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没人穿龙袍

聚客2022-06-05  44

龙袍,在古代,只有皇帝才能穿。它是皇帝地位的象征。其他人都不能穿。谁要是敢私自做龙袍穿,那就是谋反的罪名,谁也救不了。然而,人们曾经发现了一具木乃伊。这个木乃伊实际上穿着龙袍,但他不是皇帝。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不是皇帝的人可以穿龙袍下葬?他是谁?

2006年5月,著名的龙袍木乃伊黄卓吾在北京石景山的一个建筑工地被意外发现。发现墓主人名叫黄卓吾,因为棺内有“中国宪法学博士黄公之棺”。但由于史料中缺乏对黄卓吾的记载,且其墓中有龙袍陪葬,故引起一时猜想。

木乃伊出土时,由于棺内埋有大量康熙年间的鲍彤,因此可以确定墓主人是一位死于清朝康熙年间的“钟贤大夫”,是当时的四级文官,但这一点无法从史料中得到证实。因此,专家推测,墓主人的“钟贤大夫”一职,可能是墓主人的遗赠,也可能是祖先在后代发展起来后所为。

木乃伊出土时,头发保存完好,明显保留了明朝的发束形式,不可能是康熙时期的四级官员。老百姓还得剃头编辫子,更别说做个四品官了。因此,专家通过技术手段从木乃伊顶部推断发际线位置,得出墓主人生前遵循了清代剃发更衣制度的结论。 因此推测墓主人为明末清初。他在明朝去世后,被清朝逼降,剃了头发,继续编辫子。他死后还敢偷偷恢复明朝的发型进行安葬。

凡有五爪龙缎、龙缎团作服者,官民不得穿。五爪龙缎、龙缎若颁,要挑出一爪来穿”——清集

更让人疑惑的是,墓主人的外套是清朝武官的御袍,里面穿着蟒袍,随葬品中还发现了一件龙袍。经过专家鉴定,墓主的这身行头确实是皇室真品!这和棺材上写的“钟贤大夫”并不相符。按照清朝的官服制度,四级文官应该穿鸳鸯,而不是一级武官的麒麟补品。专家给出的解释是,清朝皇帝有赏麒麟和“五爪龙袍”的记录。但翻看史籍可知,整个清朝皇帝送给臣下的龙袍有17件,可以说没有大的功绩是不可能获得的。在康熙年间,只有两个人得到过这种奖赏,一个是甘肃的连长孙思克,一个是平定了台省朱一贵叛乱的史世标。再者,皇帝赐的龙袍是至高无上的荣耀,连黄马褂都要代代相传,何况龙袍。怎么能和死人埋在一起?

“蟒衣似龙衣,与最高人民法院御袍相似,只是少了一爪”——野习编辑

追溯清朝历史,不难发现,其实清朝的王侯、郡王穿的御袍一般都是龙袍,贝勒则是绣袍。据史料记载,这种服装体系是以“五爪为龙,四爪为蟒”为理论基础的。因此,一些专家认为,这个墓的主人是一位王子的推断是合理的。但是王子的长袍和皇帝的长袍有很大的差距,因为王子穿的长袍的颜色仅限于卡其色或暗黄色,只有皇帝的长袍才能以明黄色为基调。而且从图案限制来说,太子袍上的龙必须是盘龙或者降龙,而皇帝袍上的龙必须是上升或者直立。

墓主人埋葬的龙袍正是皇帝龙袍的特征!经鉴定,出土的龙袍属于金丝绣工艺,上面有12条龙纹和13条龙纹。无论是工艺还是龙的形状和数量,都证明这件龙袍是皇室制作的皇家龙袍。因此,墓主人的身份成了一个难以解开的历史秘密。专家只能根据棺椁中记载的“钟仙卓黄武公大夫”推断墓主人名叫黄卓吾,暂时得出皇帝赐我一袍的结论。

面对诸多疑点,许多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进行了一些大胆的猜测。这些猜测的共同点是“黄卓吾”这个名字有没有被命名,被认为是掩人耳目。甚至有学者提出,这个名字的本意是“黄卓黄”,意为“我”,“卓五”意为“胡”。黄与“黄”谐音。

由于殷谭在康熙年间被废为太子,也可视为“我卑微的黄”,殷谭死于雍正二年,与专家预测的死亡时间接近。不过这里有一点,就是殷谭是地地道道的满族,不可能留明朝的发型,而且埋葬情况在史料中有明确记载。她死后,尹坦被谥号为和硕立太子,葬于天津蓟县黄花山李太子园,清正廉明,雍正安定局面。在收买人心的时候,光明正大的把殷谭葬在太子园,是一种有利无弊的政治手段。

历史上顺治之死原本是清初的一个谜案,木乃伊的发现为顺治之死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话题。据史书记载,顺治皇帝福临英年早逝于天花。然而,有人认为福临出家或被孝庄皇太后软禁。按照这种说法,心纯欲少的顺治皇帝活到康熙晚期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墓主人是明代的泛鬓角式,与史书记载的信佛顺治皇帝不符。但是,佛教和道教在明末清初都是很受推崇的。前女真祖师爷是吸收佛、道、儒三家精华创立的全真教。所以顺治在信佛教的同时可能也信道教,而且入关的时候是顺治皇帝授予道教的保留发型。

顺治出家观也是因为董鄂妃的死,让顺治皇帝无望,心理政治缺失。据说顺治皇帝去五台山出家了,葬在石景山似乎更合理。据清廷宣传,孝庄皇太后阻止顺治出家,顺治不久后去世。这份历史文献恰恰为顺治成功出家提供了逻辑支撑。毕竟清军入关不久,皇帝出家的消息怎么可能公布?所以,孝庄阻止了皇帝出家,然后宣布顺治宫任命八岁的康熙皇帝为皇帝,这是一种稳定舆论的手段。

虽然顺治这位太上皇经验不足,潜心修炼,但还是要安排皇家葬礼。结果清朝东陵出现了顺治的假尸,顺治死了又不能下葬,只能秘密葬在石景山。所以墓主人在顺治看来是经得起推敲的,但有一点无法解释,那就是墓主人穿着武官的御袍,不符合顺治的身份。作为太上皇应该穿龙袍,穿武官的御袍显然不合理,所以这个推论不可信。

多尔衮的疑似导火索比较有意思,就是出土的木乃伊一只脚上有六个脚趾。据史书记载,多尔衮的后代有六个脚趾,所以被认为是多尔衮遗传的家族基因。

“太子瑞多尔衮曾摄政一年。他死后,他的人民被定罪和解封。”-《清史稿》

据史书记载,多尔衮死后葬于王久墓,但也不排除多尔衮为自己策划了一个移葬他处的举动。毕竟在清初的局势下,多尔衮是一个实力强大的人,在皇太极死后的皇位争夺战中也留下了恶名。也许有一天能为他挖出一具尸体。《史记》中也记载多尔衮的坟墓被毁。多尔衮死于顺治七年(1650年)冬。死时被封为“清成宗皇帝”,短短两个月后就被剥夺爵位,挖坟焚尸。所以,以多尔衮的智慧,行刑之后一定要给自己找个坟墓安静的睡一觉。由于石景山原属顺天府管辖,顺天府也是多尔衮培植的势力范围。从府尹到将军,人们都会买摄政王的面子。多尔衮偷偷埋在这里比较容易,也不容易被察觉。

多尔衮是清朝皇太极统治时期最尊贵的皇族成员。天聪十年(1636年)皇太极称帝时,多尔衮被封为和硕瑞亲王,在六皇子中排名第三。多尔衮当时才二十四岁。皇太极死后没有继承人,多尔衮继承皇位的呼声很高。虽然没有做到,但他帮助了一个六岁的顺治皇帝。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多尔衮被拜为大将军。顺治亲自给将军加封,掌管兵马准备入关。清军入关后,顺治元年九月,顺治皇帝到了北京,任命多尔衮为其叔摄政王,并赐给他貂蟒。

“到处征伐,叔叔提倡。攻城略地,野战必胜。大叔年轻老实,没有什么隐情,忠于国家,贡献大业。他还帮我爬杆,帮我鞠躬,想通功德,比周公还高。”——顺治皇帝

顺治二年(1645年),多尔衮升任皇叔摄政王后,一切礼仪如皇帝,群臣出朝后都要“送多尔衮下跪”。这个时候多尔衮虽然不是皇帝,但也比皇帝强。所以墓主人被废黜皇帝的意思也附在上面,而且根据他死后有可能以其父的遗嘱追封,有可能龙袍陪葬。一个武官的皇家制服,也符合他一般的军旅生活状态。太子之前是贝勒,穿绣袍也是情理之中。所以清初只有他一个人能合三袍。多尔衮死于冬季,尸体保存的自然条件较好,成为木乃伊的可能性较大。

这里的疑问只是发型。毕竟清朝入关后的“剃发更衣”是多尔衮主导的。如果他死后还留着明朝的发型,那就不合理了。

综上所述,历史总是那么坦率和神秘。关于龙袍木乃伊的猜测,以及明朝朱三王子的猜测,终究经不起推敲。或许通过更多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考证,“黄卓吾”的真实身份会慢慢浮出水面。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9164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