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族简介

高山族简介,第1张

赛西亚特(Saisiat,赛西亚特)是高山族的一支。人口约7000人,位于新竹、苗栗两县交界的山区。夏人分南北支,各有一个首领,各家的长辈地位都很高。动物、植物和自然现象作为姓氏在家庭中盛行。宗教信仰是超自然的神,祖先的灵,侏儒的灵。两年一次的矮人神灵祭祀是主要的宗教活动,其他不同的祭祀由不同的姓氏主持。他们在建筑和生活中大量使用竹制品,形成了鲜明的竹文化。

国家历史

在早期,夏塞人也从事农耕、烧山和狩猎。后来在周边强势民族的压迫下,土地使用范围逐渐缩小,转变为固定耕作农林类型。面对强大的外来文化,老一代的夏塞人更加珍惜传统节日,排除了许多外力来保持自己的节日完好无损。他们是台湾省少数几个能保持节日原汁原味的少数民族之一。夏人属于宗法社会,地域和图腾氏族是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同一姓氏(同一图腾)的三五个家庭居住在一个聚居地。聚居地组合成一个村落,村内同姓家庭组成不同姓氏的宗族祭祀团体,是不同姓氏的耕地和渔区互助单位。联合成一个部落联盟,现在被称为南夏塞或北夏塞。

住所

夏塞人生活在海拔500米到1500米左右,人口5000多人。他们是台湾省山区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少,分布最窄,以祭祀矮灵闻名。

传说夏塞人的祖先起源于大巴山,洪水时期南下至阿里山附近,沿海滨到达后来的居住地。夏人在古代自称“赛夏特”,分为两大群:赛-基拉帕,又称艾达群,分布在鹅公基山山麓;赛瓦罗又名东河群,分布在鹅公基山脚下附近。

语言

[h/]夏塞人的语言分为两大方言群:北方方言和南方方言。据语言学家推测,它是一种更古老的南岛语族语言,可能更早出现在台湾省。为了适应当地的社会环境,夏塞大多数人会说普通话,甚至把这种语言作为日常语言,但他们自己的民族语言却逐渐被遗忘。然而,政府意识到少数民族语言的重要性,并开始推动“少数民族语言认证”,以逐步恢复使用夏塞语的人数。

服装大楼

衣服主要是自己织的亚麻。背心由两片麻布对折而成,正反面都有编织图案(在编织的过程中,夹入不同颜色的线,形成几何图案)。头上戴着黑色头巾,外套是齐膝的双排扣外套,由两片亚麻布的背面对折缝制而成,正面相对。束腰裙是男士用的T型腰带,女士用深色棉布做的打底裤,通常下缘有一个小铃铛。还有其他的胳膊,腿,手腕,头饰,腰饰等。

大部分夏塞人的家都在山坡或小梯田上。因为他们生活在树木和竹林丰富的地区,所以建筑材料以竹和木材为主,木材为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tour/29376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6-06
下一篇 2022-06-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