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圣寺始建于南诏时期,具体修建众说纷纭。蒙古段的僧人记载:“原崇圣寺建于赵初。是昭王阁罗凤与吐蕃佛教褒贬之盟,是吐蕃使节的驻地。”大理国内史《大理僧人分五类》载:“蒙台梭利崇道拜佛,而在城西建八庙四道。其中,最壮观的是崇圣寺,佛教教师居住的地方”。南诏劝丰祐时,海寿驱魔人受到重用,法师献计:“以南诏为佛国,重修崇圣寺为大崇圣寺,护国”。
据《南诏野史》(胡本、王本)、《古柏通志》等其他史料记载,当时修建崇圣寺和主塔时,寺基相距7里,圣人李建三塔,殿890间,佛11400尊,铜40590斤,建在南诏第十主塔保和。
在南诏之后的大理,佛教比南诏更发达,有“佛国”、“苗乡”之称。圣殿建成后,成为南诏、大理国佛教活动的中心。圣殿供奉的“圣”是观音。当时大理的观音崇拜极为盛行。大理二十二位皇帝中,有九位在崇圣寺出家。1056年,缅甸国王两次来到崇圣寺迎送佛牙,大理皇帝段思莲在寺中献玉佛。
元武宗“颁圣旨”时,封他为方丈和尚,保护寺院财产,免除粮税。到了元代,又进行了修缮,使“殿宇焕发新生,三塔挺立,金碧辉煌,气势磅礴,山衬(平)”了。
明郑德九年(公元1514年)5月6日,大理发生强烈地震,崇圣寺遭到严重破坏。“塔裂三尺”,史书载“城中百姓久居,中塔(大塔)断如竹,十日复时忽无玉”。除了宇通观音殿,其他所有的殿堂和建筑都被毁坏了,珍贵的文物也丢失了。李元阳重修,并撰《崇圣寺宝藏》。云纹说:“庙里有五件重物:一是三塔,二是洪钟,三是雨铜观音,四是佛牌,五是三尊金像。”其中,仓山圣盖楼,明代云南通的大型建筑,位于阜城西北三十里的崇圣寺。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与洪钟同挂,铸于咸通至唐朝之间[10]。徐霞客到大理时,仍有“崇圣殿前三塔,...伸江周围是参天的松树。西边从山门进来,三塔对面有钟楼,极为雄伟。建筑后面是正殿,正殿后面是“玉柱观音堂,铜像一尊,高三尺”(《徐霞客云南之旅日记八》)。
崇圣寺在清朝咸丰年间被烧毁,只有三座塔完好无损。
崇圣寺的修复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不断重复。1997年,钟楼重建,“建大钟”重铸。后来建了“影池”,重修了“雨铜观音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