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西方称之为“刺桐”,是12-14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顶峰,也是古代中国主导中外贸易的时期。作为东西方国际贸易网络的东方支撑点,它占据着重要而独特的历史地位。
古代泉州府管辖范围包括今天的泉州、厦门、金门、钓鱼岛、澎湖和台湾省。古代泉州港素有“四湾十六港”之称。“四湾”: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湾、湄洲湾。每个隔间有四个分支。
在马可波罗的游记中,泉州港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深受马可·波罗游记影响的哥伦布,寻求一条新的东方之路,意外发现美洲时,自以为终于到了泉州。
宋元之交,掌管泉州港的地方投降政治势力反宋减元,泉州港免于战乱,保持繁荣。
元朝时,海上丝绸之路的第一个主要港口还是泉州,但元朝的民族等级制度比较残酷,蒙古族排名第一,色目人排名第二,汉族排名最低。这使得泉州港的实际权益落入色目人手中,民族矛盾空变得尖锐。
元末,中央朝廷的权力斗争蔓延到最大的利益港,导致一丝发航十年之乱,泉州港损毁严重。
明成化十年,泉州船公司迁至福州,标志着泉州港400年外贸口岸地位的终结。
清代郑成功反清复明,清廷禁止迁海,泉州社会经济严重受损。为了谋生,大批民众开始背井离乡,到南洋跨越台湾省,造就了中国第一侨乡、台湾省同胞主要祖籍地泉州。
泉州港的繁荣衰落到默默无闻,以至于西方学者在19世纪争论,曾经在12-14世纪大放异彩的刺桐到底在哪里被西方津津乐道。直到1918年,日本学者桑园对蒲守庚的考证才出刺桐是泉州的。
1989年4月,在陕西省Xi市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综合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全体会议上,与会代表一致决定,未来对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考察将以泉州为重点,包括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内的所有活动都将在泉州举行。
1991年2月1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考察团开始在泉州进行为期5天的考察,并在泉州九日山留下了一座奇峰石刻,反映了泉州海外贸易和交通的史实。
这次参观考察汇集了来自30多个国家的50多名学者和记者。完成考察后,总协调人迪安博士向全世界郑重宣布了考察组的结论:“泉州全城是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完美体现,在泉州的考察是整个考察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
丝绸之路是一条经济文化交流之路,也是一条和平发展友谊之路。泉州将在新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中发挥核心作用。"
1994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泉州召开“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确立了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地位。
200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泉州为世界首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并派出亚太地区文化官员赴泉州出席奠基仪式。
经中央政府批准,由文化部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每两年举办一次,永久落户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