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退出风险分析及对策

资本退出风险分析及对策,第1张

投资者如何规避退市风险

近40家上市公司被摘牌。虽然股票退市是正常的新陈代谢,但投资者的风险也不容忽视。投资者要认识到公司退市的巨大杀伤力,在公司业绩出现退市迹象时迅速退出。

中医说,治病要防。防范股票退市风险,投资者也要把握好不求回报的时间点,真正等到上市公司发布退市风险公告,此时股价已经跌了不少。如果因为不愿意割肉而放任股价下跌,最终可能会损失惨重。

如果一个公司从业绩优秀到退市分为三个阶段,那么投资者应该在第一阶段结束时退出。这个时候股价的抛物线损失不会太大,及时退出的损失是可以控制的。这三个阶段应该如何掌握?

第一阶段,一个公司开始生病的时候总会有征兆。比如消费者投诉造成的不良社会影响,或者公司产品销售的巨大积压,或者应收账款的剧增,都开始预示着公司可能已经出现问题。如果公司仍有大股东持股、大量减持股份或累计质押股份比例较高,则说明公司有“生病”的可能。此时,如果股价明显弱于大盘走势,比如大盘上涨10%,但其股价保持不变,那么投资者最好先出局,寻找新的好股票买入。这个时间节点被认为是本栏目第一阶段退市的结束。

第二阶段是上市公司有明显问题。比如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导致业绩出现重大亏损,或者被收购资产发生雷爆,商誉出现重大损失,或者被曝财务造假。这时候一般公司的股价已经跌的很严重了,投资者的损失也比较大。此时,第二阶段的结束以上市公司公告存在退市风险为标志。

虽然投资者已经损失了很多,但他们应该尽快离开。毕竟这时候撤离总比真的说要退市进入退市期好。

从上市公司发布退市风险警示到真正退市是第三个阶段。这时候投资者的损失也是最大的。毕竟在退市整理期结束时,股价很可能会跌破1元,有的股价只会剩下0.2元左右。此时投资者的损失可能超过90%,风险不言而喻。

据说第三阶段也有被其他大公司重组的可能,但是这个概率太低了。投资者不能因为这种小概率事件而冒大损失的风险,但这时候投资者割肉的损失就太大了。所以本专栏说,投资者远离退市股的最佳时机是第一阶段结束。

投资者在选股或考察持股时,最重要的不是搞清楚这家公司有什么优势,而是是否符合退市第一阶段的缺点。对于任何应收账款过高、库存过高、大股东不那么领情的公司,投资者都应该敬而远之。他们要随时观察股价变化,及时止盈止损,尽量观望,三思而后行。

北京商报评论员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54079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08
下一篇 2022-09-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