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申遗最新进展

德云社官网订票2022-07-13  23

中轴线申遗已经进入冲刺阶段

原标题:中轴线应用进入冲刺阶段。

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教授陆舟等嘉宾做客北京新闻中心2022《双奥之城·看经典》直播间。

昨天,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教授陆舟等嘉宾做客北京新闻中心“双奥之城,守望经典”直播间,揭秘北京中轴线保护和申遗背后的故事,带领大家透过中轴线透视北京这座古城的发展历程。北京青年报记者从现场了解到,目前,北京中轴线申遗已进入冲刺阶段。

通过中轴线申遗

呈现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

目前北京中轴线上已经有三处世界遗产,为什么还要推进整体申遗?单霁翔介绍,中轴线上已经有三处世界文化遗产,分别是故宫、天坛和大运河,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但它们只是宏伟中轴线的一部分,中轴线上还有很多文物古迹和人文景观。推进中轴线整体申遗符合世界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的要求。陆舟介绍,北京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共有7处世界遗产。整个文化脉络已经在北京呈现,从史前到明清。如何通过中轴线更好地呈现中华文明的历史发展脉络,是中轴线应用的重大意义。

单霁翔介绍,世界遗产公约诞生至今已有50年,期间共对1154处世界遗产进行了评估,可见评估过程非常严格。根据最新的申报要求,每个国家每年只能申报一个名额。中国虽然拥有极其丰富的遗产资源,但每年只能选择一个地方申报,所以竞争非常激烈。

中轴线的文化价值

完全符合申请世界遗产的标准。

陆舟介绍,中轴线是中华文明的载体,反映了中华文化最重要的内容,如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秩序的服从等。中轴线是中国“尊华”理念在城市建设中的最佳体现。中轴线对北京整个城市的影响在于,它是整个城市规划的核心,是城市规划的杰出典范。同时,中轴线是许多重要事件的发源地。比如新中国成立等很多历史事件都发生在中轴线上。从这些方面来看,中轴线完全符合世界遗产申报的条件。

中轴线上的故宫是秩序的最好体现。单霁翔介绍,中轴线本身就是秩序感的体现。“尊中心”,故宫建筑在大面积上的平衡、对称和秩序感构成了北京独特的城市景观。故宫的九道门都在一条线上,而且这条线不仅仅是一条路。有民居、桥梁、祭祀建筑、园林等立体建筑。在整个7.8公里的中轴线上,堪称一条引领城市的天际线。

据陆舟介绍,元朝规划北京时,先建中央平台,再定四面轮廓,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从元朝到明清,其实中轴线的建设是不断加强的,所以中轴线是中华文明非常重要的载体。对此,单霁翔做了进一步的解释。他说:考古证明,明朝的中轴线和元朝的中轴线是一脉相承的。中轴线从3.8公里变为4.8公里,明代又变为7.8公里。这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元代以来,最重要的建筑基本都在中轴线上,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最高理念。

申请流程是

促进中轴线保护的过程

多年前,故宫桐梓河污水泛滥,北京经过三年整治,桐梓河碧波重现。天坛医院整体搬迁,帮助天坛公园恢复大面积绿地;北京市少年宫搬离了寿皇殿,为这座历史建筑的整体保护做出了贡献……多年来,北京大力推广中轴线申遗,中轴线周边环境有了很大改善。“现在,大运河回来了,中轴线范围内有近480米的运河水系,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单霁翔说,“中轴线申遗的过程就是推进中轴线保护的过程,可以促进人们对其价值的进一步认识。”

对此,陆舟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陆舟表示,为了推动中轴线申遗成功,其保护状况非常重要。近年来,北京下大力气腾空中轴线沿线的文物,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这是我们两年来最重要的工作”。陆舟介绍,中轴线相关建筑的修复和环境整治的完成是中轴线申遗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以先农坛为例,作为中轴线上的重要遗产组成部分,其周边环境是否符合申遗条件是评价其改造效果的重要考量因素。

北京中轴线申请的怎么样了?陆舟透露,中轴线的应用已经进入冲刺阶段。目前,正阳桥的考古正在进行中,它是中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城市景观的重要因素之一。陆舟说,镇水兽之前在正阳桥的考古发掘中已经发现过。据史料记载,正阳桥的部分地方应该是被保留下来了,希望通过考古能进一步恢复正阳桥的原貌。

文/记者赵婷婷

摄影/记者崔军

在前门步行街北端,将建设文化旅游融合示范区。

昨天,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北京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主任关占秀做客北京新闻中心2022《双奥运之城》直播间,向观众讲述了中轴线,即“城市秩序之轴”,以及中轴线上天珠之地正阳门的历史。关秀透露,未来将以箭楼开业为契机,在前门步行街北端打造具有古都特色的高端文化旅游融合示范区,这将是激活中轴线遗产价值、复兴前门商圈、促进区域文化旅游项目发展的有机尝试。

北京的中轴线是一场由建筑表演的壮丽乐章。钟鼓楼在北端,向南经过万宁桥、景山、故宫、天安门广场、正阳门,到达永定门,长约7.8公里。它是中国最典型的城市中轴线,也是世界上现存最长、最完整的城市中轴线。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汇聚了北京城市建筑的精髓,蕴含着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思想,彰显着大国首都的文化底蕴和文化自信。

根据关修的介绍,按照东方文明的思维模式,北京的中轴线应该是一个整体概念。如果把中轴线看成是环环相扣、首尾呼应的文化之龙,那么从永定门到正阳门的箭楼就是龙头。其中,天桥、大栅栏至今还保留着许多当年商品交换和流行文化的历史遗迹,反映了中轴线上以人民文化为主题的人民秩序。正门瞭望塔正好在龙眼的位置,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被称为中轴线上的“天珠之地”。关秀透露,未来将以箭楼开业为契机,在前门步行街北端打造具有古都特色的高端文化旅游融合示范区,这将是激活中轴线遗产价值、复兴前门商圈、促进区域文化旅游项目发展的有机尝试。

早年京城有九坛八庙,坛庙元素占中轴线近一半。在中轴线上,坛庙文化体现了古代的尊天祭祖观念,中轴线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坛庙文化与礼乐文明的相互辉映。

文/记者赵婷婷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71634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