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吃完就拉是消化不良吗

宝宝吃完就拉是消化不良吗,第1张

宝宝吃完就拉是消化不良吗?

生活中,家长经常发现宝宝吃饭时拉,担心宝宝是不是生病了。其实这些现象大部分是生理性的,少数是疾病表现。

01

宝宝的排便机制与成人不同

首先,不同年龄段的人,从食物进入消化道到粪便排出的时间是不一样的。

●母乳喂养的宝宝平均13个小时。

●奶粉喂养的宝宝平均15个小时。

●平均成人时间18 ~ 24小时。

其次,大肠通过肠蠕动排泄空肠道,将粪便推入直肠。对直肠粪便的压力刺激非常敏感。当压力达到一定阈值(即最大值)(阈值因人而异,平均粪便量为25 ~ 50毫升)时,可引起排便,诱发排便反射。婴儿的门槛普遍低于成人。

最后,能上厕所的时候,人体的排便反射会排泄粪便。如果条件不允许,懂得控制排便的大人和大孩子会有意识地抑制排便。但对于婴幼儿来说,当排便反射发生时,便会开始排便。

02

宝宝进食后拉扯的生理因素

1。进食后大肠会快速蠕动

自从我们闻到食物,咀嚼,吞咽,消化系统就开始了一系列的动作(食道蠕动,胃蠕动,小肠蠕动,大肠蠕动)。闻到香味,肚子咕咕叫,这是肠胃蠕动的声音。这些蠕动会直接或间接地将大肠内的食物残渣和粪便推向直肠。

有一种蠕动“运动幅度大”,叫做群体蠕动(走得快,走得远)。群体蠕动最常发生在进食后60分钟内,更早的群体蠕动可发生在进食后5分钟左右。

主要受此因素影响,进食后直肠会迅速堆积粪便。对于肠道敏感,直肠排便阈值低的人,尤其是婴儿,会出现吃拉的现象。

2。肠胀气等因素也会加速肠道蠕动

宝宝进食后,肠道会扩张,食物向前推进,导致腹内压升高,或胀气(如喂养不当、进食过多产气食物、吞咽空气体)等。,还会导致肠道蠕动增加,饭后立即排便。

3。宝宝吃饭和排便的时间恰好重合

宝宝的生理性排便次数总是很多,尤其是母乳喂养的宝宝。每天排便10次以上也可以是正常频率。所以,当宝宝定时进食定时排便,食物转化为粪便的时间较短时,进食和排便的时间就可能恰好相遇在一起。

[S2/]03

婴儿进食后拉拽的患病因素

1。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症的常见症状包括胃痛、腹胀、腹泻、放屁、肠鸣音(从胃里发出的咕噜声)等。主要表现是宝宝吃奶后会拉肚子,大便可能很大,有泡沫,呈水样,也可能呈黄色或绿色。

2。食物过敏

轻度或慢性食物过敏可能只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与食物过敏引起的肠道蠕动和分泌加快有关,相当于“助推+润滑”肠道。同时,过敏还会增加肠道的敏感性,导致直肠排便阈值降低。这些也是边吃边拉的常见原因之一。

3。肠胃炎

与食物过敏类似,肠胃炎也可使肠道蠕动加快,分泌增多,肠道敏感性增加,导致大便次数增多。当宝宝肠道敏感性增加,直肠排便阈值降低时,可表现为饭后拉、边吃边拉。

然而,肠胃炎的特征是腹泻、呕吐、恶心、腹痛和发烧。请参考“婴儿肠胃炎”进行诊断和治疗。

4。其他不常见的疾病原因

比如肠胃外感染、环境改变和先天性消化不良也会改变肠道蠕动的频率,降低直肠排便的阈值。除了疾病本身的症状外,还可以伴有边吃边拉的现象。判断和处理请参考“宝宝腹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564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5-17
下一篇 2022-05-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