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人为什么

波兰人为什么,第1张

在我国的亲清时期,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包括李鸿章参加沙皇·尼古拉斯二世加冕典礼时俄国与清朝签订的《中俄密约》。该条约第四条明确规定,允许中俄道生银行俄国在东北修建一条横跨吉林、黑龙江的“中东铁路”,并与俄国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相连。

起初,李鸿章想借助俄国制衡日本,但结果却远非他所能控制。一是中东铁路的修建进一步刺激了俄国吞并东北的野心;第二,哈尔滨这个滨江小村的意外崛起。

“哈尔滨”来源于蒙古语“江边村”的意思。19世纪末,哈尔滨形成了马家沟、香坊等数百个村落。1898年,中东铁路公司经过勘探,确定哈尔滨的田家烧锅为工程局驻地。随着大量俄罗斯工程师的到来,周边的商业活动持续繁荣,从而形成了一座城市。

哈尔滨的城市建设具有俄罗斯特色,因此也被称为“远东莫斯科”。所以很多人提起哈尔滨总会联想到俄罗斯,其实不然。1913年1月4日,中东铁路局在哈尔滨进行人口普查,发现哈尔滨只有68549人,却有53个民族。除了俄罗斯人和中国人,犹太人和波兰人是人口最多的。

东北的犹太人早已为世人所知,但即使是当地人也很少知道曾经有这么多波兰人生活在哈尔滨。波兰人和俄罗斯人属于斯拉夫人。就像欧洲人分不清“鞑靼人”和“蒙古人”一样,中国人自然也分不清两者的区别。

另一个原因是,在16、17世纪,波兰曾经称霸欧洲,但因为树敌太多,最终被周边列强瓜分。795年,波兰大部分领土被俄罗斯吞并,120万波兰人成为“被征服者”。东北的波兰人都以俄罗斯人的身份出现。

为了保持统治的稳定,沙皇一直有意识地将波兰人转移到西伯利亚。中东铁路数万名工程技术人员中,据说有80%左右是波兰血统。决定花8000两银子买田家煮锅的工程师施德洛夫斯基博士是波兰人。

松花江铁路桥是哈尔滨历史上第一座现代建筑。这座桥是远东最大的铁路桥。因为跨度大,就连波兰总工程师多夫斯基也特意向波兰华沙铁路局求助。这座桥的超大型预制构件是在波兰生产的。

从铁路建成到俄国政权垮台,中东铁路局始终处于巨额亏损之中。许多俄罗斯官员开始意识到铁路运营取决于沿线城市的发展水平,因此他们鼓励俄罗斯资本投资哈尔滨。波兰人和波兰犹太人是二等公民。因为俄国急需同化东北,哈尔滨成了他们的“天堂”。

随着欧洲列强的不断扩张和中国东北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波兰商人乌鲁伯·列夫斯基发现从欧洲向中国东北运输啤酒完全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于是在哈尔滨花园街建造了中国第一家啤酒厂。酒厂技术人员来自俄罗斯和波兰,啤酒花来自德国。哈尔滨啤酒厂生产的啤酒不仅受到欧洲人的喜爱,也让中国人着迷。这就是今天哈尔滨啤酒厂的由来。

波兰商人伊万·雅科夫列维奇·邱琳用他的名字在哈尔滨成立了“邱琳外国公司”,成为中国东北最大的百货商店。他最大的贡献是把流行于波兰和立陶宛的灌肠带到了东北,后来发展成了著名的“哈尔滨香肠”。

十月革命后,许多波兰白俄罗斯人流亡东北,但遗憾的是,北洋政府很快取消了俄国的“治外法权”。无国籍难民的身份让波兰人处境艰难,但幸运的是,波兰在历经100多年的湮灭后,成功恢复了国家,约有15000名波兰人从中国回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tour/29674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6-06
下一篇 2022-06-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