二耀说,我国养殖业豆粕需求量巨大,现在豆粕价格约为4000多元一吨、优质苜蓿草价格约为3000多元一吨,燕麦草目前市场价约2000多元一吨,虽然麦秸和花生秧也可用作饲料,但会影响产奶量甚至奶质量。

特殊情况下如何避免“断料”,如何处理突发事件?王二耀说,除了自身储备,养殖企业还可以调整畜群结构,对低产奶牛和非生产性奶牛减少青贮饲料消耗,增加农副产品消费,缓解对青贮饲料和蛋白饲料的需求;积极发展非常规饲料;推进种养结合,适当扩大粮食对饲养的覆盖面。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郑风田建议,一方面如果养殖企业有需要,可在非粮耕地上种一些青贮饲料,另一方面即使有饲料需求,也一定不能在粮食主产区、基本农田和高标准农田上取用小麦。

对于网上视频传播的情况,有网友担心会不会导致食物短缺。王二耀说,往年都是用青贮小麦做饲料,但是量很少。收购青贮小麦看似是市场行为,但事关粮食安全,必须控制好,不能影响粮食生产。目前需求不大,小范围内风险不大。

郑风田表示,正常奶牛产业一般用青贮玉米作饲料,且青贮小麦作饲料和青贮玉米相比,品质较差。目前来看,以“1500元一亩”的价格收购小麦是个别养殖场去年饲料没买够而出现的临时性行为和个别现象。虽然目前不会对粮食造成影响,但把小麦作为青贮饲料扰乱了市场秩序。口粮地粮食变饲料的行为应予以禁止,更应警惕不良炒作引发农民跟风现象。

农业和农村事务部:

发现一起处理一起

杨光。com评论说,事实上,作为农民,没有人愿意出售小麦进行绿色储存。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苦心经营小麦。他们怎么可能不等到成熟就愿意大规模收割和出售呢?换句话说,农民选择“割青麦作饲料”是一种个体经济行为。

据中国小康网,如果每亩小麦成熟后能收1000斤来算,按现在的市场价,那些选择青储的农民也就是卖1500-1600块钱,并且这都是乐观的结果。但如果现在就有人向你支付1500元,而且不用再支出后期的田间管理、收割、秸秆处理等一系列费用,如果是你,你卖不卖?

毕竟这还是一笔经济账。今年农资成本大幅上涨,农民空收入几乎完全被压缩。不通过种地赚钱是农民最大的愿望

但是,放任“割青麦作饲料”,势必导致小麦整体产量下降,从而将对国家粮食安全构成威胁。站在粮食安全高度,必须对“割青麦作饲料”零容忍,发现一起处理一起。

近日,农业农村部已下发通知,要求各地进一步全面排查小麦销毁、青贮等各类小麦销毁情况。如发现有违法行为,将一并处理

官网截图

农业部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去年以来,小麦生产经历了抗秋汛、促弱苗、防病虫害等多道关口。经过多方努力,目前小麦长势良好,丰收形势确实不易。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指导各地不断加强小麦后期田间管理,落实“一喷三防”全覆盖等增产措施,提前组织跨区收割,确保粮食储存。该负责人强调,小麦将在20天左右收获。对于已经征用为建设用地的麦田,要在小麦收割后开工建设。珍惜农民朋友200多天劳动的成果,中国人的饭碗一起端上。

该负责人表示,恳请社会各界共同监督,如发现毁麦问题线索,请及时拨打农业农村部热线电话(010-59191312)反映,一经查实,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编辑|段炼杜恒峰

校对|程鹏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人民网、央广网、中国小康网、公开资料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59410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12
下一篇 2022-09-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