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里坤位于东天山北部,蒙古高原南部,天山与蒙古高原之间。巴里坤的历史和她的城墙一样厚重悠久。早在汉唐时期,这里就是新疆的军事和交通要塞,班超和樊梨花在这里留下了战场足迹。
据史料记载,这里是参军的班超第一次遇到匈奴人的地方,也是樊梨花西征的战场。巴贡也是中原人西行的必经之地,是“新疆唯一的汉文化沃土”。
大河唐城位于巴里坤大河乡东头曲村东部,巴里坤盆地底部中心。是哈密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唐代古城遗址,故称大河唐城或大河古城。1957年被列为新疆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7月,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史书记载:唐朝平定高昌之乱后,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在西域设置了西州、北庭两大本部,并效仿汉朝在此实行兵车制度。
在其他远离城市的军事路线上,唐军也建造了很多烽火台。城池与烽火台相对,可以随时观察军情,及时向总部汇报。大多数驻扎在烽火台的士兵都在周围耕地。城与烽火台相望,易武军、驻高昌的汉水师、驻北庭的天山军互为犄角,从而稳定了唐朝在天山以北的局面。
巴里坤县的一个阁楼是为了纪念唐朝女英雄樊梨花下西洋而建的。
巴里坤历史悠久。早在6000多年前,人类就已经生活繁衍,3000多年前就有建立的记载。巴尔坤,古称普垒,是古丝绸之路新北道上第一个进入新疆的重镇。曾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历史上,巴尔坤被称为蒲垒(西汉)、甘露川(唐朝)、巴尔库尔(元朝)、巴尔坤(清初)、镇西(清朝),一直是中原王朝治理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交通中心。
巴里坤文化纯净淳朴,这里中西文化交融,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语言文化、饮食文化、寺庙文化、城市文化、遗址文化等。被历史学家推崇为新疆汉文化的宝地。栗坤是新疆历史上的三大商都和八大名城之一,素有“古代田园之国”、“文化重镇”和“万托县”之称。
2007年,巴里坤火闹阁、民间故事、巴里坤小曲调、汉族节庆习俗被列入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新疆汉族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7项,巴里坤占4项)。
巴里坤哈萨克族自治县有中国四大名山之一的巴里坤鸣沙山,新疆三大草原之一的巴里坤草原、西黑沟、怪石山等。
巴里坤历史遗迹众多,有近1300年历史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河古唐城遗址,有200多年历史的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岳王庭兰州湾子古遗址群,有新疆保存最完好的土夯城——汉满两城、地藏寺、仙姑寺,有28座建于唐、清时期的烽火台,绵延200多公里。巴贡曾经有一百多座寺庙。