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获悉,当地考古人员在山西阳泉发现了中国目前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战国时期水井。
古井位于山西省阳泉市洪城北路东侧,距离平战国古城北城墙570米。此次联合考古发掘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和阳泉市文物管理中心共同进行。
山西省阳泉市文物管理中心副主任郑介绍,该井为平面九边形木支撑结构,残深9米,顶部内径4.5米。在井壁周围,两端具有原始榫卯结构的柏树相互重叠,形成一个封闭的九边形,然后一层一层铺设。为了增强稳定性,在铺设过程中榫头方向逐层变化,现有38层。
井为平面九边形木支撑结构,剩余深度9m,顶部内径4.5m。
井的内层分为坍陷层和淤积层,出土了大量的桶瓦残片和加工过的木构件。推测当时井上有井亭等建筑,通过拼接实验可以还原井栏的砖石结构。
郑说,通过综合判断,这口古井是战国时期铺设的,西汉时期废弃。这口井是目前中国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战国井。九边形的结构相当奇特,砌筑工艺精湛。木构件中的凹榫、榫槽榫和燕尾榫是现存最完整的早期榫卯结构。该井的发现对战国古井砌筑技术、早期木结构研究、补充战国平脑古城史料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柏树栽培历史悠久,体态端庄,适应性强,抗风、抗烟尘能力强,木纹细腻,品质强,抗水性强,常见于寺庙、厅堂、庭院。木材脂肪多,质量优,纹理直,结构细,耐腐蚀。它用于建筑、车辆、桥梁、家具和电器。人造棉花和茎纤维制成的绳子。叶被用作药。
柏树是珍贵的用材树种,主要用于高档家具、办公室和住宅的高档装饰、木制工艺品的加工。和石油一样,是稀缺的国家战略资源。是多功能高效树种,柏树不仅是适合用材林和生态景观建设的优良树种;而且柏树是一种可以全树利用的树种。还能生产丰富的化工产品,综合利用的经济价值很高。柏树的枝、叶、干、根可提炼柏木油,沥青可用作多种化工产品。柏木油根的碎木被碾成粉末后可用作香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