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西北

龙门石窟西北,第1张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雕艺术的最高峰,居中国所有大石洞之首。东门石窟大致分为西山石窟和东山石窟两部分,大部分集中在西山石窟。

西山石窟:北门-禹王池-千喜寺-宾阳三窟-摩崖三龛-万佛洞-莲花洞-奉先寺-古阳洞-方耀洞-南门。

西山绝壁上有50多个北朝、隋唐时期的大中型洞窟。北魏代表性洞穴:固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皇甫公洞、巍子洞、蒲台洞、火烧洞、慈香窑、道洞等。

隋唐时期的代表石窟:大鹿神像祠、千喜寺、宾阳南窟、宾阳北窟(以上两窟及窟顶装饰于北魏,佛像完成于隋、唐初)、景山寺、崖三佛祠、万佛洞、会间洞、净土殿、龙格寺、晋南洞等。本文简要介绍了一些著名的建筑景点。

卢舍那大佛是根据武则天本人的容貌和神态雕刻而成的佛像。它也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艺术水平最高、整体设计最严格的雕像。它以神秘的微笑而闻名,被外国游客誉为“东方蒙娜丽莎”和“世界上最美的雕像”。

卢舍那大佛建于唐高宗咸亨三年(公元672年)。位于洛阳龙门西山南山腰的大鹿神雕像龛内。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

日本的光明皇后非常崇拜武则天。在卢舍那佛像雕塑传入日本的消息传出后,740年,圣武天皇许下“我也将被建造”的誓言,于是卢舍那佛像铜像被建造在奈良的东大寺(平成京)。

千玺寺又名翟建堂,是龙门西山最北端的一座石窟寺。创作时间不详,唐诗中也没有记载。庙名最早出现在宋人的一些诗词中。相传这里曾是唐朝宰相范丽的别墅,兴盛于宋金时期。清代,木檐初建。1990年改建成仿唐朝的木结构风格,用石板铺成。

现今龙门西山石窟的“千喜寺”窟高九米多,宽九米,深近七米。洞顶的藻井是一朵浅雕莲花。主佛是阿弥陀佛,南墙上有菩萨。一个1: 1的复制品在故宫博物院展出。

北方有观音菩萨等石像。但是,这和宋千玺寺没有任何关系。清代陆:“照今龙门山半,宾阳洞前榜名为‘黔西’,是乾隆中庸之题,非其原处”。

宾阳洞,原名灵岩寺,由宾阳中洞、宾阳北洞、宾阳南洞三个洞穴组成。

宾阳洞开凿于北魏景明元年(公元500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它是北魏宣武帝为孝文帝和赵文皇后挖掘的第一个皇家洞穴,以纪念孝文帝迁都洛阳和汉化改革的历史功绩。也是我国官方历史上唯一有确切记载的石窟。

阿明人彭钢曾在《龙门石像题录》中写道:“当时民肥被锤,所有钱财都是以穷妖为代价”,指的就是洞穴的挖掘。宾阳三窟修建前后耗时24年,就业80多万人。但北魏时只有宾阳中洞建成,宾阳南洞和宾阳北洞直到隋唐才建成。

万佛洞是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的一个洞穴。它因洞穴南北两侧整齐雕刻的15000尊小佛像而得名。是在宫中第二位女官姚申彪和内道场智云禅师的主持下挖掘出来的。它完成于公元680年,唐高宗永隆元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tour/29463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6-06
下一篇 2022-06-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