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羊羊”变身“摇钱树”——一个山东乡村的产业致富之路

“喜羊羊”变身“摇钱树”——一个山东乡村的产业致富之路,第1张

“喜羊羊”变身“摇钱树”——一个山东乡村的产业致富之路

盛夏,天气炎热。在位于鲁西的山东省聊城市冠县庄妍街道后十里铺村,36岁的农民沙德华早上六点就起床,和几个工人一起搅拌中草药饲料。在他的院子里,十个养殖棚整齐排列,2000多只羊在离地面半米的高架上吃饲料。

在冠县庄妍街道后十里铺村,农民沙德华有2000多只羊。新华社记者王志摄

“我们喂羊的饲料里添加了发酵麦冬、地黄、茯苓等中草药。不仅羊生病少,而且肉嫩,气味小,味道好,价格高。去年我就靠这些‘喜羊羊’净收入100多万元。”沙德华自豪地说。

后十里铺村509户1489人,其中回族1280人。后十里铺网格党支部书记李政委告诉记者,村里一直有养殖肉羊的传统。但过去家家屠宰的“散小”养殖模式,导致村里污水横流,气味大,苍蝇多到连窗户玻璃都能糊,增收效果差。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贫困村。

为清除环境污染这一制约产业发展的“拦路虎”,后十里铺村组织全村农民规模经营,带领群众“抱团”致富。

李政委说,2017年村集体流转土地53亩入股,群众出资每1万元入股1股,共筹资501万元创办村集体企业,建成年屠宰能力80万头牲畜的现代化屠宰线、日处理污水1000吨的污水处理厂、大型冷库,养殖与销售对接,彻底改变了以往的家庭作坊式生产模式,实现了升级换代

沙德华给记者算了“生态账”和“经济账”:在竖起的楼空水泥板上养羊,羊粪落到地上,羊不与粪接触,减少了疾病的发生;养殖户在微信群里报时间和屠宰量,屠宰场上门拉羊。集中屠宰减少了环境污染,每只羊平均屠宰成本也降低了15元;羊肉价格低的时候,可以放入冷库,然后适时出售,提高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后十里铺村还与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等合作。探索中草药养羊新技术。山东省科学院研究员王志胜说,通过在羊饲料中添加发酵中草药,提高了羊的抗病能力,平均每只羊用药成本近200元。由于无抗生素养殖,每只羊可长出10公斤以上的优质“雪花羊肉”,每公斤市场价达到100元,比传统养殖模式的经济效益高出三分之一以上。

“村民只要养好羊就行了,不用担心屠宰和销售的问题。现在,我们村的羊销往河南、安徽、浙江等省,还有很多客商来这里采购。”李政委说。

庄街道党工委书记说。2021年,后十里铺村集体经济收入210万元。目前村里有25万只羊,年产量80万只。年产值30亿元,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4万元。

后十里铺村全貌。(受访单位供图)

产业繁荣激活了乡村振兴“一池春水”。如今,后十里铺村道路全部拓宽硬化,路灯“户户通”“路路通明”,建成了3000多平方米的党建体育健身广场。笔直的马路,整齐的一排排房屋,街道两旁的树木……勾勒出一幅工业强、农民富、乡村美的美好画卷。(记者知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33281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25
下一篇 2022-08-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