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圣寺三塔修建年代

崇圣寺三塔修建年代,第1张

1977年维修时,从千寻塔顶和千寻塔底清理出南诏、大理时期佛像、佛经手稿等文物600余件。这是南诏大理时期最丰富、最重要的一批文物。其中一个是黄金雕像,重1135克,高0.24米。此外还有刻字铜片、佛经、各种铜镜、各种药材,如朱砂、沙砾、檀香、鹿茸、珊瑚、云母等。这些实物为研究南诏和大理时期的历史、宗教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三塔的塔砖上贴满了佛教密宗的各种梵文和汉文佛经。以下塔砖为崇圣寺中塔(钱逊塔)于1978年修缮时拆除的,是南诏劝冯友谅太平及天启年间(824 ~ 859)的遗物。

"顶上有清净达拉尼咒的梵文砖:砖高18cm,宽36cm。砖右演中文,直奔楷书。7左手梵文。汉代的文字是:“佛顶无垢,达拉尼清净。"阮福《滇南古石刻大理塔砖跋》曾说:"听长辈说中塔大门四周都是梵文砖,其文皆是最好的唐字,今无一存。"方国瑜曾在《云南史料目录》中说:"塔门已封,塔砖铭文不详。“在维护过程中移除的一些塔砖为研究人员提供了相关信息。

梵文-中国造塔砖达拉尼咒文:砖高20厘米,宽37厘米。右边是砖写,左边是中文,2~11是梵文,12~18是中文。所有的汉文都是直取楷书,上面写着:“在达拉尼造佛塔,据说是遵循梵文的十一行,他们说:“如果你造一座佛塔供养它,你的寿命就会延长。智慧被所有人尊重,世界充满希望。"

巴巴井螺旋文塔砖:砖高18cm,宽36cm。砖心矩形框内有三个螺旋图案,中间有“巴巴经”二字,图案外有“巴巴”二字。“八经”是梵语咒文的中文音译。南诏时期,佛教密宗在大理盛行。一般用梵文咒文直接写梵文。这块写中文的砖咒,似乎和佛教在中原的影响有关。

梵文圆形宝塔砖:砖高46cm,宽23.5cm。砖顶中央有佛咒,周围三层梵文圈。较低的梵文咒语。南诏时期,全国臣民皆信佛,佛教密宗融合白族传统宗教文化而流行。当时的秘僧阿诗礼,都需要懂儒释道,韩梵天都有能力,而学高养大的,往往都是兼任高官。在当时的佛教文物中,梵文真言被广泛使用,这块塔砖就是一例。

祈祷追魂咒。梵天塔的砖高22厘米,宽43厘米。砖的左上角,写着“哔”字。除了梵文,其余也都是用梵文和中文写成的追魂咒文。塔砖上铭文的内容和形式应该是南诏秘僧李的一句常用咒语。塔内建有此砖塔,可能是用来辟邪、浇土,以永保吉祥之意。

南诏劝丰时期修建的佛塔,建筑风格与唐代大陆著名的佛塔相似。可见当时南诏对大陆技能和文化的吸收,也说明苍洱经济发达,生产力和科技水平较高。这种梵文砖的制作也预示着佛教的广泛传播,是研究大理崇圣寺三塔修建史、大理佛教史以及南诏大理佛教与中原佛教关系的实物资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tour/29312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6-06
下一篇 2022-06-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