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方正证券

信达方正证券,第1张

信达证券经纪、投行业务下滑,与方正证券是否构成同业竞争?

惠凯红周刊

拟上市的信达证券总经理被北京证监局约谈,引起业内高度关注。能否顺利上市,存在一定的变数。

近日,拟IPO的信达证券总经理被北京证监局约谈,引发业内高度关注。作为信达资产支持的“AMC”券商,信达证券成立后立即担任中国建设银行IPO的主承销商。其初期发展相当顺利,但近年来在券商IPO业务上明显落后。

信达证券最大的业务是经纪业务,近年来收入贡献逐年下降。根据地方证监会的材料,信达证券北京10家分公司去年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其中3家营业部处于亏损状态。

在招股书中,控股股东信达资产承诺避免同业竞争问题。但招股书发布后不久,信达资产获批成为方正证券大股东,其董事进驻,可能对信达证券IPO审核产生一定影响。

在冲刺a股的关键时刻

信达证券总经理被中国证监局约谈

根据Wind的数据,目前排队IPO的券商约有10家,其中有国资背景的信达证券和首创证券进展较快。然而,就在近日,信达证券总经理被监管部门约谈,使得其上市进程骤增。

信达证券相当有资质,控股股东是四大AMC之一的信达资产。上世纪90年代末,为了加快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中国成立了华融、信达、长城、东方四家AMC,其中信达的资产处理中国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的不良资产。正是这种背景,赋予了信达证券诞生时的一个璀璨时刻。2007年,刚刚成立的信达证券成为中国建设银行a股IPO的主承销商。

公开资料显示,在四家AMC中,信达资产的资产规模最大,质量较好,这不仅是因为建行和CDB承接的资产质量尚可,也与公司稳健的经营管理有关。但在信达的金融牌照中,一直缺少一张好的上市牌照。资料显示,由于投资环境的变化,信达体系下的部分金融企业近两年出现负面传闻。比如,金谷信托在踩着华夏幸福等地产风险,业绩下滑的同时,股东之间也屡屡发生纠纷。这种情况加速了信达资产推动的信达证券IPO进程。

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Wind证券担任了近240只ABS的主发行人/主承销商。其中,与信达资产相关的ABS有170多个,凸显了股东对其券商的大力支持(ABS业务的两大发行方为中国建设银行)。但由于ABS业务,信达证券高管近日被监管层约谈:今年5月,北京证监局对信达证券总经理朱瑞民采取监管谈话的监管措施。北京证监局指出,信达证券ABS业务存在违规展业、风险管理缺失、合规人员不足等问题。朱瑞民作为信达证券总经理和分管投行业务的高管,对信达证券ABS违规展业负有直接责任。

保壳失败,两败俱伤与*ST邦讯

股权质押业务面临多家公司退市的尴尬

信达证券的“AMC系”定位在公司业务层面体现得很明显。一方面,信达证券近年来在民营企业上市公司纾困资产管理业务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比如信达证券金田1号分级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证券行业系列,是美锦能源的第二大股东,持股市值近26亿元;另一方面,作为大股东直接参与了多家高风险上市民营企业的风险处置,直接参与管理。比如2019年信达证券入主*ST益达(600610。SH)通过司法裁决强制转让股份。当时,*ST益达受困于原管理层流失、股东混战等诸多问题,一度被暂停2019年至2020年上市。但信达证券入驻后,中毅达业绩成功扭亏,股价低于信达证券接手时的2元,再次上市后飙升至现在的14元。

然而,与*ST益达的成功相比,信达证券对*ST邦讯的类似操作却遭遇了惨败。根据*ST邦讯最新财报(2021年三季报),前三大股东均为以股抵债的券商,其中信达证券为其二股东。*ST邦讯在今年监管层加大风险公司退市力度后,不幸上榜。对此,5月初,*ST邦讯第一大股东东方证券董秘通过上证E互动承认,“做了很多努力,但由于邦讯技术情况复杂,股东能发挥的作用有限”。

为了减轻*ST邦讯的退市风险,信达证券去年也曾试图召开临时股东大会,选举新一届董事会,但未果。

去年底,据《中国证券报》报道,证券监管部门在机构监管公报中特别指出,有部分对象的券商纾困资管计划违背政策初衷,资金流向不符合政策精神。比如对纾困对象的选择不够审慎,券商没有充分调整公司的经营状况、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风险以及发展前景等。资产被接管不久,上市公司被警告退市,项目实际违约;个别纾困资产管理计划的资金流向了大股东严重失信的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信达证券之前做过不少股票质押业务,但也有部分质押股票被摘牌。比如信达证券承接了众信科技(603996。SH),最近被证实退市。截至2020年末,信达证券已计提减值损失1亿元;在*ST广信(退市)项目上,信达证券也计提了8000多万元的亏损。

经纪业务持续下滑受到质疑

去年北京分行业绩大多下滑

信达证券招股书显示,其筹资目的之一是增加对经纪业务的投资。信达证券的经纪业务质量怎么样?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信达证券经纪业务收入分别为16.4亿元、14.1亿元、13.4亿元和7.2亿元,占公司收入的82%至46%,呈逐年下降趋势。对此,相关部门也向主办券商中信建投进行了反馈,要求对营业部布局、经纪业务收入逐步下降的合理性等进行说明。,以说明经纪业务未来是否可能发生重大不利变化。

据中证协统计,信达证券80余家营业部中,辽宁的营业部数量最多,超过30家;其次是广东和北京。以数据透明度高的北京为例。红周刊从北京证券业协会获得的最新材料显示,2021年信达证券北京分公司总营收为5975万元,较2020年略有下降,净利润为2837万元,同比下降约20%。整体来看,信达证券在北京的10家分公司中,朝阳门营业部、海淀西街营业部、科丰桥营业部去年亏损,而其他7家盈利的分公司,除西单北街营业部净利润为正增长外,其余全部盈利下滑。

在反馈意见中,有关部门还要求对信达证券的平均佣金率及其与行业平均水平的差异进行详细说明。数据显示,信达证券2020年和北京的平均佣金率为4.39 ‰,而北京证券业协会披露的2020年12月数据显示,当月北京a股平均佣金率为3.4 ‰,信达证券的佣金率高于平均水平。

该协会最新数据显示,去年北京a股交易佣金率持续下降,年底已降至万分之三。对于主要依靠经纪业务的券商来说,“佣金战”的压力不容忽视。

股权投资银行业务再次启动

担保机构赞助的项目三分之二为零

早期,信达证券的投行团队也有过辉煌的时刻。比如成立之初,就负责了中国建设银行的a股IPO,之后又负责了创业板大牛股乐普医疗(300003.sz)的IPO。据Wind数据统计,信达证券已先后担任15家a股公司的IPO保荐券商,大部分IPO业务在2016年之前完成。当时IPO承销业务收入位列行业前20。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2016年后投行业务突然下滑。2017年至2019年,公司只保荐了一家公司上市。

中间发生了什么?

资料显示,2016年,信达证券曾曝出重大风险,其保荐的振龙特产IPO失败,也发现财务造假。经证监会调查,信达证券在核查镇龙特产销售情况时,未按规定对销售情况进行充分调整,未发现企业虚增销售收入和利润的情况;未认真核查存货情况……因“多方面未尽职尽责,无视发行人虚假迹象”,证监会对信达证券处以没收、罚款480万元的重罚,并对(李为信达证券投资银行部总经理)处以5年市场禁入的最高处罚。此事之后,信达证券的投行业务开始出现惨淡的表现,直到2020年之后才开始有所起色。保荐的奥特威、和顺石油三家公司在列。令人惊讶的是,这只是昙花一现。从去年开始,公司赞助的成功项目数据再次陷入低谷。

信达证券的投行团队并不大。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显示,信达证券目前仅有19家保险代理人,其中14家保险代理人参与0保荐项目。只有王庆、曾等四人参与了三个以上的保荐项目,均在信达证券工作十年以上。从这个角度来看,信达证券对投行员工的培训,并不是像某些券商从同业和成熟保险挖角一样,是扩大投行队伍的主要手段。

公开资料显示,信达证券副总经理兼投行部负责人、全国首批保代徐克非在2018年曾对媒体表示,“以区域性股权市场为代表的场外市场是‘蓝海’,这也是券商实现差异化经营的主要方向之一。信达证券将布局区域性股权市场作为重要战略地位,寻求与大型券商的错位竞争。”而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存量很小,很少有券商会专注于这项业务。

就在去年9月,徐克非离开信达证券,出任渤海证券总裁。三个月后,渤海证券迅速提交招股书,正式启动a股IPO。

控股股东参股方正证券“带来复杂”[S2/]

信达证券是否构成同业竞争存在争议

信达证券去年提交招股书时,控股股东信达资产也表示,其境内子公司与信达证券之间“不存在实质性同业竞争”,“信达中国控制的其他子公司不从事证券、期货和公开发行基金牌照业务”。为此,信达资产还出具了《关于避免同业竞争的承诺函》,承诺信达及其直接或间接控制的子公司未来“不从事与发行人及子公司构成实质性同业竞争的业务”。如果信达资产违约,导致同业竞争,有义务主动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当时信达资产还没有在a股上市的券商平台,而就在去年9月,方正证券(601901。SH)公告称,经证监会批准,信达资产合法受让政泉控股持有的7.1亿股方正证券股份,成为方正证券大股东,持股比例为8.6%。方正证券是业内老牌大中型券商,券商和投行排名高于信达证券。年报显示,方正证券去年营收86亿元,净利润18亿元,行业排名20出头,远高于位于行业中游的信达证券。

而且,长期供职于信达资产的栾坤在参股方正证券后,于今年2月出任方正证券董事。公开资料显示,栾坤历任信达投融资业务部总经理助理、信达旗下南洋商业银行秘书长、信达战略客户副总经理。一般来说,持股5%以上+派董事,意味着对参股公司有重大影响。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存在实质性的同业竞争问题呢?

对此,资深投行人士王对《红周刊》表示,政策允许一参一控,“参股不属于同业竞争范围,是控股股东控制的两家公司之间的事情”。但在此前信达证券发布的招股书中,并未提示信达资产可能成为方正证券的大股东,也未提及是否与方正证券构成同业竞争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与信达证券类似,同样在申请IPO的首创证券,控股股东北京首创创业集团也存在“一参一控”现象——后者也是第一创业证券的大股东,持股12.7%。今年年初,第一创业(002797。SZ)公告称,首创集团已与另一家国有公司签署意向性协议,拟转让第一创业全部股权。转让后,首创集团仅保留首创证券一张券商牌照。当时有媒体解读为试图为首创证券IPO扫除障碍。

此前券商IPO普遍成功,但今年3月,广州国企万联证券宣布终止IPO审核。万联证券表示,鉴于其战略规划调整,决定撤回本次a股申请。这也是近年来券商IPO失败的首例。报告期内,万联原董事长金被调查,董事长及高管变动频繁,新任总裁罗钦成近日被证监会监管。

王说:“万联的规范性问题大,高管变动大,分配条件有问题。”事实上,信达证券在报告期内也有多位高管变动。另外,就反馈来说,还有很多需要说明的地方。

“AMC”券商的发展到底有多糟糕

信达证券能否成功破冰值得怀疑

信达证券的控股股东信达资产原本从事不良资产处置。目前,随着企业债务违约事件的高发,尤其是以恒大为代表的多家头部上市房企的雷爆,不良资产处置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去年以来,多个部门多次重申AMC将回归主业。今年2月,中央巡视组也指出,四家AMC都存在不良资产处置业务弱化、防范和化解风险能力不足的共同问题。

中南财经大学教授谭浩俊向《红周刊》指出,四大AMC公司过去几年的发展明显偏离了主业,“撒网”布局反而产生了一些坏账。"在当前的经济环境和政策导向下,AMC需要专注于其主要业务."一位券商人士也指出,如果信达证券能够上市募集资金,显然有助于公司充实自身资金实力,进而增强与信达合作处置不良资产的能力。

今年3月,信达资产迎来了新掌门人、原董事长张子爱的退休,总裁张卫东出任党委书记并接任董事长。舆论将信达资产高层的变动解读为推动信达进一步回归主业。

“四大AMC公司的业态太复杂,金融牌照相对齐全,有的还掌握了全牌照。他们需要这么多金融牌照吗?我认为四大AMC应该把重点放在不良资产的处置上。”谭浩俊表示,四大AMC可以依托多个金融牌照开展业务,但这些业务的比重不能太高,也要结合不良资产处置的主业来开展。“当初成立四大AMC是为了处置不良资产,实际上是去做其他金融业务。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会怎么做?如果主业不突出,AMC就失去了意义。”

公开信息也显示,四大AMC旗下券商发展并不顺利。如长城资产控股的长城郭蕊证券,排名行业垫底,2021年总营收5.6亿元,净利润1.2亿元,排名近百;赖倒台后,华融资产旗下的华融证券风险全面爆发,进入痛苦收缩和风险出清阶段。AMC券商中,只有东方资产旗下的东兴证券表现较好。凭借2015年成功上市的先发优势,去年总营收超过50亿元,净利润超过16.5亿元。

现在对于有AMC背景的券商来说,信达证券IPO后能否走出类似东兴证券的成长之路,显然还需要在信达证券目前业绩一般的基本面因素下观察。

(本文已于6月4日在《红周刊》发表。本文中提到的个股仅供举例分析,不提供交易建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55813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10
下一篇 2022-09-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