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保险满期返还本金是真的吗

买保险满期返还本金是真的吗,第1张

已有300多人被骗!保险能补息、投资保本返息?真相是——

全文1599字,阅读时间4分钟左右。

理财有新招!

如果有人告诉你可以为你的保险支付利息,你会相信吗?

近日,北京朝阳法院发布的一份判决书公布了一个团伙利用保险集资诈骗的细节。不法分子打着为受害人办理保险费业务的幌子,成功从300余人处骗取4600余万元。

作为非法集资的新套路,利用保险金融诈骗近年来屡屡得手。对此,业内专家表示,所谓的保险利息补充、保险收益升级,多是不法分子诈骗的幌子,消费者不能轻信。

保险可以支付利息?300多人被骗

6月14日,北京商报今日记者注意到,近日,北京朝阳法院发布的一份判决书公布了一个团伙利用保险集资诈骗的细节。判决书显示,犯罪分子以给被害人办理保险、补息业务为幌子,吸引被害人在北京朝阳等地投资某理财项目,并承诺保本返还利息,成功骗取300余人集资款,金额达4600余万元。

目前,该犯罪团伙成员已被分别判刑,但最终,被害人经济损失达4400余万元。

事实上,近年来,打着保险旗号的金融诈骗案件屡见不鲜,频频招人。类似的骗局还有退保融资、保单分红等。

专家:几乎没有支付利息的保险产品

退保理财是指以代理退保为噱头,诱导消费者退保,购买所谓的“高价值”理财产品或其他非保险金融产品。保单分红以“保单红利补偿”为名,诱导消费者质押保单申请贷款,然后用贷款资金购买所谓的“高收益”理财产品。

比如2022年初,湖南银保监局取缔了两家“有牌无证”的保险中介机构。原因是这两家机构的工作人员以分红险收益率低为由,通知客户办理所谓的收益率升级。事实上,他们说服客户退保或质押贷款,并诱使客户购买高息产品进行投资。

对于不法分子利用保险补息、保险收益升级等借口欺骗消费者,资深精算师许指出,需要补息或消费者主动升级的保险产品几乎没有。所谓的保险利息补充、保险收益升级,大部分都是假的。

保险理财骗局有哪些?

除了需要防范退保理财,保险从业人员销售非保险金融产品也容易导致保险理财诈骗。

今年4月,11名保险从业人员因销售非保险金融产品,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终身禁入。这11名保险从业人员向保险公司客户宣传某公司发行的云升大山非法基金产品,以销售基金的名义帮助该公司非法集资,吸收公众存款。

北京商报今日进一步梳理发现,这些骗局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犯罪分子诱导保险消费者退保或质押保单获取现金购买非保险类金融产品。另一类是保险从业人员故意将保险产品与非保险金融产品混淆,声称投资项目或资金安全由保险公司保障,保本、高收益,诱导消费者购买。

但无论是哪种骗局,以高收益率为卖点的“理财产品”都很可能涉嫌非法集资,最后的结果大多是投资机构“炸雷”,卷款“跑路”,投资的保险消费者往往损失惨重。

如何预防?

为什么保险理财诈骗这么多?为什么消费者容易被中招?

徐伟分析,一方面,部分保险营销员和消费者是熟人关系,导致消费者警惕性不高。另一方面,由于保险产品本身条款复杂,如果一些非法金融产品投保,消费者其实很难识别。此外,受害者多为老年人,更容易上当受骗。

消费者该如何防范花样频出的保险金融诈骗?对此,许建议,消费者无论购买任何理财产品,一定要通过合同明确自己所投资的产品类型,知道自己购买的是哪种类型的理财产品,同时要明确产品是哪家投资机构的,是否属于正规机构。对于合同中不清楚的地方,一定要问清楚,千万不要糊里糊涂的签字。

此前,深圳市保险行业协会也就相关问题提醒消费者:拒绝相信高息“理财”和以保险公司名义承诺的高额回报,拒绝被赠品、“利息返还优先”等诱惑所打动,拒绝以个人名义与销售人员签订投资理财协议,拒绝销售人员以个人名义开具收据。

记者陈婷婷·李秀梅

图片来源: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Yitu.com、视觉中国。

编辑孙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53299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08
下一篇 2022-09-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