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五华洞简历

聚客2022-06-06  24

第九窟(阿川佛窟)

公元471年至494年

石窟9 ~ 13号,俗称“五华洞”,因后人泥塑而异常华丽。因为它建于北魏国家变革、文化更新的时代,汉风渐浓,所以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民族特色。

第九、十窟为一组双窟,前后室结构,汉式厅堂布局。洞穴的两边各有三个房间。雕刻成千上万的佛像,承载着狮子和大象,非常壮观。第九洞的大门是中国传统的厅堂式建筑,两侧对称的壁龛,雕刻层层叠叠,中西合璧,装饰意味浓厚。洞壁上层层叠叠的壁龛,雕像的主题也多来自于Hokkekyo。洞顶呈格子状,雕莲飞舞于格中,夜叉刚劲有力,一手托起千马,一手托起横梁。后室北墙上,主像雕刻释迦牟尼,东西墙上,一尊菩萨受胁。

第10号洞穴(皮鲁夫洞穴)

公元471年至494年

在敞开的窗户和前厅北墙的拱门之间,徐觅山被群山覆盖,两条龙在山腰上纠缠在一起。山里有茂密的树木和竞争的动物。在外面,阿修罗盘腿坐着,有多个头和手臂,手里拿着太阳和月亮。东西壁上雕有三个屋形龛,龛内佛像慈祥慈祥,菩萨神态安详。浮树下,半人坐念菩萨,一手扶着,沉入四谛。洞的东西两侧,金刚力士头戴鸟羽冠,手持钻石杵,神态慈祥。后室主像为弥勒佛菩萨,东西壁两侧为菩萨像。南墙是因果报应故事的壁龛,展示了释迦牟尼的良好教导和对异教徒的投降。

第11窟(与佛洞相连)

公元471年至494年

第十一、十二、十三洞为一组。第11窟中央塔柱上下两层,风格古朴。下层四面立有佛,正面两侧还有另外两尊佛,细颈细腰,温雅风范,为辽代所补。西房大龛里立着七尊佛,鬈发式,脸型丰腴,身材高挑,衣着雅致。东壁上壁泰和七年(483)造像碑文,共337字,是云冈石窟现存最早的碑文,风格古朴,是平城渭北书法的代表作。石窟里的龛位很多,没有统一的规定。讲的是北魏的民间集资。

第12窟(地藏王窟)

公元471年至494年

俗称“音乐洞”。洞前洞后,在前室外墙上方开凿洞檐,在洞口布置柱子。前室北墙顶楼,天宫内有十四位艺伎乐师,演奏的乐器有吹指弹、打鼓、吹笛、琵琶、横笛、琴、五弦琴、咿呀、汩汩、腰鼓、伊嘴笛、法轮等。门楣上的一群舞者,动作连贯,魅力奔放,是人类舞蹈的艺术再现。洞顶是一个开朗的歌妓,体格健壮,具有北方少数民族的特点。洞内雕刻的乐器形制、演奏方式和组合形式,集中体现了北魏宫廷乐队的风格和社会音乐制度,是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历史的珍贵资料。

第十三窟(文殊菩萨洞)

公元471年至494年

拱顶主像为弥勒佛,双足交叉,高13米,头戴宝冠,颈上有钟领和花环,胸前有蛇饰,双头珍珠。右臂肘下,一条火红色的四臂奋力抬起。这一形象是后人用粘土绘制的,但在最初的雕塑中只发现了双足莲花。东方壁龛的雕像,宫中的飞亭,流苏窗帘,舞龙,无不彰显中国风。在南墙明窗与洞门之间的大龛里,七尊站立的佛像造型优雅。

五华洞是云冈石窟第9-13窟的俗称,因绘于清代而得名。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9442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