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我们会有一场信用危机来,应该是在年以后

曹德旺:我们会有一场信用危机来,应该是在年以后,第1张

曹德旺:我们会有一场信用危机来,应该是在2022年以后

在接受采访时,曹说:“我们将会有一场信贷危机,这应该是在2022年之后。即使这次没有疫情,我们也会有危险;”这不是我们现在在做的,而是历史遗留问题。我是中国人,做生意的时候是精英中的一员。我有责任和义务。我怎样才能找到克服这些问题的方法?"

当我第一次在曹看到这个采访视频时,我被深深地打动了。这的确是一场信贷危机,也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

什么是信用危机?信用本质上既是契约精神,也是借贷问题。曹口中的“信用危机”,本质上是一场金融危机,一场贷款危机。反映到整个社会层面,金融危机助长了整个社会的精神危机,普遍缺乏契约精神。

其实早在2014年,复旦大学哲学系王德峰教授就曾说过类似的话:

“今天,我们,所有的社会阶层,无论是在市场经济改革浪潮中取得成功的少数群体,还是广大的普通群体,没有一个群体有生活幸福感,没有一个群体找到安身立命之所;我们没有精神家园,从一个物质不满足的时代进入了一个普遍精神不安的时代;我们今天并没有按照市场化进入一个理性的、有原则的、契约的时代,这是我们今天才做到的。未来有可能吗?我觉得行不通。最基本的现象是普遍的信任危机,对群体的不信任,对地方的不信任,对公共机构的不信任,甚至对家庭成员的不信任。我们又回到了孙中山先生所说的那种状态。”

信用危机本质上是债务危机、契约危机和信任危机。

而这场危机的演变也是自上而下的。当债务越来越多的时候,合同就不再被重视,信任就出现了问题。

首先,我们公司的负债率在2007年是80%左右,到了2015年,这个数字已经转到了160%;居民负债率从2008年的12%上升到2021年的62%。

我一直把我们过去的经济增长比作“透支增长”。这种透支是一种以投资杠杆为代价的经济增长。前期确实有不错的效果,但是借的钱要还,撬起来的杠杆最终还是要压下去,这是必然规律。

目前,随着负债率的上升,违约潮越来越大,所以曹所说的“信用危机”并不是一个空洞。

《中国家庭财务调查报告》中的数据显示,30-40岁家庭的住房贷款总额是家庭年收入的11倍,但收入最低季度的贷款总额是年收入的32倍。

按照目前5.6%的住房贷款平均利率计算,这些家庭每年仅住房贷款的利息支出就接近所有家庭年收入的两倍。

可以说房子债务碾压了一代人,一点也不夸张。

对于这些家庭来说,不可能通过收入覆盖每年的本息支出,一旦房价下跌,就会有违约风险。从这两年的数据来看,银行起诉房贷违约的案例大幅增加,拍卖行的数量自然暴涨。

2019年拍卖行数量只有50万。到2021年,短短三年,这个数字翻了三倍,达到160万。

如果这种趋势继续发展,很难说未来某一天会不会出现曹所说的“信任危机”。

另一方面,当房子的压力反映到现在的年轻人身上,则表现为利己主义、物质主义、契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缺失等。,这也是整个群体很大的精神危机。

有些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而不是黑天鹅突然出现。这些问题经常从上到下出现。资产、负债、杠杆过高,导致房地产价格上涨,进而掏出一部分人的钱包,挤压房地产继续上涨。

在市场群体的非理性行为下,它失去了原有的作用。

体现在数据上,截至4月30日,共有4630家a股公司公布了员工变动人数,其中1697家公司不同程度裁员,裁员总人数达91万人。

除了a股,大量的中小企业更是惨不忍睹。

但这个数据背后,更多的是因为疫情,而不是“历史遗留”。虽然今年2月,房贷还款金额首次超过了支付金额,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债务问题有减弱的风险。

为什么经济对我们如此重要?

经济不仅仅关系到温饱问题,更重要的是,经济的疲软会导致很多人的房贷违约风险,而一旦房贷违约,极有可能造成市场上房屋的恐慌性抛售,从而引发危机。

但正如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所说,“危机只有长痛和短痛。”除此之外,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这就好比当你吹出一个泡泡,那么这个时候你只有两个选择,要么继续给泡泡充气让它变大,但泡泡还是会破;还有一个办法就是主动戳破它。

无论你选择哪种方式,最终都会破裂。

当我们谈论危机时,我们的潜意识往往认为它极其糟糕,我们应该尽力避免它。但反过来说,“不破,不立”,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危机过后,可能是新的机遇,新的开始。

个人意志很难影响宏观变化,宏观变化也绝不会以某人的意志为转移。最多只能延缓,不能阻止。

关键问题是,我们对此有心理准备吗?

结束。

作者:罗先生,《新青年》职场内参。关注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悲观者。关注我,磨我的知识给你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29918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23
下一篇 2022-08-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